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小學數學課例研究報告

小學數學課例研究報告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近幾年來“創設情境”,已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必備一個環節,《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事實證明,創設情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利於學生髮現知識、探索奧秘、從而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可喜的是,情境創設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重視。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和偏差也不斷出現,在數學情境創設中如何避免走入誤區,真正體現情境創設的價值呢?

為此,我校展開了校本教研活動。全體數學教師聚集在一起,討論自己對創設情境教學的幾點看法。

面對大家的質疑與困惑,我們上網查閱各種有關於創設情境、動境進行教學的資料,並一起研讀、討論,雖然在理論上,我們的頭腦逐漸清晰,但是,談到課堂實踐,還是感到手足無措,做不到胸有成竹。我正好參加我們響水中心小學教研活動,我就決定上一節研討課。

我挑選了一節三年級的數學《周長》一課,課後大家對我的這節課展開了評論。

1、整堂課因為創設的情境、動境過於多,使本節課教學活動重點、難點不夠突出。

2、學生在動境(小組合作測量)中,老師有些要求沒有講清,學生合作時出現了亂、散現象,有的學生並沒有積極參與到裡面,教師應該事先安排好,做到小組之內責任制,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事做。

3、有些環節過於拖沓,影響了整個教學進度,時間過長。

於是我們結合大家的教學建議,認真進行反思,結合新的教學理念,悉心鑽研教材,研究學生特點,我發現數學情境創設,應當體現以下三個方面價值:

1、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只有對數學課堂感興趣,才能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才能為學習數學知識作好充分的準備。因此,作為一般形式的數學課,都是從一個數學情境著手來展開教學的,如果在課的開始階段能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們進入到教學內容中來,無疑這樣的情境創設是有價值的。

2、能為課堂教學的內容服務。

我們每節數學課,都有一個具體的教學內容,必須完成具體的教學目標,所以我們的教學情境必須為教學的內容服務,圍繞教學內容來設計,而不能遊離於教學內容之外。

3、能體現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

作為數學課本身,他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任務,所以一個有價值的數學情境,他應當體現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著眼於數學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最近發展區。

當前學生的知識面廣,理解能力強,三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知道這些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徵,而且學生迫切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樂於透過圖形觀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有趣的活動來解決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所以要建立周長的概念,就要創設有效而有趣的活動使其有所體驗,所以我又精心修改教學設計,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這節課教學的: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我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縫、剪花邊用的時間可能會太長,影響教學進度,所以我衝破了教材的束縛,創設了描樹葉引入概念的情境,一方面此活動直觀、簡便,利於學生操作,另一方面在課件音樂的薰陶下也可以給學生營造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2)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透過一些常見圖形和物體內化周長的概念,此環節我首先出示課件設計讓學生說一說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再引導學生找一找,摸一摸教室內一些物體表面的周長,層層遞進的活動使學生體驗周長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3)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在測量周長的活動中,如果單憑學生個人逐一地去測量每一個圖形,那所需的時間無疑是漫長的,所以我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這樣還能靠集體的智慧想出測量周長的簡便途徑,啟用學生的創新能力。

(4)務實的學生基本功。在自主探究周長含義與合作學習測量方法的基礎之上,利用紅紅的新居讓學生獨立完成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問題,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設計開放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並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積極動腦,敢於實踐的精神。

教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 同學們,秋天是落葉紛飛的季節,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秋季的美景,你們想欣賞一下嗎?請看(播放課件),這些樹葉飄飄灑灑地落了下來,你們能不能把它們美麗的輪廓描下來呢?

生:能。(躍躍欲試地說)

師:好,請你們拿出一張紙和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描出它的輪廓來。開始吧!(學生們紛紛認真地畫了起來)

師:同學們都畫好了嗎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

師: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又到哪裡結束。

(一名學生拿著他樹葉和筆上前演示)

師:描的對嗎?(全體學生肯定)你表達得非常清楚,請回。

師:你們是從哪裡開始描,又到哪裡結束的`?

