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初三作文

清明節初三作文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初三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初三作文1

外婆是前幾年因病逝去的,我們一家人悲痛欲絕。葉落歸根,外婆去世後,被安葬在老家鄰近長江的一座偏僻而美麗的山上。

出發之前,外公和媽媽便準備好供品,香燭,紙錢,鞭炮等。來到外婆的墳前,一年沒來,墳前長滿了野草。我們一起把野草拔掉,外公張羅著佈置供品擺放,把香燭點燃後分別插在墳前,我和媽媽一起燒紙錢,爸爸則拆開鞭炮放在墳邊地上擺好。外公對著墳喊著外婆的名字:“__,我帶著孩子們來看你了,你要保佑他們工作順利,保佑孫子身體健康,考試考百分。”一陣沉默,“哎,你走得太早了,還沒享到福喲……”外公說著說著,聲音哽咽起來。爸爸媽媽連忙安慰外公,領著我一起給外婆叩頭祭拜。墓碑上的照片已經有些褪色,但外婆的音容笑貌卻彷彿仍在眼前。我喃喃道:“外婆,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來看你的!”

等我們拜完後,爸爸點燃鞭炮,媽媽捂著我的耳朵把我抱在懷裡,鞭炮燃燒的炮灰隨風飄起,盤旋在空中許久,許久,彷彿是外婆在向我們招手。突然,我鼻子一酸,撲進媽媽懷裡,“我想外婆了。”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說“外婆雖然不在了,但是外婆希望我們都健康幸福。”我懂事地點點頭。

走在回家的路上,聽外公和媽媽講著外婆的故事,我不知不覺握住媽媽的手,感受那無盡的溫暖。死者已矣,生者長存,學會緬懷,學會珍惜,把握好每一天,好好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想,這就是清明節給我的最大感觸吧。

清明節初三作文12

古人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春。

當我想起唐代詩人這首詩時就讓人不禁的想到清明的場景。是呀!清明節到了。

清明節是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的節日。當他們入土為安是一輩子就結束了剩下的就是我們這些後人對他們的緬懷而。就是這個節日給我們緬懷的機會。4月5日是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曆史了。清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萬物復甦氣溫身高正是春耕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早上要起個大早給先人上墳,掃墓。然後吃個雞蛋,有的地方有吃煎餅的習俗。這個節日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忘記祖宗要發揚中華民族孝的傳統美德

上墳時抬頭偶望,千碑林立這就是彰顯我們不忘祖先的'標杆。在這時候也不免勾起心中的些許愁緒,不免的感嘆生死。

姥姥說清明情,年頭就好。而今年的清明就不怎麼清。這和環境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它不會違背自然規律他終會跟隨春來到人間。

看!帶有些許露珠的柳樹枝,出現了微微的綠意,嫩柳枝折斷後有奇異的芬芳。這,就是春的味道吧!小草也從泥土中鑽了出來,換了身新衣裳。這就是春的容貌吧!氣溫回升了,不用在穿厚厚的棉衣,不會因寒冷而感冒,這就是春的性格吧。

清明節到了,春就不遠了。生機盎然,綠色動力。

清明節初三作文13

雨絲紛紛的清明節,最容易引起人心底的思念。這些思念也就如這絲絲飄雨,繾綣著一直饒在我們的心頭,揮之不去。

每年清明節裡,我最思念的是我的外婆。我記憶裡的外婆非常喜歡笑,笑起來的時候,眼睛眯眯的,嘴角彎彎的。當外婆還有力氣抱我的時候,時常都將我抱在懷裡。抱著我的外婆喜歡一邊拍著我的後背,一邊為我唱著歌謠。而我就這麼靜靜的躺在外婆的懷裡睡著了,從外婆嘴裡哼唱出來的歌謠,進入到了我的夢裡,帶著我的思緒一直飛到了很遠的遠方。那兒是外婆特意用歌聲為我編織出來的夢境,充滿著溫暖與美好。

外婆對我的好,一直以來我都記在心裡。每年寒暑假我一到外婆家,外婆就會為我準備很多的東西,有我喜歡吃的零食,也有我最愛的玩具。甚至就連我床頭那兒還特意為我做了一個布娃娃。外婆對我的好,全然不摻雜任何其他的感情,只是全心全意的想要對我好。

