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精選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拖延心理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1

拖延症,大抵說的是,一件事情明明時間充足,但總要拖到最期限為止才做,正所謂“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

這本書不多250頁左右,一個小時足以看完,但其帶來的感觸以及對心理的影響,可能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事件——直到我能戒除拖延症為止。

文中提到的一點很有意思,拖延症,很多時候正是完美主義者最容易犯。

完美主義者分兩種,一種是苛求完美,最後可以完美完成的天才——這種人是論外,正常來說,不會很多,於是,剩下的完美主義者,就成了拖延症的最大患者群。一件事情應該做,並且應該完美地做到,但偏偏沒有完美做到的方式,在找到完美做到的方式之前,決定先啥都不做——很多時候的拖延症,都有經過上面的經歷。

這裡的矛盾點在於,沒有去做,就先認為自己條件下做不好,但沒有去做,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做不好呢?很簡單,完美主義者們,都有一個大法寶——自知之明,總是認為自己對自己又足夠的認知,知道自己什麼可以做到,什麼是自己做不到的,任何事情都被二分,基本上不存在中間選項——努力了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然後是下一個問題,完美主義者自認完美,於是對於別人對自己的要求,要自己做的事情,一般不會拒絕——很簡單,交給我,完美地給你做出來。於是下一個矛盾產生,別人地事情,一般很少在自己地熟悉範圍裡面,於是結合前一點,完美主義者手裡面,就積攢了大量做不到——但絕對要完美地做出來地事情。

於是拖延症就產生了。

以上討論僅限於“有自知之明地完美主義者”,懶鬼論外不做討論。

然後是另一種拖延症,也更普通大眾化——有沒有一件很普通很容易乾地事情,屬於10分鐘內能解決地問題,被完美地拖到事情不得不解決地最後5分鐘地經歷?或者乾脆被拖延過頭。

很多時候,對於伸手就可以做到地事情,人們不會太過在意,很簡單,馬上,現在,稍等這種回答地背後,是別人反覆地催促——但就是不做,總是認為有時間馬上做好的事情,卻總是不去做,這就是拖延症。

原因在於,很多人做事情,按照四象限法則,這一類事情會被歸於第四象限,因為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到,於是不緊急,因為很快就可以做完,即使在deadline前也可以很快弄完,所以不重要,但是,現實中,可能deadline的時候,做事情的條件正好不具備,或者時間被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佔用,導致事情沒有完成。

以上就是兩種最典型的拖延症——工作拖延症與生活拖延症的筆記比較有代表性的群體的描述,更詳細的,可以去參考《拖延心理學》。

然後是下一個討論,如何擺脫拖延症——這個問題的提問人,一般就是上面提到的完美主義者,只有這種人才會關注之後的問題,即使對他來說毫無意義。

拖延症的治療,說起來很容易,規劃好時間,做事情從小目標做起,但現實是,吹牛誰都會,但做事可不是。

比如說,有自知之明的完美主義者說,我知道我應該糾正我的拖延症,但感覺我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辦法,我先找個完美的辦法再行動。

比如說,我應該馬上行動去整理程式碼而不是寫這篇書評。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2

S.J.斯科特著、王斐譯的《拖延心理學》這本書,分別從你為什麼總是拖延和拒絕拖延,從行動開始兩大部分對拖延症的產生原因及如何解決進行說明。

書的前言部分就告訴我們:拖延是一種成問題的習慣,是把重要的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它時間做。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拖延會有一個逐漸加重和蔓延的過程。習慣具有固化的特點,所以針對拖延,保持覺察很重要,但從我自己的經驗,過於敏感的覺察,會引起內心的抵制。所以這種覺察,要注意方式方法。反覆自省感到自己在拖延是很折磨人的,不如採用簡單的步驟使自己脫離這個環境。反觀自己,以前忙完工作回到家總是覺得很累,躺到床上看手機,看各種資訊新聞,有時候一看就是兩個小時,晚上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有一段時間,我的理智告訴我不能這樣,要充實自己,哪怕鍛鍊身體也好,但最後還是惰性佔了上風。其實這就跟拖延背後的八大心理因素有很大關係:追求完美、對未知的恐懼、承諾“稍後”在做,只專注簡單的任務、經歷動力缺失、不知道從何開始、經常分心和沒有足夠的時間。

我常常會給自己一個“藉口”,明天一定完成!明天一定開始!就這樣,在我的想象中,我將擁有無限的能量、健康的飲食、定期的鍛鍊、好好工作直至完成一項任務。然而,現實是,“明天的我”已經很疲倦,沒有動力,很想去逛個街,也很想追個劇。最後對自己定的計劃形成牴觸、開始拖延。此類拖延匯聚到一起,形成自己在專業上“望人興嘆”局面。我以前把這個單純歸結於自己意志力的不足。書中的“單憑意志力,往往不足以決定內心衝突的鬥爭結果。接納負面評價的能力,才是在行為上避免拖延走向高效的起點”。對我真是當頭棒喝。我總想用一種輕而易舉的姿態完成學習和進步,不肯接受自己在理論上的欠缺。目前我針對自己的缺點,想到的就是定短期目標和及時鼓勵自己的辦法。

其實我想,克服拖延或許就是一個從自戀走向不自戀的過程。不放大自身的困境,不沉溺自己的情緒,不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離開自身,我們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並接納和熱愛它。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從自我傾注的視角轉化為自我觀察。

就像我看完這本書,一開始也覺得自己實在是沒有精力,但定了短期目標後好像不那麼難以完成,漸漸堅持了下來,雖然比預計的時間長,但還是按時完成了,我做到了。嗯,我想這就是自己的進步。

所以在看完《拖延心理學》之後,我的拖延焦慮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或許以前被這種拖延負罪壓迫的太厲害了,以至過度放鬆走向了反面——我幾乎心安理得於自己的拖延。在完整的讀完這本書後,我想告訴大家,也告訴我自己:只需致力於每天做一些小的改進。慶祝每一次勝利,並且對你最終克服一個常常阻礙你實現目標的壞習慣而感到興奮。祝你好運!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3

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看完《拖延心理學》,我立即就想到了這個千古名言。下面我就從人生規劃和工作計劃兩個方面談談拖延和做事。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家經常會問,你長大了想做(幹)什麼?大家還能想起來第一次回答的答案嗎?即便記得,實現的又有幾個呢?我想恐怕寥寥無幾。我記得我曾經回答的是當老師,和現在的職業相去甚遠。可能是我意志不堅定吧,但我總覺得那會我的回答是隨性的,不夠成熟。如果我真是個老師,按現在我的思想,我會這麼處理這個事情。

第一,我會安排課程給大家介紹360行;

第二,我會讓學生去思考自己要做什麼,這個不需要做很快的決定,也許會給1個月的時間;

第三,我會讓每個人寫一篇自己的理想,以的形式交給我;

第四,我會讓大家再寫一篇文章,題目是《如何實現我的理想》;