(再找幾名樹葉形狀不同的學生來說一說)

師: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週,請看(課件動態演示)。

師: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線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周長。(板書課題:周長)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堂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儘量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認知基礎為切入口。組織學生欣賞落葉圖和描數葉。創設了感知動境。

二、結合實際,理解內化。

師:老師這有一些平面圖形,看看誰有一雙機靈的眼睛能夠找到他們的周長。(課件演示,指名讓學生上前用教棒指出圖形的周長,適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師:看來咱班聰明的孩子還真不少,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周長,就等待著細心的孩子去發現,你們想一想,再看一看,你能找到哪些例子呢?

(學生們有的思考,有的環視教室,紛紛舉手發言:課桌面的周長、課本封面的周長、黑板面的周長……指導學生儘可能地邊摸邊說)

師:看,老師這也有一些物體,誰能指出他們表面的周長?

(指名讓學生上前分別指出鐘錶、光碟、硬幣、人民幣的周長)

透過列舉生活中有關周長的事物,讓學生充分感知周長的含義,體會周長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產生學習需求。創設生活情境。

三、動手實踐,合作交流。

師:看來周長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那麼如何去計算圖形的周長呢? 現在請大家拿出你們準備好的正方形、圓形卡片還有數學書和樹葉,先估算出它們的周長,利再用你們身邊的直尺或細繩,小組合作一起測量,邊測邊填表。注意,在測量的過程中你們要結合圖形的不同特點想一想怎樣才能測量得更快一些?

學生們分成10組,按要求先估算,邊測量邊填表。教師參與各組內指導,注重引導學生運用簡便方法測量周長。

師:請測量好的小組坐好,老師要找表現最好的同學來發言。

(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紛紛坐好)

師:透過測量和探索這麼多圖形的周長,你們發現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發現正方形的周長,測量時不用測出它所有邊的長度,只要測出一條的長度再乘4就行了。

師:恩,你的方法很簡便。還有哪些圖形只要測量出一邊的長度就行?

生2:五角星,它的十條邊都一樣長,只要測出一條邊的長度,再乘10可以了。

生3:等腰三角形,只要量出一邊再乘3就可以了。

師:你們說的真好,這說明你們在學習中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好孩子,繼續努力!請大家接著說說你發現的好方法。

生4:我發現長方形的周長,不必將四條邊的長度都量出來,只要量出一條長邊、一條短邊就行了,因為長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

師:這位同學能夠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知識進行周長的測量和計算。

生5:我發現圓形的周長很難量,用直尺不行,我們用細繩繞它一圈兒,然後再用直尺量出細繩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生6:我有一個好辦法,可以把它對摺,這樣只繞出它半圓的長度,然後乘2就行了。或者把它再對摺,量出其中的一部分,再乘4就行了。

師: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生7:我是用直尺量出它的周長的,我先在圓上做個記號,再把圓在尺子上滾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師:你的做法真是與眾不同啊。

師:那麼如何測量一片葉子的周長呢?

生8:我是用細繩仔細地繞樹葉圈,再量細繩的長度得到的。

師:因為樹葉是不規則圖形,所以我們沒法用直尺去量它,只能用這個辦法了。

師:看來大家真是集思廣益,想出用直尺量、細繩繞和滾動法這麼多的好辦法來測量周長。你們知道麼,周長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大的用處呢!例如老師想做一頂帽子,就要用軟尺測一測我的頭圍。想做一條褲子,就要測一測腰圍。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的頭圍和腰圍是多少呢?就和你的同桌一起互相量一量吧!

同桌之間互相量頭圍和腰圍。

師:老師看到好多同學都為自己的測量結果而高興,誰來說說自己的頭圍和腰圍是多少?

生9:我的頭圍是28釐米,腰圍是61釐米。

師:測量時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問題?

生10:測腰圍時,我發現從外面量就把衣服的厚度也量進去了,不準確,應該貼著肚皮量。

師:剛才在小組活動中,大家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智慧,還從這些活動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數學知識。真不簡單!這與你們的團結合作是分不開的,祝賀你們!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是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只有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探究活動的時間,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中我圍繞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和理解,鼓勵學生大膽去表達、去交流,在大量“探索周長測量方法”的開放性操作活動中體驗、內化周長的實際含義。創設實踐動境。

四、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師:同學們,我們的好朋友紅紅搬家了,你們看這就是她家新買的房子的平面圖,(出示課件)你們能幫她算算這個平面圖形的周長嗎?

