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精選1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1

9月中旬有一天,幼兒園午餐吃對蝦,巡視中我發現多數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幾個小朋友光吃油糖餅和燒茄子,對蝦還好好的放在餐盤中,我好奇的問:“寶貝們,你們不喜歡吃蝦嗎?”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喜歡吃。”我疑惑的又問:“喜歡吃為什麼光吃菜,不吃大蝦?”

劉前程說:“老師媽媽,我不會剝蝦。”我又問了問其他幾個小朋友,發現他們都是自己不會剝蝦皮,平時在家吃蝦時,都是家長幫忙剝蝦皮,現在上了幼兒園不知道該怎麼吃。瞭解了情況後,我對他們說:“剝蝦皮可有意思啦,姚老師媽媽教你們剝,大家一起動手,看誰先學會,好嘛?”我用兒歌引導的方法教孩子們邊說邊剝:“我的小手真能幹,自己來喂自己飯,大對蝦有營養,要吃大蝦先去頭,一節一節慢剝皮,層層剝完露出肉,自己動手吃飯香。”幾個孩子在我的演示和兒歌引導下,也學著慢慢的試著剝,有的剝不動,我會幫他一下,主要還是讓他們自己學著剝,剝下蝦皮後,我給了他們每人一個“大拇指”手勢以示鼓勵,孩子們特別高興,吃的也特別香。劉前程小朋友高興地說:“我會剝蝦皮了,原來一點也不難,下次吃大蝦,我幫媽媽剝蝦皮。”興奮的表情不亞於中了大獎。

事後我反思: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可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們生活的依賴性,並不完全來自於他的惰性,而是源於大人的溺愛。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圍著一個“太陽”轉,大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照顧孩子過多,剝奪了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孩子們穿衣服慢,家長們會說:“上班時間到了,來不及了。”乾脆利落地幫他穿好衣服;孩子們吃飯可能不衛生還掉飯粒,家長們會幹乾淨淨喂他吃飽;孩子們玩完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家長會無怨無悔忙不迭的幫忙收拾……這樣的情景發生在多數家庭中。表面上家長們是在幫孩子,實際上卻阻礙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為了改變孩子們的依賴性,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結合兒歌和動作教孩子們學會了如何穿脫衣、洗手、入廁、疊被子、整理玩具等為自我服務的勞動技能。

9月底,我邀請家長來園參加孩子們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賽,讓家長看到孩子在20天的時間裡自理能力的進步。比賽結束後,我又召開了家長會,將家長們包辦代替的危害與之做了推心置腹的交流和溝通,使家長們明白其可怕的後果,從而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同步提醒家長還要在家中監督孩子改正習慣養成的不足之處,幫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不管孩子哭鬧、耍小脾氣,都不心軟、不妥協,不依順孩子。

我們堅持從小班剛入園的幼兒抓起,和家長溝通、家園共育,學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了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促進了孩子獨立性的形成和發展,增強他們動手做事、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信心,使孩子及早擺脫對大人的過分依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可以逐步培養他們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識,對孩子一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礎。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2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和孩子們在一齊相處三個月了。

記得有天我請假,小班的娟娟老師代我的課。當我回來,聽其他老師說,我們班的孩子一向問我為什麼沒來上課,老師開玩笑說是他們把我氣得生病了。當時聽了,我心裡覺得酸酸的。雖然孩子們有時候不太聽話,但是我和他們在一齊應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成為了每一天的生活。

每當我誇獎其中一個人時,他們總是一齊做,我明白,他們需要我的誇獎。所以我也會盡量給他們每個人一個手指印章。雖然摁在眉頭,別人看不到。但是他們覺得這是給他們最榮耀的獎勵。

宇航此刻很喜歡幼兒園的生活。他是外冷內熱型的孩子,表面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是心裡有很多的想法。此刻他也很樂意和我說,每一天一早過來,總要說做完在家媽媽、爸爸給他弄什麼、買什麼東西了。當然,我也要認真的聽他說。