第五,我會將這兩篇文章放到一起來評論,同時會寄語每位同學,希望他們能按照規劃好的人生,努力的實現夢想,體現自己的價值。(可惜啊,我不是老師。感嘆一下過去和現在的教育現狀)

我在考上大學的那刻,我都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過什麼規劃,一直到大學畢業後的前兩年,我都是一棵無根的浮萍,隨著社會的激流漂動。後來想想,我究竟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一思考,自己就清楚多了,所以在以後做出決定的時候,我總會想著我所需要的。所以,現在我也給大家一點建議,如果還沒有對自己未來做規劃的,抓緊吧,當你一步步的按自己的規劃實現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時,你會小有一種成就感。

再來說說工作吧。也許大家在工作中都有渺茫的時候,我不知道你們如何,反正我經歷過工作多的連夜加班的時候,也有一月沒事做的時候,有我的原因,也有工作性質的原因。但現在,我感覺我的工作是充實而適量的。我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計劃。其實做基建工作挺複雜的,工作量也是十分龐大的,我不敢說把工作做好了,但至少我的工作在按照計劃一步步的落實。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做月報、週報、日報,其實這就是計劃,如果計劃制定的合理,我想工作完成的肯定井井有條。曾經我在工作中往往是應付差事多,計劃工作少,有時是計劃了,卻沒有跟進,因此到第二天,日報的內容沒實現;到週末,週報的內容沒實現;到月末,月報的內容肯定不全面。所以現在我養成了幾個習慣。第一,每天晚上睡覺時,想想今天的事情做完了沒,明天還有哪些事。第二,每週三看週報,如果沒完成的任務,可能就提醒自己抓緊了;第三,每月10日、20日看月報,如果有沒完成的事情,再安排一下。這樣我基本上就把計劃的事情都照顧到了。

當然,好像說了這麼多,和拖延沒多大關係,其實按計劃進行,就是改掉拖延的習慣,克服拖延的心裡。很多時候我們是很多機會,而往往是拖延的心裡,自己告慰自己,等等再說吧,過了這段時間再說吧,完成這個事情再看吧等等,讓機會轉瞬即逝,時間過了,也許想法和機會都過了……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4

我們都有的拖延症:早在7月4日,所裡推薦好書的時候,早早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自己推薦的書,自己要寫一篇讀後感。然而7月即將過去,結果定下的東西自己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就像《拖延心理學》裡面形形色色的“患者”一樣,拖著不幹某件事情,雖然知道這件事情自己應該去做,但是就是不想立即去做。

當初推薦這本書的時候,就是覺得現代人(特別是自己)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拖延的壞習慣,所以在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就決定了要推薦這本書。兩位心理學家博克萊和萊諾拉寫的《拖延心理學》,作者為我們提供了達成目標、管理時間、謀求支援和處理壓力等一系列方案來克服拖延問題,他們提供的方案極為實用並經受過實踐的檢驗。本書還考慮到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訴求,以及注入注意力缺失紊亂症、執行功能障礙症等神經認知問題對拖延的影響。本書甚至還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邊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實用性的建議。

本書的兩位作者基於他們倍受好評和極具開創性的拖延工作坊和從眾多心理諮詢領域中汲取的豐富理論和經驗,對拖延作了一次仔細、詳盡、有時也頗為幽默的探索。書中很好的闡述了一下作者對拖延的認知:它是一種非理性的推遲行動——也就是說,雖然明知道拖下去會變糟糕,可還是心甘情願地拖拖拉拉。現實生活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月初的績效計劃了去做某件事情,但是月中的時候卻一拖再拖,總感覺還有時間;這個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我去做就很容易完成;但是直到考核的那天才手忙腳亂,我為什麼不早點時間去做呢?我如果早點去做可以這樣的?我如果早點去做可能會比這個做的更好?就是因為“拖延”兩字擊中了我的要害,所以希望能夠透過這本書找找自己拖延的深層原因,以及希望找到解決的有效方法,同時也希望能夠給大家一點啟迪。

對於拖延的原因,作者歸結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標和回報過於遙遠、無法自我約束。我感覺自己應該屬於後兩種吧。很多時候都是知道要做某事,應該姚總愛什麼時候做完,應該怎麼做,但是就是懶想晚點再去做,明天我有時間我明天再做,現在我需要休息下換個時間再做吧,這個故事馬上就完結了我看完就去做。以上統統都是想拖延著的藉口而已,這些想法都是不現實的,有些可能你自己都不知情,但是他卻存在於你的潛意識當中,所以,意識到這些想法的虛假性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分析了拖延的根源,書中還給出了行動建議。

有個明確的目標和可行性的計劃。拖延習慣自己覺得越嚴重,對自己更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確定了3天內做完的事情,那麼自己做計劃可以提前一點2天做完,提前給自己壓力或者焦慮,2天時間到了沒有完成應該反思:我自己為什麼沒有完成,這樣的後果我不想承擔,那麼我要早點去完成它。迴圈反覆,不知不覺中讓自己習慣這種模式。當然目標也要可行性,明顯需要3天的事情硬逼自己要2天完成那是自討苦吃。目標需要把握兩點,一不要持續太久,二時間不要太緊湊。太久很容易讓人疲憊和沒有成就感,太緊湊不具有可操作性。

學會判斷時間。真正瞭解自己的時間,而不是大概、估計。最好的方法,單獨花一段時間記錄自己每天都在做些什麼,然後分析哪些時間可以利用,哪些時間無法縮短或者很重要。同時,不要試圖去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狀態做某一件事情,因為這樣完美的事情很少發生。

透過身體減輕拖延。很多時候做事總是希望有一個好的狀態再開始,可是大部分時候很難發現有這樣的狀態。或許這不單純是精神的問題,而且與身體有關。如果需要做,但是因為畏懼,不想做,那麼先做一些周邊的事情,把自己和環境融合起來,然後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重複的做一件事。養成好習慣。一個人總是把一件事情做的很好,當遇到下一個問題時,大腦自動向好的方向去引導。因此生活中的做事方式、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是可以透過重複形成習慣的。一旦形成習慣,這些好的習慣就總把自己引導向一個好的方向。找到針對自己拖延問題的好習慣,讓自己建立起本能的習慣,逐漸開啟腦中對原有拖延習慣的連線,進而改變拖延。

《拖延心理學》給克服拖延描述了一個克服拖延的征服之戰,想克服拖延,最好多聆聽內心的掙扎,然後透過理性告訴自己,如何做才是正確的。當然,拖延的壞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將它一下子改變。日常生活中應多給自己心理暗示,時刻提醒自己“笨鳥先飛”。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5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有拖延的習慣,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晚上十點多了,我必須趕在十二點之前完成,是我今天很忙嗎,不是,因為我總在趕在最後時刻來做完。於是我的生活慢慢變成了“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因為我總是在等待最後的壓力來幫我完成一件事。