學生獨立計算。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結果?

生11:這個平面圖形的周長是,我是把這幾條邊的長度都加起來算出來的。

師:你算得很準確,我代表紅紅一家向你說聲謝謝!

數學只有回到生活中,才會顯示其價值和魅力,學生回到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現其數學水平,讓學生對物體進行實際測量,對紅紅的新居進行計算,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內容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創設應用情境。

五、問題討論,拓展延伸。

師 :透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對周長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所想老師想出一道小難題考考你們 ,有信心完成嗎?請看問題卡片,想一想圖形a和圖形b誰的周長長?

生12:圖形a的周長長。

生13:圖形b的周長長。

生14:圖形a和圖形b的周長一樣長。

師:看來大家的答案有3種,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需要你們給我一個有利的證據,咱們分組合作,可以動腦分析,也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量一量,結果自然會見分曉。開始吧!(學生分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這回你們找到正確答案了嗎?

生15:我們組把圖形a和圖形b剪下來量了量,發現它們的周長一般長。

師:怎樣量的?能演示一下嗎?

生16:我們用直尺分別去量兩個圖形的長和寬,再用細繩分別量它們不規則的邊線,把它們倆所有的邊線加起來發現一般長。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生17:我是思考出來的,我利用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知道圖形a和圖形b的寬和長一樣長,再想他們裡面都用的是同一條線段,所以他們的周長一樣長。

師:你真是一個善於觀察、愛動腦筋的孩子,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向他多多學習。

拓展問題環節學生透過剪圖形比較周長的活動,培養了學習積極動腦,善於觀察的學習習慣,更激發了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願望。 創設了問題動境。

六、總結交流,暢談收穫。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周長,並且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能談談自己的收穫和感受嗎?

生18:我知道了圍成一個圖形的邊線的長度叫周長。

生19:我學會了如何測量周長。

生20:我知道了測量的一些簡便方法。

師:這節課同學們學習得很認真,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大家能夠再接再勵!(宣佈下課)

透過前一次的修改和經驗的總結,這節課我上的很成功,得到了教師的一致好評。透過本次活動,我對“創情境,設動境,體現學生主體性”這一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一、創設情境要關注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地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說一說你是怎麼描的?”“你都發現了哪些好的方法?”課堂上,我儘可能地引導學生開展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操作、去觀察、去交流、去實踐、去創新,讓學生在”描”中感知, 在“找”中理解,在“做”中內化,在“算”中鞏固,在“比”中昇華,從而真正在經歷求知過程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周長的含義,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發展數學思維,學會從多種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更重要的是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建立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創設動境要關注學習過程的開放。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學時空的開放、思維方式的開放、評價形式的開放等等。這些開放交織在一起,使教學過程呈現多維開放的格局,教學也由此從封閉、單一、機械走向了開放、多維、靈活。本節課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測量活動,其中有規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周長等;有不規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樹葉的周長等;還有頭圍、腰圍等的測量活動,使每個測量活動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需要動腦的全新的探索活動,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較大的探索空間。學生在合作探究測量周長的簡便方法時,教師鼓勵學生歸類,例如“除了正方形,還有哪些圖形只要量出一條邊的長度就行了”學生想到了五角星和等邊三角形,這都體現了學習過程的開放性。

三、體現學生主體性要關注以人為本的理念。

《新課標》提出:學科教學應注重“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只有它們和諧統一,才會讓每個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本節課我不失時機的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例如“你的做法真是與眾不同啊。”“看看誰有一雙機靈的眼睛,”“你真是一個善於觀察、愛動腦筋的孩子,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向他多多學習。”“這與你們的團結合作是分不開的,祝賀你們!”等等這些充滿激勵與鼓舞的話語使課堂充滿了人文氣息,還有在課堂的最後,我還鼓勵學生們談談自己的收穫和感受,真正的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促進了人格的健全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