我們班的兩個小女孩兒詩曼和子藝,此刻越來越有範兒了。看到男孩子灑水了,便說:“趕緊拿抹布擦掉,要不袖子就溼了!”有時候看著她們覺得很有女王範兒。有時候我也會提醒她們:你的潛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麼事都照顧的到。

鈺堯,是讓其他老師說道都頭疼的孩子。但是我沒覺得鈺堯讓我頭疼,也許是別的老師沒有和鈺堯相處的原因吧。雖然鈺堯總是做些激動的事,但是他是個開心果,他能讓我們開心,捧懷大笑。記得一天他突然說,“曉燕老師你不醜!”當時我很驚訝。原先他也有自己的審美。我也很高興,在孩子們的心裡,我留給他們的是完美的形象。

和孩子們的日子裡,總能出現一些開心的,讓人開懷大笑的片段。很感謝孩子們給我的一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3

班裡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個體差異導致了他們有著不同的發展,有的能說能唱又能跳,有的只有頑皮的勁不喜歡學習,而有的從不做聲,在這個小家庭裡,我們老師就是家長,就是媽媽,該如何引導如何教育呢?尤其是一些比較內向,不做聲的孩子,更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物件,並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不善表現而已。

做早操時,由於要全面觀察孩子們,老師所用的小啞鈴一直是由站在排頭的小米負責幫忙帶過來的,小米呢比較聰明伶俐,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任務,我們也喜歡安排給她,因為她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是老師的好幫手。有一次,小米因為感冒請假沒來幼兒園,在做早操的時候,又到的啞鈴操的時間了,我依舊站在原地等待孩子們那好啞鈴就位做操,不一會兒,段春夷小朋居然給我送來了小啞鈴,這時我萬萬沒想到的.,因為她平時一直是默默無聞,不管是上課時還是在遊戲時,很少聽到她的聲音,今天居然是她先發現小米沒來,而且給我送來了小啞鈴,這讓我又驚訝又歡喜,然而,這又讓我深思,對於像她一類的孩子,乖巧、聽話、不頑皮,平時很少會注意到他們,可以說有一些忽視。其實她們也很想表現自己,可能由於膽小,不自信,丟失了許多表現自己的機會,那麼我們教師又應該如何對待呢?我想,還是應該多提供孩子們鍛鍊的機會,在不斷的嘗試中,能找到真我,做個自信開朗的小寶寶。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4

班級自開展彩泥活動以來,幼兒的泥塑特色成效已顯現。我一直清晰地記得一句話: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的眼睛。作為教師,如何在幼兒的泥塑世界裡,引導和激發幼兒發現美。在《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應遵循“即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這一原則。幼兒園泥塑教學作為一種藝術教育的內容之一,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著眼於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幼兒的美感已成為班級教育的一個目標。

第一:在幼兒泥塑的過程中,幼兒從揉、捏、搓、壓等粘合彩泥的過程中,幼兒體驗到了捏泥的快感和遊戲感。彩泥本身也蘊藏著色彩美,線條美,造型美,彩泥的趣味性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孩子盡情的玩彩泥,從生活中最熟悉又讓幼兒感興趣的物體開始製作。例如: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也是把相同或者相似型別的物體安排在同一個主題單元裡進行練習。經過這樣一系列的分析比較練習後,不但讓孩子比較方便的掌握了同一型別或相似型別物體的基本捏法,而且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二:從立體到平面。由於幼兒的蘇思維是直覺的半邏輯思維特點,因而很少出現“胸有成竹”的狀況,大多數是在行動中“遷想狀物”。在泥工活動中,幼兒將在手中團、搓、捏、壓,隨著粘土的變長,他們會聯想到“小棒”的形象,隨著粘土的變圓,他們會聯想到“皮球”“圓宵”等形象。根據這一特點,我們的教學都是從立體到平面。例如:從立體的茄子、蘋果、小雞、麻花等等,到平面的各種動物的塑造。

