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

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

2015年6月20日 農曆 五月初五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漢族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重午節、午日節、女兒節、詩人節等。名稱不同,各地習俗也不盡相同,但是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同樣的,名字不同,也是因為習俗不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五月初五不同別稱的來歷。

五月初五不同別稱的來歷

端午節

“端”的意思為“初始”,頂端,就是頂部的初始,所以端午就是初午,而古代“午”是五月,通“五”。所以端五就發展成了端午。

端陽節

五月正是仲夏,夏天的第二個月,五月初五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為“端陽節”。

重午節

重午節更好理解,五五重合,故稱為重午節

女兒節

五月初五,女兒回孃家,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故稱女兒節。

解粽節

五月初五很多地方都會吃粽子,吃粽子的時候,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端午節的.不同名稱來歷還有很多,以上就是主要名稱的來歷。

端午節起源以及風俗

春秋時期,楚懷王大臣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被國家一些奸臣忤逆,慘遭流放,流放中寫下了《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流放的屈原不忍目睹國破家亡,心中無限悲痛,在寫下《懷沙》後,投河自盡。楚國百姓聞之,哀痛不已,漁夫紛紛打撈屈原的屍體,百姓抱頭大哭,有些百姓將雞蛋飯糰扔進江裡,說餵飽魚魚就不吃屈原了,老醫生將雄黃酒倒入江中,這樣與就會眩暈,不吃屈原屍體,百姓們還把飯糰用粽葉包起來,這樣魚就咬不動飯糰。

於是,現在的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就延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