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集合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1

餘秋雨的心裡埋藏著中國的文化。《文化苦旅》是他親身經歷後寫下的著作。在他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本書有沉重的歷史氣味,蒼老有力的文筆。他說:“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沉甸甸的《文化苦旅》,滿盈盈的思想積澱。土黃的書皮,便已讓人聞到苦澀的味道。

最讓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說,中國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淚史,而敦煌莫高窟,更是其中一個較為鮮明的例子。只有失去才能喚起人們的珍惜。

曾經有一個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靜的沉眠於那片土地,而一個姓王的道士的到來,打破了它應有的沉寂,他發現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畫,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門戶,但他全然不知。而他卻將這些壁畫送給了來自西方的“和尚”,賄賂給那些不信佛的官員,在賄賂給更高的京官,而那一個個滿腹經綸的文官又為何在他們滔滔的奏摺中對莫高窟隻字不提,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認識這片佛教聖地。而外國學者卻充分認識到其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他——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在一個道士眼中,那些莫高窟中的石像更不比所謂的天師與靈官,那些來自西方的“遊客”將它一卷一卷,一車一車的帶走,那些人想不到,那些他們視為無價的珍品,文化的精華的字畫竟然在那個道士手中成了換來銀元的交易品。在那個道士一筆又一筆的“小買賣”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這樣被揮霍掉了,而他也萬萬沒有想到,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買賣卻幾乎葬送了一個國家的文化。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掠奪者,或許那些文物就得不到人們更大的重視。誰又能意識到它的珍貴?喚起我們的文化記憶呢?餘秋雨說:“我好恨!”難道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

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更恨!文獻的膠捲可以從外國買來,越是屈辱越加緊研究。這些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雖然我沒去過敦煌,但看了些圖片,資料,我能感受到她的美。20xx年的“飛天”舞蹈,更讓我享受到無法表達的美。

這是誰的錯呢?是王道士?還是外國學者?還是就是我們自己?是自己沒好好保護,沒意識到它的珍稀,拱手相讓,讓它在歷史的長流中流逝?深究這些已沒多大意義,文化對於一個國家的作用難以估量。我們要做的是加強文物保護,弘揚我們的中華文化,併發揮它們的積極作用。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2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餘秋雨表達的是對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從中看到的是當時中國的弱。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的瑰寶莫高窟由一個做了道士的農民王圓籙掌管。可是,這個王道士卻嫌壁畫太暗,將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樸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幾個怪里怪氣的塑像;他還將發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個官員家中。當那些為敦煌文物慕名而來的外國冒險者想用大量的金錢換取它們時,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極少的貨物,甚至還會把文物主動送給這些外國人。

看完這個故事時,我真恨這個王道士,他就是個賣國賊,可是再仔細想想,又覺得他很可憐。王道士是個沒有文化的農民,那時候的農民根本吃不飽飯,可以賺到點零碎銀子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說接受教育了。當時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文物有多麼珍貴,即使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他也一定會把文物賣掉的,因為他要吃飯,要活下去。畢竟,像朱自清那樣“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的有氣節的人是少數。而“塗牆砸像”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個人的審美觀與敦煌壁畫完全不和造成的。因為當時的中國農民都讀不起書,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他不知道這些壁畫也是一種美,這些文物有多麼的珍貴。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當時中國是個弱國。弱國,國民吃不飽穿不暖;而強國,國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國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學,而強國,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教育;弱國,就是內部人心渙散,而強國,則是所有人團結一心。“王道士”是一個民族的悲劇!

經過幾代中國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邁上民族復興的道路。毛澤東、周恩來帶領人民打跑了日本鬼子,併為新中國的富強奮鬥一生;科學家錢學森放棄了美國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回國報效祖國;馬雲建立了淘寶公司,不僅使我們的購物生活更輕鬆,還使許多人實現了“做老闆”的願望。再回到我們的身邊,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老師、司機、農民、消防隊員還有環衛工人……他們都正在為中國能成為強國而奮鬥著。假如中國是一列火車,14億人就是火車上的零件,少了一個火車就會減速,零件多了火車則會跑得更快。

周恩來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們現在要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3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段沉痛的文化歷史悲劇,它揭露出那個令人揪心、不禁的年代。如舉重若輕、繪聲繪色地泣涕道:“我好恨!”