第三:泥工與繪畫結合。在進行幼兒泥工教學的同時,我們根據泥塑作品內容的不同,將泥工和繪畫相結合。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幼兒對泥塑的基本特徵掌握較好。同時在已經有了捏泥的基礎上,幼兒能將泥工的作品一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同時,也透過繪畫的基本步驟,幼兒能自己製作出平面的泥塑作品。例如:小兔字、小豬等多種動物。透過這樣的交替練習,不僅提高了幼兒的繪畫與泥塑製作技能,更大程度上鍛鍊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這對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著促進的作用。幼兒在泥塑的創造過程中,能真正體會到創造性活動的愉悅,享受著成功的快樂。

第四:環境的薰陶。除了在教學過程中設定泥塑課程,我們還在環境佈置中讓幼兒感受,薰陶泥塑藝術,讓幼兒在耳濡目染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如:我們在班級的特色牆中設定了彩泥藝術,又在班級中創設了美工小區。主題環境佈置中也融入了濃濃的泥塑特色。幼兒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的喜歡上泥塑,慢慢的學會用泥塑表達生活。

總之,班級在開展泥塑活動以來,我們欣喜的發現,幼兒的雙手變靈巧了,思維更活躍了。幼兒將心中美好的事物透過泥塑的製作,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讓思維產生興趣,對於生活中的美,幼兒的關注逐步從無意到有意,對美的探究更主動。如果說,童年是一幅畫,幼兒的泥塑特色就是畫中色彩墨線勾勒的最美風景。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5

《小獎品》

今天張海苒的媽媽來送孩子時告訴我,張海苒昨天回家說:“今天方老師表揚我了,還獎給我一朵小紅花!”我知道表揚對於幼小的孩子意味著什麼,但真沒想到張海苒竟這麼在意我對她的表揚和鼓勵,因為在這以前我幾乎沒怎麼注意她,更談不上什麼表揚了。

張海苒在早幼兒園不太愛說話,上課也不太愛回答問題,從不給老師惹麻煩,平時我也不太注意她,幾乎沒批評過她,表揚更沒有幾次,所以,我也常認為這樣的孩子沒什麼問題。她那麼讓人省心,我真希望班上再多幾個這樣的孩子,因為做了好多年教師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為了維護集體正常的秩序,使一些活動取得較好效果,我們常常為了一個行為問題突出的孩子費勁心機,以求得他的轉變和進步,但卻忽視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靜的、讓人省心的孩子。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6

《滑梯下的發現》

今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上完第一節活動課,我和孩子們來到了戶外活動,小傢伙們興奮極了,小嘴都在嚷嚷著,說著:“老師,老師我們去玩滑梯吧,行嗎?”我說:“好吧,我們就去玩滑梯。”說完小傢伙們就自覺地開起火車來,跟隨著我一起奔向了滑梯。

來到了滑梯面前,在玩之前我跟孩子們說:“玩滑梯要注意安全、遵守規則、不能推、不能擠,滑梯要從上往下滑。”說完之後孩子們就解散了,去玩滑梯,我發現大家都能夠按照我之前說的遊戲規則去玩,不錯。就在大家玩的興致勃勃,不亦樂乎的時候,王浩瀧大叫了起來:“老師,老師,快來啊,滑梯底下有隻大蟲子。”其他的孩子聽到之後也都從滑梯下下來和我一起跑過去看。這時候聽到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著:“這是什麼呀?”“是蟲子嗎?”“不是吧?”這時子竣湊到跟前說道:“這不是蟲子,是大螃蟹!”“大螃蟹”大家一起說到。雅淇來到我身邊問我:“老師,這是螃蟹嗎?”我笑了笑,對著孩子們說:“寶貝們,這不是螃蟹,是一隻大蜘蛛,它還會吐絲呢,你們看這張網就是蜘蛛用它吐的絲織成的。”大家都把蜘蛛圍了起來,觀察它,因為這隻蜘蛛比我們平時見到的大了好多,所以對孩子們比較有吸引力,大家也比較感興趣。就在大家的觀察,討論之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7

