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重陽節

九月九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分享

九月九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分享

九月九重陽節吃什麼食物

【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國民間有一種傳說,據《奇園奇所奇》中介紹: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訪,這一天正值重陽節,他已經一天未食,感到飢餓口渴。

當行至剩柴村時,只見家家牆倒樹凋,均為兵火所燒,朱元璋暗自悲嘆,舉目環視,唯有東北隅有一樹柿子正熟,遂採摘食之,約食了10枚便飽腹,又惆悵久之而去。

乙未夏,太祖攻採石,取太平,道經於此,柿樹猶存,便將以前微服私訪在此食柿的事告於侍臣,並下旨:“封柿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陽節均食柿子,以示紀念。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九九與“久久” 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古時菊花酒,是頭一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製的,九月九日這天,人們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之中。

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到了明清時代,人們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其效更佳。

【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重陽節吃花糕的起因緣於重陽登高習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無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彌補和替代的辦法,因“糕”與“高”諧音,就出現了吃花糕的習俗。

【螃蟹】

重陽節的吃食,還有螃蟹,秋風起,蟹黃肥,此時正是湖蟹上市、江南食蟹的好季節,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

蟹肉較為細膩,肌肉纖維中含有10餘種遊離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較多,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羊肉面】

重陽節還有吃羊肉面的習俗,“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麵,“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加之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羊肉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

重陽節登高的傳說

相傳的東漢時期,汝南縣有個叫桓景的人,一家老小守著幾畝薄田,勤奮耕作,日子雖不算好,半菜半糧也可勉強度日。誰知,這年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的人們都病倒了。輕的不能起床,重的丟了性命,屍骨遍野,赤地千里,桓景的父母也在這年病死了。

桓景聽老人們講,汝河裡住著一個瘟魔,每年都要上岸禍害人們,它走到哪兒就把瘟疫帶到哪兒。桓景病好後,決心訪仙求道學習法術,斬卻瘟魔為民除害。

費長房拿來一把降妖青龍劍,教桓景練開了劍法。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說:“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普渡眾生。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師父說完,用手一招,古柏上的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眾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說了。到了九月九日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附近的一座山,分給每人一片茱萸葉子,說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在山上安排好,就帶著降妖青龍劍隻身下山,回到村中,等待降妖。

不一會兒,汝河裡狂風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來。他走千家串百戶不見一人,忽然看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他竄到山下,只聞得酒氣撲鼻,茱萸濃香鑽入肺腑,他不敢近前,又回身轉向村莊。桓景見瘟魔撲了過來,急忙從藏身處出來,持劍迎了上去。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不過他,拔腿就逃。桓景“嗖”地一聲,把降妖青龍劍對準瘟魔拋了出去,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刺過,瘟魔撲到在地死去了。

自此以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們為了感激桓景為民除害,仍在每年九月九日佩帶茱萸,製作菊花酒,登高,作為一種習俗活動保留下去,時代相傳。有的地方無山可登,就用“糕”來代替登高,稱為重陽糕。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