而如今,外婆去世已經幾年了。每到一年清明,我對外婆的思念就是最濃的。外婆走的那一年,那一天,也恰是一年的清明。有人說,外婆年紀大了,心裡也一直牽掛著外公,而那年的清明節是外公來接她了。這不過是眾多說法中的一種,也是我最為接受的一種。雖然我從小就沒有見過外公,但是我卻常常能從外婆的嘴裡聽到有關外公的故事。

年輕的時候,外婆與外公的感情就很好,他們之間的的感情可是身邊很多的親人,以及鄰居們都羨慕的。只不過外公走的早,但堅強的外婆還是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家。

今年的清明節,我懷著一顆對外婆無比思念的心來到了她的墓地。我看著石碑上外婆的笑臉,我想著現在的外婆一定與外公在一起過得很開心。

清明節初三作文14

今天清明節,我們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親人。那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多少給那個傷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機。看到格外好的天氣,我們小孩子想到能在山野上採花,看美麗春色,和幾個小表姐玩耍,心裡有壓抑不住的高興。

一大早,大家都忙著購買祭祀品,我們幾個小孩拿著爸媽給的零花錢,悄悄溜進超市購買自己喜愛的零食。大約走了二十分鐘車程,我們來到了目的地。

半山腰一處山水相依的小平地上,坐落著一排排墳墓,想必這是那些長眠於地下的親人吧。高大的墳冢上長滿了雜草,佈滿塵埃的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字,向大家訴說著歷史的年輪。大大家分頭除草添土,點蠟上香,我們幾個小孩早就想著周圍那些花花草草了,全然不顧大家的活動,迫不及待地呼喊著就要離開,一旁當指揮長的外公說話了:“誰都不允許離開,祭祀活動馬上開始了。”隨著震耳的鞭炮聲,正式祭祀開始了,外公帶領大家在墳墓前磕頭作揖,逐一介紹地下的親人,並說出參加祭祀活動的每個人的名字,唸了一些祭祀語,整個活動進行了大約半個小時才結束。

大家都不說話,一臉的沉重,應該是思念去世的親人吧!我悄悄地拉過媽媽問:“媽媽,這些親人為什麼要葬在半山腰呢?”媽媽解釋說:“是為了方便他們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家園呀!”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細看了每座墳冢和房屋的位置,都朝向南方,都能看到自家房屋,都離房屋不遠,這也應該是後人與先人的之間的一種依戀和不捨吧!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生生不息。我似乎明白了剛才外公的嚴肅語氣,他是借祭祀活動教育我們下一代世世代代不相忘,緬懷先人,傳承文明。

清明節初三作文15

今天是清明節,天上下著小雨。跟往常一樣,我和爺爺、爸爸一起去祭拜死去的公公。

我們在清明節前一天買好錢紙、蠟燭、鞭炮、香。準備在清明節時給公公送去。早上,吃過早餐後。我和爸爸、爺爺就把昨天買好的東西用袋子裝好。踏上了上山的路。到了墳地裡。爺爺把蠟燭和香點燃,把蠟燭插在墓碑前,然後把香分成三份,我一份,爸爸一份,爺爺自己一份。然後對著公公的墳鞠了三個躬,嘴裡還念著:“保佑圓兒將來考上大學,保佑浩宇健康成長。”爸爸隨後也對著公公墳前鞠了三躬。然後爺爺把我拉到墳前,也鞠了三躬。然後叫我把袋子裡的錢紙全部燒完。我在燒錢紙的時候,一直在心裡唸叨:公公,我給您多燒點,但願您在下面過得舒適。燒完錢紙,爺爺把鞭炮擺在旁邊,點燃後,我們躲在另一邊。放完鞭炮後。我們三個又把公公墳旁邊的雜草砍掉。

搞完了。我們三個又向家裡走去。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公公這一生都在為我們後代著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做個有出息的人,讓公公在下面替我高興。到家裡,奶奶在廚房忙著。到了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奶奶擺好了碗筷,我準備去夾我的最愛,可是,奶奶叫住了我,然後,把好菜夾到一個碗裡,把筷子插在飯裡,然後鞠了一躬,鞠躬後還留了一個空座。

吃完飯後,我望著天上的雨,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