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牧童之歌評課稿

牧童之歌評課稿

李老師這節課,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慾望是完成好綜合音樂活動的關鍵。而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來自於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尤其是精心組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象觀看一部精彩的動畫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李老師的這節課在音樂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上述特點體現得較為明顯。

一、注重人文內涵的教學內容的重組。

音樂課程標準非常強調對音樂教育人文內涵的挖掘。在理念上提倡學科綜合;在內容方面強調與社會生活、姊妹藝術等的聯絡。吳老師的這堂課以新疆哈薩克民歌編寫的《牧童之歌》為基本教學內容,多處穿插了體現新疆風土人情的多媒體畫面:首先展示了集聲、色、象、形為一體的優美的天山風景圖;接著又展示了配有《牧童之歌》的體現新疆牧民生活習俗的.載歌載舞的畫面。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新疆文化的印象,教師聲情並茂地清唱了一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進而教師展示自制教具、引導學生手拿搖鼓頭戴新疆帽,伴隨優美旋律和“特別的”節奏,體驗了一回做新疆人的滋味,學生動得充分、學得快樂。以上內容的穿插,對學生用歡樂、輕快地聲音唱好《牧童之歌》,表現牧童在天山腳下放牧時的愉快心情起到了鋪墊作用。當學生放飛自己的想像沉浸在緊扣教材特點的意境中時,吳老師又適時引導學生聯想到自己的家鄉南通。結合家鄉“五成同創”的活動,學生欣賞了MTV《南通好家園》。學生透過說一說,看一看,跟著唱一唱等,對家鄉的真摯、熱愛之情得到了自然流露。這也是新課標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要求中所追求的。

二、體現繼承與創新的教學方法的運用。

《牧童之歌》這節課李老師不僅較好地繼承了傳統音樂教學中好的教學方法,如:運用模唱法引導學生準確地演唱《牧童之歌》,而吳老師在解決歌曲的重難點:直到學生把握附點十六分音符時,卻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先學唱歌,再學舞蹈,最後再邊學邊跳的教學模式。教師直接從歌曲中選擇典型的節奏型,透過嘗試學習拍打新疆手鼓,念歌詞,跟著老師學跳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學生初步掌握了《牧童之歌》中節奏的難點,這為順利學好《牧童之歌》這首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吳老師在本課中重視學生的聽覺體驗,因為“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運用傳統的聽錄音的形式,並結合現代“多媒體”共安排學生聽了8遍。有開頭為引起學生對本課學習興趣和好奇的班杜拉的“大自然系列音樂”(之一);有老師範唱和磁帶裡的《牧童之歌》;還有體現人文拓展因素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及《南通好家園》。每次的“聽”,教師都能向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他們能夠結合問題有意識地完整而充分地聆聽,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快的感覺和體驗,獲得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繼而學生學會唱《牧童之歌》便水到渠成。

三、設計的教學思路自然流暢。

就解決本堂課難點的來說,《牧童之歌》的難點在於如何引導學生唱準附點八分音符及其後面的十六分音符。李老師首先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學“知了叫”,即“知.了”;然後針對“ ”這一樂句“說(按節奏說歌詞)”並“唱”這一樂句,唱時教師尤其提醒並指導學生“馬”、“羊”唱得短而弱,“邊”、“灘”唱時字尾快點。難點解決了,學會唱就不成問題。就整堂課的框架設計來說,開始部分展示的多媒體課件,展現了遼闊草原的美麗畫卷:火紅的太陽,綠色的草原,飛奔的駿馬……幸福的牧民。將學生帶入了《牧童之歌》歌詞所描述的美妙意境。基本教學部分教師再握歌詞、旋律、節奏、音樂表現等音樂意境要素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猜一猜——說一說——聽一聽——動一動——再聽——學唱等,這一過程中吳老師注意把握好學生的學習心理及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教學環節層層遞進,由易到難。結束部分教師引導學生由“新疆”聯想到家鄉南通,在輕鬆和諧的美妙意境中結合南通的“五城同創”,學生們透過語言,發自內心的“跟唱”《南通好家園》,表達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這正是新課標所追求的情感教育“潤物細無聲”的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