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的起源》教案

《中秋節的起源》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的起源》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的起源》教案1

活動目標

1.聽故事,瞭解中秋節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2.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節日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2.日曆。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裡工作,有時翻鬆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穫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裡收割稻穀,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後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嚐美食。後來,農曆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至於吃月餅的習俗,傳說和蒙古人當了中國皇帝有關。那時蒙古人非常野蠻和殘暴,常常欺負老百姓,有時會強搶人們在路邊擺攤要賣的東西,不肯付錢,又隨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於是,老百姓計劃在中秋節那天趕走蒙古人。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動,他們想出用餅來傳遞訊息這個好方法。他們先在紙條上寫上“中秋節晚上趕走蒙古人”,然後把紙條放在餅裡,送到家家戶戶去。結果,大家在吃餅時都發現了紙條,於是便在中秋節這天合力趕走了蒙古人。從此以後,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便成為中秋節的習俗。

2. 與幼兒討論:

農作物到什麼季節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麼呢?(秋天。收割稻穀和摘水果。)

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高興。全家人一起吃飯。)

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麼節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你認為在月餅裡藏字條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自由回答。)

3. 出示一個日曆,請幼兒說出中秋節的日期,並請一位幼兒在日曆上指出農曆八月十五。

活動評價

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能說出中秋節的起源。

能說出中秋節的日期。

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

活動建議

活動後可以和幼兒一起製作月餅,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瞭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

《中秋節的起源》教案2

活動目標.

聽故事,瞭解中秋節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節日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活動內容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

1.講述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裡工作,有時翻鬆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穫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裡收割稻穀,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後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嚐美食。後來,農曆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至於吃月餅的習俗,傳說和蒙古人當了中國皇帝有關。那時蒙古人非常野蠻和殘暴,常常欺負老百姓,有時會強搶人們在路邊擺攤要賣的東西,不肯付錢,又隨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於是,老百姓計劃在中秋節那天趕走蒙古人。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動,他們想出用餅來傳遞訊息這個好方法。他們先在紙條上寫上“中秋節晚上趕走蒙古人”,然後把紙條放在餅裡,送到家家戶戶去。結果,大家在吃餅時都發現了紙條,於是便在中秋節這天合力趕走了蒙古人。從此以後,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便成為中秋節的習俗。

2. 與幼兒討論:

農作物到什麼季節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麼呢?(秋天。收割稻穀和摘水果。)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高興。全家人一起吃飯。)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麼節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你認為在月餅裡藏字條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自由回答。)

3. 出示一個日曆,請幼兒說出中秋節的日期,並請一位幼兒在日曆上指出農曆八月十五。

評價 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能說出中秋節的起源。

能說出中秋節的日期。

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

活動建議:

活動後可以和幼兒一起製作月餅,分享月餅。

教學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吉祥。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並非知道中秋節的意義與傳統禮節。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主要以“快樂”為中心點,開展了中秋節的活動,以此讓他們體驗幼兒園這個小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他們樂意上幼兒園、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小百科: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中秋節的起源》教案3

活動目標:

1、聽故事,瞭解中秋節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2、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節日故事《中秋節的起源》、日曆。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裡工作,有時翻鬆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穫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裡收割稻穀,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後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嚐美食。後來,農曆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二、與幼兒討論:

1、農作物到什麼季節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麼呢?(秋天。收割稻穀和摘水果)

2、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高興。全家人一起吃飯)

3、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麼節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4、你認為在月餅裡藏字條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個日曆,請幼兒說出中秋節的日期,並請一位幼兒在日曆上指出農曆八月十五。

四、評價。

1、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2、能說出中秋節的起源。

3、能說出中秋節的日期。

4、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

活動反思:

《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的故事活動。在課後我覺得我們學到的知識還是在社會領域的內容比較多,整體感覺幼兒對故事的內容並不是很感興趣,但還是算接近目標了吧。

在上課時我藉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其實對於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說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但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幼兒卻還是沒怎麼搞懂,我先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遍,來聽出裡面的人物,接著我指著掛圖講了第二遍故事。最後,我又講了第三遍故事。

最後,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說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瞭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瞭解。

《中秋節的起源》教案4

【活動目標】

1、聽故事,瞭解中秋節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2、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活動準備】

節日故事《中秋節的起源》;日曆。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裡工作,有時翻鬆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穫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裡收割稻穀,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後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嚐美食。後來,農曆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至於吃月餅的習俗,傳說和蒙古人當了中國皇帝有關。那時蒙古人非常野蠻和殘暴,常常欺負老百姓,有時會強搶人們在路邊擺攤要賣的東西,不肯付錢,又隨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於是,老百姓計劃在中秋節那天趕走蒙古人。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動,他們想出用餅來傳遞訊息這個好方法。他們先在紙條上寫上“中秋節晚上趕走蒙古人”,然後把紙條放在餅裡,送到家家戶戶去。結果,大家在吃餅時都發現了紙條,於是便在中秋節這天合力趕走了蒙古人。從此以後,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便成為中秋節的習俗。

二、與幼兒討論:

1、農作物到什麼季節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麼呢?(秋天。收割稻穀和摘水果)

2、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高興。全家人一起吃飯)

3、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麼節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4、你認為在月餅裡藏字條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個日曆,請幼兒說出中秋節的日期,並請一位幼兒在日曆上指出農曆八月十五。

四、評價。

1、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2、能說出中秋節的起源。

3、能說出中秋節的日期。

4、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