《拖延心理學》這本書詳細的分析了拖延是什麼,拖延的各種原因,分析了拖延者的思維方式,應對拖延的方式。這本書的可讀性和針對性很強。

拖延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行為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腦共同作用力之下的產物。正如書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經驗這三者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細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還會扯出諸如:早年記憶、對成功和失敗的各種恐懼、模糊的自我認識以及家庭的態度等等,這些我們自己都不太願意去觸及的深層次感受仰或真相。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對於拖延症者思維的剖析,我們都認為拖延是因為懶惰,但是書中的看法很新穎,“拖延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或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是完美主義者,希望把事情做好,但又害怕失敗,所以一直邁不出第一步;我們這一天一直在記掛著一件事沒有完成,但是我們卻玩手機到半夜等等;身體不舒服,總想著明天去醫院,結果明天覆明天拖成了重症;抽菸者咳嗽嚴重,天天想著明天戒菸並開始鍛鍊身體,但最後因為拖延後果嚴重;計劃著今年讀十本書,但年終發現,新書一頁都沒有翻開。

《拖延心理學》給了像我這樣,受拖延頑疾拖累的“拖延者”的一個希望,只要有意願改變,只要有志征服,只要全心投入且反覆實踐,總有一天,這些問題都能克服。保護你的時間,學會怎樣說不,不是不做只是要合理安排時間!留意你的藉口,不要習慣性的利用藉口來拖延,而要將它看做是在做15分鐘的一個訊號。或者利用你的藉口作為完成一個步驟之後的獎賞。我們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可以拖延,也可以行動,即使自己的心裡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行動的。以往的歷史無法決定你當下要怎麼做,你可以從學習、成長和挑戰自己中獲得快樂,你不必等到完美之後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6

《拖延心理學》是由簡·博克和萊諾拉·袁所著,簡·博克和萊諾拉·袁,是心理學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諮詢師。從1979年開始就為學生中的拖延者創設了第一個團體治療課程,曾經出現在《奧普拉》和《20/20》等電視節目中,同時也是《人物》和《當代心理學》等出版物的專訪物件。她們一直致力於為全美國的學生、公司組織和公眾團體提供治療的心理工作坊和專題演講方面的服務,終年活躍在斯坦福大學、伯克利的講壇。

通常一本書的可讀性往往取決於作者的閱歷,寫書的人往往被認為對他們的寫作傾向有著非常深入的瞭解。確實,作者對拖延心理的瞭解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簡·博克曾經說:“我們兩個都知道對方的那些醜事,我們都經歷過許多通宵開夜車的日子,也曾為寫博士論文而掙扎了多年,經常要繳納稅收滯納金,並常常為自己的拖延而編造種種故事情節(最為極端的例子是說自己家裡死了人)。”除了作者兩個人對此的個人親身經驗之外,作者也有多年與拖延心理打交道的職業經歷。當作者還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諮詢中心成員的時候,作者從1979年開始就為學生拖延者創設了據作者所知的第一個團體治療課程。在作者的拖延者團體中,作者看到一些拖延的模式和傾向一再地呈現出來。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是其中還是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共性。舉個例子來說,作者原計劃在週一上午九點開始作者一週的團體治療課程,結果作者發現這根本不現實——在十點之前沒有一個人出現在現場!當作者向公眾開設拖延工作坊的時候,作者再次遭遇到了這個拖延怪獸。作者差點提前一週取消作者的第一個工作坊,因為在預訂的時間內沒有幾個人報名。結果,幾乎2/3的人是在截止時間的最後一分鐘報了名,作者不得不搬到一個更大的房間裡才能容納下這麼多的人。

作者不僅僅在文學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而且在她從醫方面的成績也不容否認。30年來,作者在心理治療和心理分析的私人診所內也處理了很多個案,很多人因為常年拖延而積重難返,這讓作者有機會在更深的層次上探索這個問題。作者感到幸運的是,患者們都勇於向作者敞開心扉,這使作者的研究工作從中受益良多。所有這些經驗都再次堅定了作者的想法:拖延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根本而言,拖延的問題是一個人跟自身如何相處的問題,它反映的是一個人在自尊上的問題。

在書中,作者描述了從學生到科學家,從秘書到總裁,從家庭主婦到銷售員,拖延的問題幾乎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本書的兩位作者基於他們倍受好評和極具開創性的拖延工作坊和從眾多心理諮詢領域中汲取的豐富理

論和經驗,對拖延作了一次仔細、詳盡、有時也頗為幽默的探索。透過鑑別和檢查那些我們將事情推掉的背後原因——對失敗、成功、控制、疏遠和依附的恐懼,加上我們的時間概念問題和大腦的神經學因素——為我們學會怎樣理解拖延的衝動以及怎樣以全新方式採取行動做了一件非常紮實的基礎工作,併為我們提供了達成目標、管理時間、謀求支援和處理壓力等一系列方案來克服拖延問題,她們提供的方案極為實用並經受過實踐的檢驗。書中作者還還考慮到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訴求,以及諸如注意力缺失紊亂症、執行功能障礙症等神經認知問題對拖延的影響。在書中作者甚至還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邊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實用性建議。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拖延就是懶惰的一種表現,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拖延並不只是懶惰,他跟很多因素有關,透過書中的描述,我也發現自己拖延的毛病,瞭解到了拖延對事情發展的影響。我深深地認識到拖延讓我失去了太多的機遇和成功的機會,拖延不是單純的懶惰,它的危害更甚於懶惰,我也意識到拖延必須改正。

一旦意識到拖延的危害,我們該馬上制定相應的更正計劃。

降低期望,設定具體的、可操作而非模糊的、臆想的計劃。不是我要在一年之內學會德語,而是我要在兩個小時內記住十個德語詞彙。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現狀,接受這個世界上沒什麼東西是完美的這個事實。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擅長點,更重要的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7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後果有害的推遲行為。

(百度百科)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拖延"就是這種本能的表現。

推遲行為的背後,是對這種行為的後果及其所帶來的影響的恐懼。

"拖延"的過程並不愉快,時不時的擔憂,讓你無法享受當下的閒暇。

"拖延"看似暫時延後了壞現象的出現,但是不能防止它出現(墨菲定理)。

導致拖延的原因最常見的是恐懼失敗,最離譜的是恐懼成功。

拖延讓我們躲開負面的感覺,它是很好的防禦盾牌,但也會阻礙我們開始新的嘗試(新的工作,新的語言,一種樂器)。

有時候,我們的思維停滯在過去,有時候我們的思維遊離在未來,我們玩著時空的把戲,躲避著本應應對的壓力。

雖然,拖延的行為看起來是個行為素養問題,但是,它的根源要複雜得多,“拖延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是一個時刻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

心理學家PiersSteel認為拖延最可能的四個成因是:對成功信心不足,厭惡被人委派任務,注意力分散和易衝動,目標和酬勞太過遙遠。

對完美主義的追求,或者從反面來說,對失敗的恐懼,都有可能讓我們在某個方面裹足不前。

一方面,就像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內心總是在猶豫。

我是不是就應列一個提綱,是不是就應準備好一些素材呢?我寫出來的東西有什麼作用呢?從在學校的時候寫論文開始,到了公司開始寫各種文件、PPT等,我都會受到這種心理的困擾,內心想著要把文章寫好,想著要準備充分的素材,要寫得生動搞笑,但每每都是無從下筆。

