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元旦

元旦的含義是什麼_元旦又被稱為什麼

元旦的含義是什麼_元旦又被稱為什麼

元旦的含義是什麼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

“元” “旦”二字加在一起,就是新的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早晨的意思了。元旦之稱,始於古代計時和農業生產。殷商時期,人們為了把握時間 節令,以利耕作,當時的“天文學家”們,已懂得以月亮的活動來計時,月亮圓缺一次,定為一個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月亮圓 缺十二次,也就是十二個月,為一年。

那時還沒有“年”的說法,但已將十二個月的頭一月定為正月;正月朔日子時,是一年的開始。當時叫“元日”,也叫“元旦”。據《爾雅》的註解:“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這樣解釋是否準確,是值得研究的,因為周代之前,在改朝換代之中,這樣的事情不可能分得那麼清楚。

不過,當時為了農業生產而研究節令,則是事實。如《尚書·堯典》中就記載說:堯為了指導人們生產,就選了羲仲 羲叔 和仲 和叔等四個有學問的人,專門去研究天象地物,劃定春 夏 秋 冬四個季節,使人們知道什麼時節宜耕種或宜收穫。漢代人著的《食貨志》,也有“堯命四子,以敬授民時”的'記載。

元旦又被稱為什麼

上日 正日 正朔 正旦 三始 歲朝 履端 開元 元辰 元春 新年 元朔

上日

在上古時代,元旦又叫上日,《書·堯典》記載:“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上日乃朔日,古特指正月初一。”

正日

東漢時期,元旦又叫正日,《四民月令》記載:“正月元旦,是謂正日。”

正朔

東漢時期,元旦在漢朝又叫正朔,《禮記·大傳》記載:“正謂年始,朔謂月初,故以此稱一年之始日”。

正旦

後漢時期,元旦又叫正旦,《後漢書·陳翔傳》記載:“時正旦朝賀,大將軍梁冀威儀不整。”

三始

東漢時期,元旦又叫三始,《漢書·鮑宣傳》:“今日蝕於三始,誠可畏懼。以其為歲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故云。”

歲朝

東漢時期,元旦又叫歲朝,《後漢書·周磐傳》記載:“歲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李賢注:“歲朝,歲旦。”

履端

在南北朝,元旦又叫履端,《哀江南賦》記載:“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幼學瓊林·歲時》記載:“履端是初一元旦。”

開元

在南朝,元旦又叫開元,《梁書·武尚紀》記載:“今開元發歲,品物惟新,思俾黔黎,告示安舊新。指新年開始,故稱。”

元辰

在晉朝,元旦又叫元辰,庾闡《揚朝賦》記載:“歲惟元辰,陰陽代紀;履端歸餘,三朝告始。”

元春

在宋代,元旦又叫元春,《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隋元會大饗歌》記載:“展禮肆樂,協此元春。”

新年

在宋代,元旦又叫新年,吳自牧《夢粱錄·正月》記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元朔

在唐朝,元旦又叫元朔,《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記載:“獻歲視元朔,萬方鹹在庭。謂一年之第一個朔日,故稱。”

元旦的傳說故事傳說

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 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 祭祖先 貼春聯 放鞭炮 守歲 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