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立規矩的10個小技巧

立規矩的10個小技巧

收拾好你的玩具!吃飯前去洗手!為人父母的你是不是感覺每天都在沒完沒了地喊這些話?但你家裡的小叛逆者卻要麼裝聽不見,要麼公然反抗?是的,保證孩子在家裡也有規矩,是父母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借鑑下面的幾條原則,希望能讓你給孩子的規矩不白立。

規矩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著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但有時父母費盡心思立的規矩,在沒有父母的干涉下孩子很難遵守,即便遵守了也只是一時。然而,總有一些沒有副作用的技巧,能讓孩子尊重你設立的規矩並開心的遵守下去。

1、父母要問自己,你想透過給孩子訂立規矩達到什麼目的,以及針對自己的孩子訂立哪些規矩是必要且重要的。如果在要出門的時候,你責怪孩子沒有穿好鞋,可平時都是你親自幫他穿。這時責怪孩子只會讓你煩躁,讓孩子沮喪。專家建議的指導原則是,父母可以在紙上為孩子列出三個方面的規矩:自我照顧(如刷牙)、家庭責任(如收拾碗筷)以及外出時的要求(如未得到父母允許,不能吃拿別人給的東西)。

2、面對稍大點的孩子,你一旦決定了所有的規矩,就儘量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解釋清楚設立此項規矩的原因及重要性。比如可以和孩子解釋說“我們要收拾好自己的屋子,這樣尋找和存放東西會很方便,住起來也很整潔、舒適。”專家認為:規矩最終是為了加強孩子的家庭價值觀,培養優秀的品質。如果你解釋了規矩背後的原因,孩子會更樂意遵守。

3、在訂立規矩後、孩子真正行動前,你需要多次和孩子示範,幫助他們建立每一個規矩的概念。不能因為孩子沒遵守一個他並不理解的規矩而懲罰孩子。事實證明,所有年齡的孩子都需要透過多次重複才能學得好。不要只丟給孩子一句:“去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好”,就指望他們會自己去幹。另外,規矩訂立後,你需要給孩子創造容易遵守的條件。例如,如果想讓上幼兒園的寶寶飯前洗手,就要在洗水池前放一個踏凳給他踩。

4、給孩子訂立規矩很必要也很重要,但要求不能太多,這樣孩子會更容易做到,也會樹立孩子遵守規矩的信心。因此,父母要考慮給自己的孩子訂立什麼規矩是重要且有效的。比如,你可以把要求“關燈後不許說話”,改為“8點上床睡覺”。實際上包括大人也都是隻有在感到受尊重、被理解時,才更願意按照人們對我們的期望行事,孩子更是如此。

5、讓孩子在家裡更自由,做一些自己想幹的事,這能預防他們日後出現更大的'行為問題。通常孩子在幼兒園或外面表現得很好,但一回到家便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無拘無束。在一定程度上,父母可以允許孩子這樣。專家將這種情況稱之為“預防性錯誤行為”。

6、訂規矩時,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列出需要做的家務,問孩子自己願意做哪些。德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剛學會走路的寶寶,也天生願意幫忙。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如在2歲寶寶的面前掉了一個杯子,他會幫你撿起來。父母不妨利用孩子這種天生愛幫忙的特徵,跟他們一起決定什麼是他們在家的“特殊工作”,也許是把毛絨玩具放到指定的玩具筐裡,也許是洗澡前把衣服放進髒衣服籃裡。

7、分配“工作”時,要考慮到孩子天生的優勢和弱點。孩子如果特別喜歡整理物品,你可以適當調整家裡物品的高度,自己收拾高層,讓孩子可以把小的、結實的物品放到下層。另外,要尋找適當的方法,讓孩子感到投入“工作”是一件趣事。

8、要和孩子一起堅持規矩。堅持規矩意味著父母自己也要守規矩。如果,你告訴孩子,睡前必須刷牙,但又放任他有幾晚可以不刷。這時你就不能指責孩子不守規矩,因為他並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是認真的。如果想讓孩子學會說“請”、“謝謝”,不要說“喂”,那你自己就要做榜樣。

9、規矩制訂要“正面”,要強調你想鼓勵的行為。專家強調,如果父母經常說“不行”,孩子就會對它產生免疫力。而且孩子天生喜歡探試規矩的尺度。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要打破規矩時,就要介入,引導他做“能做”的事情。對於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法。不要大喊“不行!”而是問他們:“你覺得你應該怎樣做?”

10、對孩子的預期要符合現實,過分追求完美會讓孩子陷入沮喪。有時,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做事,但如果父母不停的催促或挑毛病,會讓孩子很有心理負擔。比如,孩子桌子收拾得沒你認為的好,你也用不著抱怨,說不定他下次就能做得更好。另外,雖然很多父母都表示,現在的孩子被誇得太多了。但看到孩子的正面行為時還是要熱情地讚許,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自豪感,還可以增加他們繼續正確做事情的可能性。這一點非常重要。

為人父母的終極目標就是幫助孩子做好離開你的準備。有規矩的生活能給予孩子一種感情和精神上的工具,幫助他們更好地進入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