通常都是這樣,應對著電腦裡面的空白文件,先快速敲下幾個關鍵字,然後想到一些題材,之後開始上網、翻書去尋找,找著找著,最後都忘記了自己本來是要做什麼的。

等到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的文件裡面仍然只有幾個關鍵字。

此刻,回想這個過程,在上網、翻書查詢題材的時候,在挖空心思想要一個好的題目的時候,我到底在做什麼呢?表面上是為了讓資料更充實,讓題材更搞笑,讓題目更加吸引人,但是我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在拖延,在拖延進入文章的寫作。

或者,我是想要提前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但最後往往是草草了賬。

尤其是在做一些我們並不擅長的事情時,我們更容易拖延。

比如,數學作業、作文、手工課的作品。

拖延讓我們延遲應對失敗的恐懼,從而給我們帶來安全感。

當最後期限降臨,我們不得不應對時,我們會採取草草應付的手段,渴望早早擺脫那些令人厭惡的東西,這些東西不是作業本身,而是作業帶給我們對挫敗感,以及由此造成的煩惱和恐懼。

如同,開頭所說,拖延只是一些深層次心理、生理問題的表現。

而對失敗的恐懼也只是一種淺層的表現。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失敗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會破壞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可能是認為自己根本不擅長做這件事情,一切的發奮只是白費時刻。

如果,你認為自己根本沒有學習數學或者音樂的天賦,而學校中學習的經歷給你帶來的只有伴隨著讓人寒心的分數,痛苦的回憶,那麼畢業之後我們會慶幸自己最後擺脫了那些東西。

當有人聲稱自己很享受其中樂趣時,我們的反應就是“他有這天賦,而我沒有”,或者,“哪有什麼樂趣”! 有時候,"拖延"是我們宣示獨立,爭取控制權,甚至報復的工具。

當更有權勢的人物(上司,家長,更強勢的朋友、配偶)要求你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表面上應承,內心卻充滿抱怨。

或者,你認為這種小事微不足道,讓你去做根本就是殺雞用牛刀,或者你認為自己落入下風,內心的感受沒有得到強勢人物的照顧,或者你早就不滿對方的某些表現,因此一旦你找到這個機會,你就會透過拖延的手段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或者報復對方。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8

隔了21個月,終於重新把《拖延心理學》這本書看完了。唏噓啊~~~誰能拯救我末期的拖延症?看是還是得靠自己啊!自救吧!

拖延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情緒根源,包括內心感受、恐懼、希望、記憶、夢想、懷疑以及壓力;二是時間根源,拖延者與時間的糾葛;三是生物根源,包括身體、大腦以及遺傳基因;四是人際關係根源,指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

情緒根源

拖延的原因有恐懼失敗、逃避成功、完美主義、控制自我,安全感。拖延者對失敗有恐怖感,從而一直拖延,最後失敗了可以說不是他是關係,是時間不夠補。而有些就逃避成功,怕付出太多,怕受到別人傷害,怕遭受妒忌自己受到傷害。還有就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要麼全部要麼沒有。看到這個,我承認我也是完美主義者,要麼全部要麼沒有,不管在哪個方面,我都很明顯,要麼不做,要做就徹底。好多時間下決心的時間比做的時間還長,喜歡拖延,一直拖拖拖,拖到最後必須做了才會全力以赴去做。自我控制,體現在有個拖延者覺得拖延可以讓他們或者自我的控制感,不必事事聽命於他人。可以透過拖延和自己討厭的人唱反調,有弱者的自我滿足感,還可以報復他人。安全感就在於拖延者透過拖延讓自己心理上或者安全感和舒適感,維護心理平衡。實際上他們只是希望有個夥伴,有人陪伴有人分擔,不至於孤獨,害怕被疏遠。而有一些則是害怕被親近,透過拖延來拒絕他人的親近,而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時間根源

拖延者的時間觀念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們的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嚴重衝突,總主觀認為時間很充足,往往把事情拖延到最後才去做,實際上已經時候不充足了。拖延者時間感知失去平衡,輕視未來,在管理時間方面無序和誤解。不做對未來很重要的事情,只做即時的事情,哪怕是不重要可做可不做得事情。拖延者容易陷在另一個時間區域裡:時間迷失、時間斷裂、過去的好時光,對時間的流逝不在意,不為將來做打算,拖沓此時。

生物根源

拖延的生物根源主要涉及大腦。大腦中的執行的某些生化因素很可能會影響拖延。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大腦,神經科學最新的幾個“大觀念”:一、大腦處在不斷變化中;二、感受很重要,即便它處於無意識中;三、潛伏記憶的影響;四、;聯結的通路;五、左逆轉。腦是不斷變化的,不斷修正,具有重組能力,可以打破舊的神經聯絡,建立新的神經聯絡,即是“神經的可塑性”。就是說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會影響我們大腦明天的結構和功能。生活經驗可以激發神經元,將電子脈衝從一個神經元傳導到另外一個神經元,並釋放生化資訊,促使神經元在數量上不斷增長和連線度上不斷緊密化。你做某件事越多,大腦對那個活動反應越多;大腦就會要求事情做得越快越快,越來越好。這也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雖然拖延在大腦中已經建立了頑固的連結,但是我們是可以打破的,可以重新建立新連結。打破拖沓模式,建立做事新模式。拖延是舒服的,不拖延是要克服不舒服感,如恐懼和焦慮。當恐懼感出現的時候,大腦就會無意識做出躲避反應,從而導致你的拖延。透過恐懼建立的神經連線是無法被消除的,當再次遭遇刺激的時候,大腦就會無意識反應。這是大腦對抗恐懼和痛苦的防禦機制,會抑制反應,讓你逃避、拖延。不過,由於神經元是可塑性的,我們可以透過有意識地調整我們的情緒對抗恐懼和焦慮、痛苦,管理自己的感受,理性思考,坦然面對那些我們所推遲的事情。潛伏記憶依然,以前的記憶還潛伏在大腦了,當收到刺激時就會激發神經迴路,然後做出拖延的逃避反應。大腦左半球的某一分部和關照、感應和同情這樣的感情有關的區域。當這區域被啟用,我們就會感到放鬆,對世界懷著開放的心態。大腦的右半球有個負面情緒有關的區域,在不舒服和負面的情緒中,就會傾向退回到自己的世界裡。所謂的“左逆轉”就是善待自己會刺激大腦的相應的部位,創造出一種與抗壓感和健全感良性迴圈的狀態。簡單講就是多刺激左半球區域。

