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演講與口才

如何提升學生的演講和辯論能力

如何提升學生的演講和辯論能力

在美國,演講和辯論幾乎是一項全民運動。從小學開始,學校就會為孩子開設相關課程,以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公眾演講和辯論是美國中學裡常設的選修課,也是很多美國高校大一新生必備課。不僅如此,美式辯論還對接了大學的學術要求,在美本申請中的認可度很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如何提升學生的演講和辯論能力,歡迎借鑑參考。

貫穿課程體系的“表達教育”

為什麼演講和辯論可以堪稱藤校的“敲門磚”?因為它不僅是唇槍舌劍式的較量,比拼的更是客觀、理性、深入、多維的分析並注重語言表達、資訊檢索、演講、批判性思維等能力的綜合運用。可以說,一個好的辯手、演講者,也會是一個好的批判性思考者和優秀的終身學習者。

在歐美國家,表達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技能,數屆美國總統都以其高超的演講辯論能力而著稱。從幼兒園開始,很多美國的孩子們就開始系統地訓練演講辯論能力了。

有人認為歐美學生就是天生熱情、擅長於表達,事實上,是因為表達能力在我們的教育裡一直是被忽視的一個區域,我們受到的相關訓練少之又少。反之,在歐美,好幾門課程的考核都是要求學生就某個主題發表一個小演講。剛開始,這對於很多含蓄內斂的東方人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們亞裔留學生經常會被無情地打上“不善言辭”的標籤。

而在歐美,與表達能力息息相關的“演講辯論教育”是貫穿在他們日常課程體系之中的。

例如,在歷史課的時候,老師會問孩子們,大多數歷史專家對這個事件是持這樣的觀點的,你們同意他們的觀點嗎?學生們通常被鼓勵去質疑,提出為什麼,在做過一些研究後,透過做一個小的演講(presentation)或發言分享自己的視角和觀點。

“我的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就被老師要求在全班同學面前用ppt或者貼上畫做演講了。”Stefan說。

在美國的許多中學,都會開設演講辯論的選修課,學生參加辯論隊便可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有些學校甚至提供榮譽學分。“在中國,演講辯論更多是被定義為‘課外活動’,是與學術學業成績分開的。而在美國,演講辯論是學術的一部分,對學生的GPA和升學都會產生影響。”

歐美的`基礎教育階段就已經開始要求學生針對一個主題寫出有觀點的小論文,並從各種角度分析、例證提到的觀點。

Stefan介紹說,“透過辯論思維,可以產生很多有價值的觀點,並找出現有觀點的弱點。發現弱點後你就可以重新構建論點,尋找更多證據讓觀點具有說服力,尤其在美國的教育裡,閱讀、寫作與演講辯論都是一脈相承的,這些都和表達與批判性思維密切相關。”

生活中的無形辯論臺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使美國再次偉大),擊中了許多身處於困惑和困苦中的美國人民,每個人都贊同這個觀點,即使實現這個願望的方法在他們心中各不相同。“但作為一個概念,這是一句很難反駁的話。這就是辯論中的技巧,也是助力特朗普成功競選的一個重要因素。”

歐美國家如此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並不是為了讓每個孩子都站上大的舞臺去表達自己,成為專業辯手或者國家領導人。事實上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舞臺,充滿了無形的演講臺和辯論臺,而好的表達能力,是使得我們工作學習更加順利的助力劑。

人是社會動物,想做成一件事,無疑需要人們一起共同協作。在學校、公司,有很多場景需要你說服他人,讓他人信服你的觀點,然後對你委以重任。 ”美國人都很清楚,不管你在任何領域工作,你日常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試圖說服他人,說服你的上司透過你的方案,說服你的客戶使用你的方案,說服你的下屬執行你的方案。即使你是美國總統,你也需要需要說服議會透過你的提案。”

不止是工作學習中,Stefan認為,在生活中,我們也是隨時隨地都處於辯論的處境中。

“比如你需要在生活中做出一個決定。你想買一套公寓,所以你需要一些觀點和證據去決定到底買不買。比如它的質量、地理位置、是否會增值、周遭環境等去評估它的優勢和劣勢。也許你只是和你的朋友討論,中午吃麥當勞還是上海菜。你同樣需要羅列證據和觀點,才能去做出一個對於當下更優的決定。這其實就是在making argument。”

透過評估不同型別的證據來選擇能夠達到目的最佳方法,這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而辯論的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準確和快速地找出那個最佳方法。

中國孩子只擅長“紙上談兵”?