子琪是我班一名性格較內向的孩子,但他有時也有點活潑,經常一副滿懷心事的樣子。那一次,我正在打掃衛生,他突然從背後抱了我下,我回頭一看,他趕忙嘿嘿的笑著離開了,第二天,他又重複的抱了我一下,同班的高老師也說:“子琪經常有意或無意的往她身上蹭。我感到很奇怪。

接下來的日子,我發現子琪並不是和老師鬧著玩,而是一種心理需要,是他想和老師親近,而又對老師不敢直接要求,怕老師不喜歡,那一天,我說非常喜歡他,他才敢偷偷的抱我的。

透過家訪我知道他的父母離異,他跟隨父親生活,因此缺乏母愛,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行為,原來他把老師當成了媽媽的替身,我感到既高興又心疼。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經常會抱抱他或親親他的小臉蛋,漸漸地子琪變得快樂了、活潑了,也更親近老師了。

透過這件事,讓我想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深入孩子的內心,真正的瞭解孩子,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8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小鳥為什麼會飛呢?”……也許孩子天真的問題令你覺得非常好笑。但仔細想想,要回答這些問題還真是不容易。當然,你也可以這麼回答:“小笨蛋,天空本來就是藍色的。”

不過,如果你能一孩子一樣的心情,抬頭往上看,你會發現自己平時視若無睹的天空一片蔚藍,異常美麗。這時,相信你也會和孩子一樣,非常地驚訝而受到感動吧!由於心中藏著這種激動,你會向他說:“是呀!真的是非常漂亮的藍色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呢?”

正如上面的例子一樣,要想回答好孩子的問題,先要接受孩子對於事物的驚訝情感。這是非常必要的。當然,孩子天真無邪的問題,的確讓人覺得好笑。不過,這樣笑一笑混過去的態度是非常不好的。儘管這些問題連母親本身也難以回答,但如果在這時候輕蔑或迴避孩子的問題,確實會造成很壞的結果。輕視或嘲笑孩子的問題,會使孩子喪失發問的意願。如果無法讓孩子得到滿意的答案,這時母親可以非常認真地告訴孩子:“我再去查一查。”這麼一來,孩子會因此而受到激勵,會想再發問。雖然孩子的問題是一些本來就是如此的問題。但是大家認為本來就是如此的現象,孩子卻有所疑問,實在是很了不起。例如:牛頓就是因為認真地考慮了“蘋果為什麼會落到地上?”,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種從大家認為本來就應該如此的事中,發現一種規律,就稱之為科學。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也是一個對於大家都認為本來就應該如此的事情產生懷疑的人。他在進入小學以後,經常提出類似的問題。

有一天,老師在黑板上寫:2+2=4。這時候,愛迪生問道:“老師,為什麼會是4呢?”老師說:“2再加2,應該就是4呀

但是,愛迪生還是無法接受。老師卻認為愛迪生的頭腦有問題。因為班上有了愛迪生這樣的學生,課程總是無法繼續下去。於是,老師把愛迪生的母親請到學校來,對她說:“你的孩子智力發育太遲鈍,無法繼續讀書。”

不過,愛迪生的母親認為愛迪生是個獨特而優秀的孩子。自小愛迪生從小學退學之後,就親自對他進行教育。愛迪生在科學界非常活躍,擁有多項發明,這是眾所周知的。不可否認,這與他的母親在其發問期很好地培育了他有著很大的關係。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9

又到了孩子們鍾愛的“玩具分享日”,康康帶來了媽媽才給他買的奧迪雙鑽陀螺,和同伴琅琅進行終極PK比賽。康康的“烈風天翼”戰勝了琅琅的“青藍冰傘”,康康高高舉起自己的陀螺歡呼起來:“我是冠軍,我贏了!”。這時凱凱走過來什麼也沒說,伸手想要搶康康的玩具。康康緊緊地抓住自己的陀螺,連聲說:“這是我的!我的新陀螺。”凱凱見康康不放手,就張嘴去咬康康的手。