王圓籙——一個無知的雜修道士,用他無知的“黑洞”吞噬了一幅幅珍貴的`壁畫、一本本無價的經書......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無情蹂躪,不幸流失,給後人留下無限的遺憾與嘆息。

國寶流失,我們從心底感到難過、憤慨、痛心。但是,在傷痛之餘,我們剖開本源,誰又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這透著無知、病態、落後的事件都處理算在王道士一個“個人”身上嗎?這本應切入審慎的態度,深思這造成民族悲劇的三個男人和其背後中國各種根深蒂固之病態與愚昧,列強的各種霸道與陰暗。斯坦因,其強盜行徑確實令人髮指。然而,“高傲”得不懂中文的他怎能幹的這樣一番“大事業”;蔣孝琬,身為文學功底深厚的一位“文人”卻用自己的文采蠱惑同胞,幫助外人剖開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供其“吮吸”,愚昧至極。看著那沒落在閉關鎖國中的“天朝”,那腐朽與落後映示著“落後就要捱打”的殘酷,連民族的血也要被列強掠走,民族自尊化作笑談......道士塔折射出的往事,令我們感到恐懼與不安。

前人的錯鑄永遠的悔,我們為其惋惜、無奈。那一罪孽深重的一天,呆痴的王道士為幾兩碎銀歡喜,洋人瞪大那詫異的眼看著那被開啟藏經閣,天朝之官因不用花費路費處理經卷而一臉輕鬆;一箱箱、一車車......運走了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帶走了傳承的“三魂七魄”,這樣的奇恥大辱,我們怎能不心生憤慨,有人說:“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要麼你我同乘戰馬,一決高下!”每個國人心中或許都有這般“理想”。然而,現實開的玩笑總是這般的無情。曾經,蔣孝琬——為洋人賣命,甚至在洋人圈中對於消除國民“華夷之防”頗有名氣......現在,依舊有些人淪為洋人的奴隸,為洋人賣命,對待屈辱的歷史往事只是一味的抨擊國家的無能,卻不以行動衝破這“桎梏”,實現國人“理想”。

不大的墓園,不起眼的墓碑,透著那個年代的腐朽、孤獨、荒涼和脆弱。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4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優美卻又言之有物的書。這本書讓我遊歷了大江南北,帶我穿越時空,領略唐宋元明清的歷史。本書寫的是中國名處的名勝古蹟、風土人情,可按以說是一本遊記;而在其中又記錄了許多史實;也可以說是一部史記;而全書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詩情畫意,又使這本書成為一部很不錯的散文集。

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這本書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成了一篇篇絕妙的文章。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個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這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這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苦與甜本是一家,先苦後天,才知甜滋味。正如餘秋雨把書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處處有希望的曙光。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5

“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地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

閱讀完餘秋雨筆下的《道士塔》,我不由得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在那看似平常的抬頭瞬間,道士塔它悲慘命運的身影已滲透我的筆墨之中。

原以為他是個白髮老人,他賦有犀利的筆端,穿透歷史的冷漠;他有難以捉摸的眼神,總在尋找些什麼。但走近他的文章深處,才發現他與蘇東坡頗有相似,有著“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自喻,獨自享受著老年、中年、少年。在顛顛倒到的日子裡,潑墨灑下歷史的餘輝……

道士塔是一溜空地上的倖存者。雖然在夕陽下有些悲涼,但它始終不放棄他的使命。只是命運使他有了一個昏庸的主人——王園錄。王園錄是個平方法沒有文化的道士。在愚昧地改造道士塔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藏在塔底下的文物。面對金錢的誘惑,竟爽朗地用文物做成了一筆又一筆輕鬆的小買賣。他還四處招搖,引來無數外國人的搶購,好比現實生活中搶購市場大清倉的場面。一箱又一箱的文物悄悄從中國土地上流走,換來的是隻是他愚蠢的笑臉和渺小的身影。

我想我們不該痛恨外國的學者、漢學者、考古家、冒險家他們的狡詐。我們是不是該痛心地問一問:‘為什麼他會出生在那個年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不,他是古老中國的罪人,是他摧毀了文化。

如果我用‘無知’來形容他當時的行為,那隻會使我對不起‘無知’這個詞語。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瀉,完全可以將他徹底沖刷洗淨。

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上,有著火燒圓明園的資料。那時我發現;原來我們中國人是那麼富有,古老的中國文化是那麼耀眼。雖然現在的圓明園已化為灰燼,但是它同樣是歷史的見證者,它也述說著千百年來歷史的改變與人類對他的摧毀。

一位當代青年的幾行詩句寫得好。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雲的戰陣

決勝負於城下

我嘆息了。在原本屬於中國文化古物的立場上,竟會有千千萬萬的中國專家為了追回曾經遺失的幾件文物而鑽研幾十年。為了文物,他們會用屈辱去換取研究的代價。

我震驚了。在餘秋雨的筆下並沒有絲毫刻意地描寫,只將筆端淡淡地寫下這一幕,但它足以令我畢生難忘。那一句‘我好恨’將成為文章中發人深省的最後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