拖延症和執行功能障礙、注意力缺失紊亂、抑鬱、焦慮、緊張和睡眠問題這些身體狀況有關。執行功能障礙的人往往因為執行力不足而導致拖延。注意力缺失紊亂的人因為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情需要的時間比其他人要多,而導致拖延。抑鬱症的人則因為動力不足,連動都不想動了,怎麼可能不拖延。拖延的焦慮症的人一般是強迫症、邋遢分子和囤積狂這兩種,這兩種情況是“腦鎖住”。強迫症的人不斷重複某件事情,不能做其他事情而拖延。邋遢分子和囤積狂,是遲遲不把無用的東西扔掉,不斷囤積,大腦回路鎖住狀態。壓力會使我們變得拖延。面對壓力是,往往是“非戰即逃”的反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節奏,有些人早上工作效率比較好,有些人下午工作效率比較好,有時強迫自己工作只會走上拖延之路。睡眠問題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注意力和能量不足,導致拖延。但是不管是怎樣的情況,都是可以透過重建神經迴路來慢慢改變我們的拖延症。

順便提提季節性情緒紊亂症。隨著白天日子的縮短,環境光線的減少對人產生影響,神經傳遞素、血清素和多巴胺失去化學平衡,容易出現疲勞不堪的情況。冬春兩季較多出現。

人際關係根源,指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

家庭對拖延者的施壓、懷疑、控制、依附、疏遠等傾向,讓拖延者為了維護其家庭關係而做出拖延行為。有些則希望透過拖延而得到父母的愛等。還有就是為了維護和同事、同學、朋友之間的社會關係而選擇拖延。

PS.雖然拖延者的因素有那麼多,我覺得我主要是因為:一是懶;二是時間觀念;三是執行力不足;四是完美主義;五是強迫症;六是抑鬱。這六大原因。當然,我現在也在想辦法重建大腦神經迴路,面對拖延者,克服拖延者,一步一步來。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9

十分鐘有多長?因著賴床的緣故,我為了避免遲到,曾掐著表,把我從家裡出發到走進學校的時間大致記了下來。幾天的時間總結了下,每次大概七八分鐘的樣子,再加上一些不穩定因素,比如需要繞遠路走大門,或是下雨天,車流量多等情況,就要在最快時間上再加上幾分鐘。所以每天最晚我都會在上課十分鐘前匆匆出門,也算是運氣比較好的,從那之後我就鮮少遲到。

可往往在我時間綽綽有餘,信心滿滿地認為絕不會遲到的時候,你會在上課時間快到時看到一個倉促到有些狼狽的身影向教室奔去。這就是人所常言的拖延症。當鐘錶上的指標清晰地告訴你今天洗漱之後比昨天早了五分鐘,你及時鬆了口氣並暗暗慶幸今天時間比較充裕,於是同樣是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卻在不經意地拖沓中將時間用盡,再度看向鐘錶後,甚至比平日出發的還要晚上一些。

當然,也還有一種情況時常發生,明明是早出了門,算好的時間也還可以餘下些許,但偏偏抵達時間和往日沒什麼不同,更有甚者,你還會發現時間不夠了。

這些就是《拖延心理學》上所說的拖延,這種非必要、後果有害的推遲行為,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但嚴重或經常的拖延行為,常常是一些深層問題的表現。以前一直認為拖延和拖延症並沒有什麼不同,故而常常把“拖延症”一詞掛在口中,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真正理解了“拖延”和“拖延症”的區別。

拖延是一種單純的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也僅是一種壞習慣,可當這種壞習慣影響到情緒,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能稱之為“拖延症”。

書上舉了很多個例子,皆是拖延的特徵。在我的理解中,拖延也是對時間的模糊,十分鐘,說短卻可以做很多事,說長又過得很快。當你面前擺著需要完成的工作,卻又想玩一會兒手機的時候,可能多數人會選擇定一個時間,玩到那個點再開始工作。假如你在看小說,到點之後若是覺得精彩萬分,你估計會暗示自己看完這一章再去,假如你在聊微信QQ,可能會是準時放下手機,但不停彈出的訊息會讓你情不自禁地將它再度拿起,每次發上一兩條訊息再放下,一會兒過後又會有訊息彈出來。於是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你認為這幾個小時你只拿出一些零碎時間來看手機,可事實卻是你的工作完成的極少,並且質量不高。

《拖延心理學》上列舉並綜合了拖延的誘因及解決方法,主要幾點就是:

1、完美主義,所有事情都要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願意匆匆忙忙開始,要萬事俱備才行,也可能因為旁人對自己的期待太高,害怕失望。

2、還有一種學生常有的抵制與敵意。就好比一個學生對科目的不喜:這個老師對我態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興做他佈置的作業。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所以放棄了這門課的學業?你再怎麼和老師慪氣,收到損失的都是自己。

3、任務或是工作太難也是一種原因,不能忍受持續做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裡還是不高興做,又繼續往後推。週而復始,你可能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了。

這些問題想必大家都是發現過的,可解決起來時就難以下手。因此我認為若是想盡量擺脫拖延,就要想好下一個十分鐘要幹些什麼,充分利用時間,解決造成拖延的根本原因,並不能給自己太大壓力,勞逸結合,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你必須要做的事情。

所以說,拖延症的根本原因:就是拒絕拖延的好處還沒顯露,繼續拖延的壞處的還沒有變成痛。拖延是塵封夢想的地獄,也是埋葬潛能的墳墓,在拖延的糾纏與困擾中,你可曾會想過因拖延而不知不覺中消逝的時光,碌碌無為和虛度年華?拖延是生命的盜賊,若是你不願熱情被竊走,機會被偷去,夢想被碾碎,愛情被扼殺,便學著將拖延拒之門外吧。因為原本可以流光溢彩的人生,卻可以在拖延中變成一具平凡醜陋的空殼。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10

人生,每個人都在演繹著一場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們都有著不同的思想和心理,嚮往成功的道路都是我們一生的追求。也許,當你在迷茫著的時候,拖延著的時候,你已經拋棄了一段你作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一段僅有一次的機會。我們的生命,雖然渺小,但卻應該活得有激情,有意義。

我之前一直認為,拖延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毛病,有些人為不易改掉的習慣懊惱,有些人在最後一秒的靈感迸發二沾沾自喜,覺得這似乎都是生活常態。但遇見《拖延心理學》之後,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觀。認清現實和自己,接受自己。表面上看,拖延是個人的時間管理問題,或者對所處理的事情責任感不強二逃避的方式。事實上研究發現,拖延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僅僅涉及個人的心理,行為和情緒問題,還涉及社會,文化等問題。即使我們意識到拖延的存在,已經耽擱了事情,卻無法停止這種行為。

有時,我們會被一些所謂“拖延者的信條”所說服。比如,我必須要做到完美,我做每件事都應該輕而易舉不費力氣。什麼也不要做比冒失敗的風險更安全,如果這一次我做的很好,那麼我每次都應該很好。我們平時聽到這些,會認為是對自己要求嚴格,是完美主義者,辦事求穩。