Stefan1984年就開始投入到辯論這項活動,至今已有34年。

“我真的很喜歡辯論,從八年級就開始在中學辯論了。後來我決定當一名辯論教練,教授了許多許多跟我一樣熱愛辯論的孩子。”Stefan認為,辯論和演講是一門大學問,因為這其中有太多東西可以教了。

學生必須學習如何提出好問題,並要自己找到好的答案。不僅如此,辯論是一項團體活動,孩子還必須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瞭解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方便搭配作戰,並承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便於完善觀點。當然,學生還需要了解如何做一些調研, 使得自己的觀點更豐富更具有說服力。

在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NSDA)國際專案擔任總監及資深顧問後,Stefan接觸到了很多中國的孩子,中美孩子在演講辯論的表現上有何差別?

“中國孩子在學術上似乎比美國孩子花得時間更多。他們的日程非常滿, 除了學校學習,他們還有豐富的線上課程。這樣的優勢是,他們會有一個堅實的基礎知識庫,當他們遇到辯題的時候,不至於完全沒有思路。 但與美國學生相比,他們嚴重缺少實戰經驗。我問一群中國學生你們有多少人在學校或者班級做過演講,舉手的人可能寥寥無幾。”

由於學術上的強大,中國的學生很擅長做辯題的調研。Stefan給他們一個很複雜的辯題,這些年輕的學生可以做出條理邏輯性很強的報告。

“在鑽研精神上,美國學生可能要差很多。”但由於缺乏實踐和從小表達能力的培養,儘管中國孩子“紙上談兵”的能力非常強大,但真正透過語言自己觀點表達出來,美國學生可能會更勝一籌。

“上課的時候,有的時候中國的學生可能會等待著老師給他們觀點,而不是讓自己的思維主動轉起來。很多辯題其實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需要的是學生找出有利於自己這一方觀點的證據,然後找出對方論點的漏洞進行駁斥。”Stefan Bauschard感嘆說。

和Stefan Bauschard的訪問實錄

S=Stefan Bauschard

Q:如何使自己的在演講和辯論時更具有說服力?

S:當你做公眾面前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論時,活力,熱情和信心非常重要,你最好是興奮的、等不及讓聽眾聽到你演講的狀態。首先你要為你演講的內容而自豪,聽眾才會信服你為你自豪。自信、熱情雖然是被提及很多次並不新鮮的觀點,但我還是想在這裡再強調一遍,因為這確實非常重要。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你的演講內容。我的建議是你應該儘量多的提供一些與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和參考文獻,讓聽眾覺得你討論的內容的是重要的,你的論點是有權威論據的。當然,如何編排組織演講內容讓聽眾不僅能夠被你吸引,還能夠很快理解你想表達的內容也是一門學問。

Q:那學生如何組織演講內容使內容更符合邏輯和清晰?

S:在內容的組織上,我們基本上遵循著引言—主體—結論的結構。引言非常重要,這幾乎決定著聽眾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要不要集中注意力去聽你的演說。

舉個例子,如果學生在中國做一個關於氣候變化的演講。我會建議他這樣開頭:你能想象在幾十年後,因為海平面的上升,浦東會沉入水底嗎?這可以幫助他在一開始就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力。第二,一個演講的內容需要給觀眾留下一些有價值的、值得記憶的東西,否則聽眾在聽完就會立刻拋於腦後,只當是聽了一場脫口秀。比如在氣候變化的演講裡,演說者不僅要揭示現象,還可以提出一些解決方案,例如我們可以採用一些環保的替代能源等。

Q:你認為中國學生缺乏的是什麼?

S:中國學生最缺乏的其實是經驗。不僅僅是演講辯論的經驗,甚至是辯論性研究性寫作的經驗。其實寫文章和研究論文跟辯論演講有很多共通之處,他們都需要嚴密的邏輯和批判性思維,通常你遵循的是引言—主體—結論。我發現即使是很多中國的高中生,很多都沒有認真地寫過研究性論文。我認為中國學生絕對有能力做好演講和辯論,但很多時候他們缺乏去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機會。

Q:學生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呢?

S: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什麼是邏輯?日常裡有哪些常犯的邏輯謬誤?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實踐中練習這些概念,比如做一些批判性思維的閱讀和寫作。

現在網路如此發達,學生完全可以在網路上透過線上書籍、線上影片自學。辯論其實是非常調整邏輯思維的,網路上有豐富的演講辯論的影片,平時多看看也可以積累素材和靈感。據我所知,在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演講辯論的聯賽,即使沒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大型比賽也可以在學校、班級抓住每一次練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