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三顧茅廬的歷史典故

三顧茅廬的歷史典故

三顧茅廬的歷史典故1

【內容摘要】一般認為諸葛亮是一位積極入世的儒家士大夫形象,但出山之前的諸葛亮明顯具有疏離政治的隱士心態,認識了這一點,有關“三顧茅廬”的一些爭議與困惑便可基本得到澄清。【關鍵詞】諸葛亮;隱士;三顧茅廬【作者簡介】王猛,文學博士,遵義師範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三顧茅廬”成為禮賢下士的代名詞,實與《三國演義》的敷衍之功有關。但關於三顧的具體細節存在頗多難以索解的困惑,一直以來可謂聚訟紛紜。如故事的原型依據——《三國志·諸葛亮傳》“凡三往,乃見”的說法,就與當時史料《魏略》、《九州春秋》的記載相齟齬。筆者認為,如果從中國文化的一個特殊層面——隱士文化的角度,對諸葛亮出山前的心態進行分析,也許不難透視出這一歷史插曲的真實一面。

進入歷史視野的諸葛亮往往被視為積極入世的儒家士大夫的典型形象,因而其出山前作為隱士的身份相對暗淡而很容易被研究者忽略。實際上,“隆中對”之前的.諸葛亮具有明顯的隱士心態,其身份也有相當的隱士色彩,這是由傳統文化的大環境與諸葛亮隆中的小環境及其個人經歷決定的。

首先,中國特有的隱士文化對傳統士大夫階層影響甚大,甚至滲透進其心理、人格的深層。傳統文化儒道互補共通的文化結構是隱士文化滋生的土壤:道家講究清虛自守,高蹈避世,追求獨立人格、完善道德,隱士文化色彩最濃厚,不過他們雖避世而不完全出世,如莊子的眼冷心熱⑴;儒家入世進取,但發軔期就有希冀超越世俗的一面,正與道家避世相通。

孔子云:“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⑵,“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⑶。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⑷。原儒很早便為後來計程車大夫們設計了進退之道,即仕隱之道:當他們心中信奉的道統與外在政治權力的勢統發生矛盾(“邦無道”)時,便獨善其身,思想上由儒入道,去做高蹈的隱士,否則便會走上仕途,甚至出將入相,兼濟天下。這種儒道二元共通的文化格局,由於現實中道統與勢統之間存在的無法調和的矛盾,決定了很多士大夫思想上常常出入儒道,傳統計程車大夫階層會因此分化出新的社會身份——隱士。隱士文化對士大夫思想具有重要影響,某種程度上,隱士心態成為整個士大夫階層人格的重要構成,以致在他們仕途最暢達的巔峰,也會選擇功成身退。諸葛亮正是思想上出入儒道的典型代表,歷史上的諸葛亮是傳統儒家知識分子最成功的典型形象,可是民間形象的諸葛亮卻披上道家的外衣——評話、小說、戲曲中塑造的諸葛亮無不是道士的打扮。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而“淡泊”、“寧靜”正是道家思想的體現,也是隱士心態的重要表徵。

其次,諸葛亮所處的漢末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隱士文化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興盛期。由於時代的大動亂,這一時期的知識階層逐漸從漢代經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思想極為活躍,個體意識開始覺醒,追求獨立完善的人格境界,呈現出和現實政治明顯的離心傾向,隱逸形式因需要而五花八門,身隱、心隱、朝隱、吏隱……發展至後來竟出現許多假隱士,南朝宋孔稚珪的名篇《北山移文》,即是抨擊那些走由仕而隱之途、熱衷功名利祿的假隱士的駢文。這一時期隱逸階層空前膨大,從范曄《後漢書》首開

“逸民傳”,記有名有姓的隱士十數人之後,記載隱士言行事蹟史乘筆記極多。晉代皇甫謐著《高士傳》,蒐集隱士九十六人,絕大多數是當時人。隱士文化空前發達,使隱士人格備受傾慕。諸葛亮、龐統被美稱為“臥龍”“鳳雛”,由此可見。

三顧茅廬的歷史典故2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豫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豫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