事實上,這些跟拖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這些想法是不現實的,是為拖延開道的個人觀念。如果你認為必須做到完美,那麼你寧願拖著也不願意去做,因為你不願意冒風險被人批判你的失敗;如果你認為成功是危險的,你就會為了保護自己和別人而降低成功的機率。人們形成拖延習慣是因為害怕,害怕展露真實的一面,會不被別人能接受,以至於拖延者不僅躲開了認知世界,也躲開了認知自己。雖然要忍受自責,自輕和對自己反感的痛苦,但是比起認清自我所帶來的的脆弱,這種痛苦更容易接受。改善拖延的過程,也是認清自己,接受自己優缺點,能夠像老朋友一樣與自己相處的過程。

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生活如同一盤棋,你的對手是時間,假如你行動前猶豫不決,或拖延的行動,你將因時間過長而痛失這盤棋,你的對手是不允許你猶豫不決的!”從現在起,讓我們拒絕拖延,提高執行力,與時間決戰吧!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11

無論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拖延,一旦開始,就很難停止。

《拖延心理學》,作者是簡·博克、萊諾拉·袁,她們兩人是心理學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諮詢師。從1979年開始就為學生中的拖延者創設了第一個團體治療課程,曾經出現在《奧普拉》和《20/20》等電視節目中,同時也是《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人物》和《當代心理學》等出版物的專訪物件。當然這些名頭我也不知道真假,也沒要為了一本書去查證,我喜歡書中的前言所介紹到的一段推薦語:《拖延心理學》是個金蛋,可是人家出版界為孵化這本書花了25年。有沒有人想過,暢銷書出版的秘訣就是——堅持、希望和愛。聽起來有點像《聖經》,恰好,《聖經》就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書。

沉迷於最後一刻完成的刺激中

在字典中,動詞拖延(procrastinate)的定義是“推遲,延後,延緩,延長”,由兩個拉丁詞所合成:pro的意思是“往後”,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屬於明天”,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往後挪到明天”,也就含有“以後再做”的意思。

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是週日,我給自己的目標是一週讀一本書,然後寫一篇讀後感;其實我前天就把書讀完,但總因為別的誘因沒有靜下來寫,因為我內心裡總認為還有時間,我就是那個有拖延症的人,但我也發現我不是唯一的人。關於一週讀一本書,我有小組群,我們組裡每人都是一樣的目標,一週讀一本書,每本書寫讀後感,但是每週下來總要週日當天大家才陸陸續續提交分享,並且踩點分享的現象時常有。究竟讀一本書,並完成相應讀後感,是否真的需要一週的時間呢?其實不是的,我前幾周,有讀過章節頁數更多的,試過能在5天內就完成,我是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如在等人的時候,在午休前、睡覺前、甚至是跟朋友喝茶過程中的一些空檔,把書本按50頁或100頁為一個任務段的方式去讀。

無論是這個讀書也好,還是其他一些有期限的事情,書中那一句“有些人會為在最後一秒的靈感迸發沾沾自喜”,讓我看到了自己;我們似乎都總喜歡在最後一刻完成,因為在最後一刻完成的成就感巨大,它充滿緊張與刺激,似乎在考驗你的能力與天賦,我錯愕這種對於拖延的常規認知,因為我一直以為拖延只有帶來煩惱與不安,未曾想過它還帶來這種僥倖的喜悅,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拖延,並放任拖延,以至於對拖延上癮。

完美主義者的焦慮由來

關於有拖延症的人裡,書中講到了很多成因,其中的完美主義者往往會有拖延症,這一點讓我感到意外,因為我認為這一類人往往對於拖延是不能忍受的,因為他們有規劃有進度,有要求有目標,是拖延症患者需要去學習的人;但,不是這樣的。追求完美的人正是因為追求完美,因為對於每一件事上都力求盡善,這樣的結果反而導致了在眾多事情上的時間進度逐步拉距,隨之而來的就是焦慮,不安,更甚者懷疑自己的.能力。

事有分大小輕重,有些事情需要完美,有些事是為了讓更重要的事完美;我不是在鼓搗不必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因為認真對待是一種態度的體現,但是當在某一個更為終極的目標前,需要有所調整,甚至有所取捨去促使重要的終極目標完成。如果你每一件事都因為一個頭髮絲大小的點而糾結,那麼本來懼怕這類人的拖延症也就找到了突破口,並不斷放大,最終擊敗你,讓完美的你也染上拖延。

追逐夕陽

這周裡,有一天下班,我在返程的路上,發現了碩大的夕陽,一個巨大的蛋黃,泛著不刺眼的柔光;可是,無奈高層洋樓群的遮擋,始終無法看得清楚全貌,於是我在下班高峰期裡流竄,往江面的橋上開去,不過等我到橋上開過時,四周觀望,夕陽已走,傍晚的夜空只留下一片晚霞。其實,我本來是可以看到夕陽的,但當時的我覺得晚一點下班也沒關係,工作就慢悠悠地做,跟同事聊天,不曾知道我下班後要追逐夕陽。

此時的我想起這周讀的這本書,拖延症的書裡還有講到一類人,害怕失敗的人,他們也有拖延症,拖延是他們的盾牌,如果一直不面對,似乎就不會失敗。可是不曾想過拖延可能會失去另外想要的美好,如果我早一點下班,不磨磨蹭蹭,我是否會見到夕陽呢?

你是哪一型別的拖延症?不管哪一種,都希望你克服它。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12

好長時間沒上來寫點啥,因為我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忒充實了。

我一直感到自己到了一個人生的瓶頸期,在深知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情況下,感到有心無力。知道自己的問題之一是拖延,於是終於前些日子讀了《拖延心理學》,找到了癥結所在。

自我幫助類的書我現在看了幾本之後,把他們劃分為三類,或者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說教式的,透過講道理拓展你的思路,就像年長者給年輕人做心理工作差不多。這個方法在個別想不通的問題上,有時候可以個人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有些道理你可能先前是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有了新的目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但是這個型別的有個問題,它只在你先前不明道理的時候管用。那麼如果在“道理大家都知道”的情況下,問題有時候還是解決不了怎麼辦?這就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第二層是方法式的,你現在已經知道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知道了目標,卻不知道怎麼能達到,這類書就注重於教你實際操作的方法。比如教你怎麼管理時間,怎麼放鬆精神……但有了目標,有了方法,你就一定能達到目的嗎?不一定能!

第三層是學術式的,它從心理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你有了目標,有了方法,即你知道要做什麼,又知道如何做,為什麼不行動?這問題一點也不荒謬,它幾乎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問題出在內心和大腦。幫你解決“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就是……”裡那個不知道的為什麼。《拖延心理學》就是這個層次的書。它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把自己當成活體標本,科研專案來研究!

看了《精子戰爭》之後,內容雖不能盡信,但是它的一個主旨是人類終究是一種動物。要從生物的角度來觀測研究。

確實如此,不能因為人類掌握了科學道理,就認為自己的感性一面是凌駕於科學是不可用理性分析的。事實上,那些自然界的科學事實不管人類掌握與否都是客觀存在的,人類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當然也可以用科學道理分析。

根據學習,我終於意識到我的行為方式,思維模式都是有深遠的源頭的。我拖延的行為方式,和一些慣性思維,形成於早年、多年的個人經歷之中,匯聚於潛意識的神經通路之中。好訊息是,人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我要深挖自己的意識形成,然後去斬斷那些錯誤的聯絡。

透過那本書,和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我這一個多禮拜,明顯的感受到了自身的變化。我相信長此以往,必將有脫胎換骨的變化。首先,我感到自己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做了幾件以前死拖不做的事情。之後覺得很輕鬆,很自豪。其次,即使我的學習量沒有大量的增加,但是我以前常有的學習帶來的負面的感覺,如疲憊不堪,日子混沌,空虛,內疚等這次都沒有了,有的是充實和滿足。

今天感到身體不適,而且我的學習剛好告一段落,今天給自己一個充分的休息。早上做了一點正事,後來又出門捐書,處理舊衣服,剪頭,買定時器,買菜,洗衣服,剩下時間就是看看書上上網。其實剛剛那麼一列舉,今天也做了不少有效的事情。尤其是捐出去那兩大本早已不看的厚重教材之後,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很神奇,只是幾本書而已。想來我心裡大約早就想處理他們,又放不下,收著佔地方又鬧心,今天終於決定並行動了,清除了不知不覺佔據我內心角落的一個煩惱。往常我在傢什麼也不幹還覺得時間過得超快,今天卻覺得時間變得非常的長,很神奇。

讀了《拖延心理學》之後,激發了我過去的回憶和對自我的剖析。意識到,我其實是個相對敏感的人,因此我其實受到了很多傷害。我不應為自己的敏感而自責,因為這並不是我犯下的錯。而我受到的那些傷害,即使年代久遠,但我卻從來沒能去撫平他們,那些舊傷如今已形成了併發症,成為了我前行的沉重負累。他們已經在我青少年時期拖緩了我的步伐,時至今日,在更困難的環境下,我再不去斬斷那些纏繞著我藤蔓,前行的道路上已經舉步維艱。

幸運的是,我想我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也摸索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門徑。與之前的苦悶掙扎的感覺相比,我現在感覺到的是一種改造自我的躍躍欲試和興奮欣喜。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13

初次得知要讀的書是關於拖延的,我打心底沒有感到像聽到共讀的第一本書(《把時間當做朋友》)的書名時那麼有歸屬感,那麼亢奮,彷彿自己正需要這種正能量,彷彿生命會因為這部書而更加完滿……因為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正經八百”的拖延者,我從來不無故不拖延約會,老師佈置的任務,家務……只是簡單的把自己所有延後完成的事情或因時間期限已過而不能做的事情歸結到自己的懶惰上。

但是,讀到第二章,我便驚訝的發現,作者分析的案例分明就影射著我自己。為了不讓自己的朋友因為自己太優秀而疏遠自己,或者不願意取得成功後面臨更大的退步的空間,就故意拖延自己的前進——這聽起來好像恰恰和我想要獲得進步的目標背道而馳,但這無疑是真的。雖然我從來沒有在心裡總結出這句話,但是隻憑“自己取得較好成績時感到的焦慮甚至超過了取得很差成績的所感到的焦慮”這一點,我就斷定:我是一個拖延大亨,一個不自知的隱性拖延者。因為我的拖延在我渾然不知中竟在我的大腦裡自動生成了一個框架,目的竟然還是保護自己——用一種近乎傷害自己的方式。

不僅如此,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完美主義者”。因為但凡我想做到一件事,我就會在腦海當中構建一張近乎無法超越的藍圖。之所以說它無法超越,是因為這種結果的實現,必須要保證我的大腦和我的機體時刻處在高效運轉當中,還要保證沒有任何人打斷我的計劃,我所需要的幫助能夠及時的獲得……這無疑是在要求全世界都圍著我轉。但是這可能麼?

讀完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且我知道,它已經逐漸被我接受,並且逐漸被我實踐到具體生活中了。

今天中午,拎著暖瓶,穿著大出兩個碼的綠膠鞋,有氣無力地走在樓梯上,正是腦袋一片空白的時候。隨著我“啊”了一聲,暖瓶跌破了,我呈狗熊裝趴在了樓梯上,手按在了壺膽的碎片上,血流出來了。我的第一反應是:上樓,拎著我剛剛犧牲的暖瓶,讓舍友看看我流著血的手,安慰我一下。但是又轉念一想:現在上樓,拖著不去買暖瓶,中午洗刷沒有熱水;而且即便是有了舍友的安慰,木已成舟。於是我沒有拖延,而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也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我更喜歡的自己。

正像作者說的那樣,導致拖延的原因有各種,這些令人討厭而我們卻不得不依賴的拖延行為,大都發源於自己的錯誤認知;且治癒拖延的方式也有很多種,重在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但是改善自己的拖延行為只有一個結果——最佳化我們的生活。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14

這本《拖延心理學》,大約是五年前,網上某篇文章中介紹說這是香港某大學推薦學生閱讀的幾百本書之一。書名當時就很吸引我,因為我當時已經意識到自己有疑似拖延症。偶然,又在網上看到了其電子版,就下載了下來,但是隻是在硬碟的某個角落裡靜靜地躺著。一直拖延到去年年底,我買了這本書,然後它又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拖延到今年下半年,我才拖拖拉拉地讀這本書,三週前讀完,又拖延到現在,決定寫點這本書的讀後感。突然覺得,是不是讀了這本書對我也沒什麼療效?

之前曾對時間管理的知識很感興趣,當然也是為了針對拖延問題,看了諸如網上流行的所謂華為內部時間管理的培訓課程等等,好像沒有什麼效果。讀了這本書,讓我有了新的認識,引用書的原文——“拖延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

其實寫這本書的讀後感非常難。首先這本書並不好讀,可能跟語言有關,畢竟是譯著,既要考慮語言方面,又要考慮專業方面,而且案例都是國外的,會有種疏遠感;另外這本書並不像小說或其他文史類的書,心理學方面的書我還是第一次讀。但是書裡分析拖延心理的狀態、成因等,讓人覺得說是在說我自己,“於我心有慼慼焉”。所以,下面的所謂讀後感,其實就是摘抄加想哪兒說哪兒。

書中序言引用另一位心理學家的觀點,指出拖延症可能的成因——對成功信心不足,討厭被人委派任務,注意力分散和易衝動,目標和酬勞太過遙遠。對於注意力分散這方面,我直接引用文中內容:

“事實上,網路越來越成了人們不願意做事的罪魁禍首,這種趨勢正在不斷地蔓延。如今,資訊已經是鋪天蓋地、無所不在。過多的資訊讓我們無所適從。太多的資訊,太多的決定,太多的選擇——資訊的泛濫讓我們很多人陷入了拖延的泥沼之中。”

這段引文有沒有感同身受?

文中總結了拖延的“心路歷程”,叫“拖延怪圈”:

1)開始新的任務前,信心滿滿,“這次我想早點開始”;

2)早點開始的時機錯過,“我得馬上開始”;

3)時間又過去了,“我不開始又怎麼樣呢?”;

4)安慰自己,“還有時間”;

5)早點開始做事的良好意圖沒有實現,內心絕望,“我這個人有毛病”;

6)臨近結束,“最後的抉擇:做還是不做”;

7)不論任務最終是做了還是沒做,“我永遠不會再拖延!”

拖延者往往都是完美主義者。文中介紹了心理學上的“完美主義”的分類——適應型和適應不良型。前者是對自己要求很高,並且相信自己的表現能夠與之相符。後者是對自己要求很高,但卻對自己不抱希望,對自己的要求和對自己表現的期待之間存在一種矛盾。這種分類對於我來說也是很新穎的,果然心理學上看問題的角度就是不一樣。這種完美主義應該就是與前面說的拖延症成因之“目標和酬勞太過遙遠”相對應的。完美主義都往往要求很高,而又正好是適應不良型完美主義者,就容易出現拖延了。

在第9章《你是怎樣變成一個拖延者的》中,有一節標題“家庭態度:拖延的成因”,介紹了家庭態度對人心理成長的影響,在接下來的一節講述了五種家庭傾向和與之相伴隨的內心恐懼是形成拖延的心理原因——施壓、懷疑、控制、依附、疏遠。

書中第四部分,用長達五章的內容來闡述征服拖延之戰。我個人覺得還是有些空泛,但還是簡單整理在這裡。我相信兩位作者都是心理學專家,可能更擅長針對具體的拖延症制定具體的措施,而把這些具體措施抽象化之後,就變得很空空泛了。

征服拖延之戰之前,先進行盤點,盤點自己身上的拖延問題。盤點自己存在的拖延現象,分析這些拖延帶來的外在的和內在的後果,盤點自己為拖延找的藉口。

對付拖延的有力武器是明確的目標與可行性的計劃。作戰方法有學會怎麼判斷時間、學會“接受”和“拒絕”、利用你的身體減輕拖延(運動,鍛練身體)。

書的最後部分是拖延技巧彙編,總結一下:

1、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要可觀察具體而實在的,而不是那種模糊而抽象的。

2、設定一個務實的目標。(好像跟1有重複)

3、將你的目標分解成短小具體的迷你目標。

4、現實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對待時間。

5、只管開始做!不要起一下子做完事件事情,每次只要邁出一小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利用接下來的15分鐘。

7、為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

8、可能的話,把任務分派出去(甚至扔掉不管)

9、保護你的時間。學會怎樣說不,不要去做額外的或者不必要的事情。

10、留意你的藉口。不要習慣性的利用藉口來拖延,而將它看做是再做15分鐘的一個訊號。或者利用這個藉口作為完成一個步驟之後的獎勵。

11、獎賞你一路上的進步。將獎賞聚集於你的努力,而不是結果。

12、將拖延看成一個訊號。停下來問自己:“拖延傳遞給我的是什麼資訊?”記住:你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你可以拖延,你也可以行動。

總之,拖延是個心理問題,瞭解這方面的知識,為的是更好地與自己相處,面對拖延的挑戰,學會接受,學會行動,讓自己的心理更成熟。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篇15

近日看博克萊和萊諾拉寫的《拖延心理學》,閱讀了拖延產生的一些心理學原因,頗受啟發,閱讀過程有種脊樑發涼的感覺,似乎以往自己很是驕傲的一些點就是阻礙自己前行的深層次的原因,不管是過於敏感,或者確實是問題,暫且先記下,以備日後深入思考和矯正。

(1)過於注重表現,把表現等同於能力。

“不管能力如何定義,當它成為一個人自我價值感的單一決定因素時,問題就產生了。這個人表現如何成為唯一衡量,其它面都被忽略了。”表現的好壞評判標準常來自於他人,而他人無法從做事的動因和根本出發點去理解一個人的表現,因此單純注重表現,會讓人變得過於追求最後的結果,而忽略了完整的努力。這樣獲得的結果就如同空中樓閣,似乎很華麗,卻總讓人不安心。

(2)過高的期望,與現實形成太大的落差。

“一個適應型的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很高,並且相信自己的表現能夠與之相符;一個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卻對自己不抱希望。”後者對自己要求跟自己對自己表現期待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所以常常自責,進而容易消沉,自尊因而也處於較低的水平。

(3)平庸招致輕蔑

太多的時候希望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做的非常出色,是個全能的人。於是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與理想的自己相比很平庸,於是貶低平常和常規的表現,用輕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表現。拖延就是安慰自己的方式,然後找一堆介面,阿Q式的安慰自己。

(4)優秀不用努力

遇到事情,總是幻想自己有超能力,秒懂一切,解決問題都是手到擒來,分分鐘了事。做不到這點就覺得自己能力有問題,對自己感到失望,然後放棄必要的努力,透過拖延來回避努力,長時間如此,讓聰明變成了無知。

(5)一切都自己來,親力親為

總是覺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或者說只有自己做的才能放心,長此以往,自己時間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好每件事,然後把自己推向拖延。

(6)逃避競爭

對於競爭的很多事情,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資訊去做,包括遊戲,包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歸根到底是害怕失敗,而這很容易讓自己透過拖延來掩蓋自己的軟弱和恐懼。

(7)自己太搶眼,總會有人受傷害

總覺得處於一種和諧狀態,要進大家一起進,要退大家一起退,因此自己一有鋒芒顯露,就會侷促不安,把鋒芒藏起來,怕讓別人認為自己刻意表現,影響其他人。

(8)“倖存者歉疚”

這是第一次聽到的一個新名詞,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一直伴隨著自己,總覺得自己在外面享受著父母勞動成果換來的相對較好的生活心有愧疚。然後再做一些跟家庭有關的決定,特別是需要家庭付出很多的的決定的時候,不斷地猶豫拖延,試圖希望時間來透過最終沒有選擇的方式來做決定。反而最終付出的代價更大。

(9)選擇困難,交流困難

在做決定時,太過猶豫,總是不斷比較各種方案,覺得選擇很困難,然後透過拖延,讓一些方案自動退出可選行列,在沒得選時做決定。害怕與陌生人交流,導致可能為找人商量件事,打電話諮詢或約定時不斷拖延,總想找一個好的狀態再去做,反而最後影響自己的事情安排。這兩點重要原因是一對需要做決定的事物不瞭解,二對自己沒有自信。

以前發現自己總喜歡找一個狀態再去做事,否則就把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不斷地拖,最終不了了之或者隨隨便便完成,然後覺得自己做事情和預期相差很大,放棄了必要努力,對自己失望,狀態低迷,此時又覺得做事不合適,不斷往後拖,如此形成惡性迴圈。

拖延是個問題,需要不斷修正,但是修正前先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否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衝動“,本來沒有問題,創造了問題,這樣就不好了。上面的9點是自己隱隱約約發現存在於自己的行為中的問題,哪些是真正原因需要不斷思考。找到根,然後逐步改善,最終擺脫拖延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