凱凱沒有使用交往語言和有效的交往動作,試圖達到自己的目的——分享同伴的玩具或將同伴玩具佔為己有。在幼兒同伴交往活動中,不乏出現類似的案例。究其原因,幼兒處於“自我中心”的心理發展階段,表現為幼兒與同伴交往以自己為主,只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採取攻擊性行為傷害同伴。凱凱是在家中“獨二代”,“421”的家庭模式使得凱凱成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6個成人圍著1個孩子轉的家庭教育模式,使得大家對凱凱比較溺愛,凱凱的各種要求都會得到滿足。加上凱凱平時缺乏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使凱凱與同伴交往能力缺失,不能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要。於是便出現了案例中試圖用攻擊性行為實現自己擁有“冠軍陀螺”的目的。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10

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入我班的,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讚賞:“秉祿真棒”。

上課了,秉祿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後問老師:“老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老師的誇獎“秉祿真棒”。

但是這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後,我喂他吃藥,但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秉祿加油”,於是大家一齊喊著“秉祿加油!秉祿加油!”,小夥伴們的加油聲讓秉祿的牴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說“秉祿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對嗎”,“對”說完秉祿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老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說“秉祿真棒”。

一句“秉祿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作為老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誇獎,多誇誇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11

【多給孩子解決問題的空間】

今天下午,在孩子們進各個區角活動的時候,幾個孩子一下子湧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音:“我當爸爸,我先來的!”“不行!我也要當爸爸,我從沒當過爸爸!”原來是馬志宏和張子旋為了當爸爸爭得面紅耳赤。只見張子旋一手抓著圍裙,一手緊拿著小鍋,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看著看著我萌發了看看他們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我躲到不遠處觀察。不一會當媽媽的欣宜也過來了,她想了想說:“你們倆個一人當一會吧?”這時馬志宏也想出了辦法:“要不今天你先當爸爸,明天我再來當爸爸,好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難題,孩子之間也難免發生爭執,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繞過這些煩惱,並努力為孩子鋪平前進的道路。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恰恰就是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問題,給了孩子寶貴的發展機會,使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學會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發生問題的時候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解決問題的空間。

【隨機教育的重要性】

任奕冰小朋友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但是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愛插嘴。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接過去嘰裡呱啦說個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有時根本不聽我的話。

這一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組、二組別去。”可是全班小朋友並不聽他的,一齊湧到了水杯架跟前。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後宣佈:現在請任奕冰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團仁奕冰大聲喊:“一組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麼能比他們那麼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老講話,別人還聽的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這件事後,他的“毛病”改了許多。

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12

不管是在教育活動中,還是在遊戲中,懂事聽話的孩子總是會得到老師的關愛,而那些喜歡調皮、愛搗亂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評教育,但往往又事與願違。細想起來,其實這些喜歡調皮搗亂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

黃逸軒是我們學前班特別活潑可愛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樑,看上去很討人喜歡。可他又是典型的調皮大王,搗亂鬼。在與小朋友的遊戲時特別容易發生衝突,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交往。在我的觀察中,黃逸軒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與他們一起遊戲。每次在區域活動中,他都積極的參加,表現自己,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關注。

但他與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確,所以經常導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經常讓小朋友給打小報告。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黃逸軒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狀:看書的時候,他總是不斷的下座位,和別的小朋友搶圖書,而在搶圖書的時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邊的小朋友,所以,我聽到的就是:“老師,黃逸軒搶我的圖書了”“老師,他碰到我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有意識的去接近他,多關注他,摸一下他的頭,給他一個會意的微笑,與他交談在與小朋友玩時,遇到情況怎麼辦,鼓勵他與小夥伴要搞好團結,互相謙讓,有玩具大家玩,學會與小朋友共享快樂。黃逸軒小朋友的繪畫比較有創意,在活動時,我有意拿著他的作品向小朋友進行展示,進行表揚,引導孩子們向他學習。慢慢的,黃逸軒小朋友的笑聲多了,小朋友們都愛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皮的孩子也不例外。”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13

每個班都會有幾個特別調皮的孩子,要是哪天他們沒來上學,班上自然是安靜多了。但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有義務也有責任去教育那些調皮的孩子。其實他們有很多可愛的地方。比如說:往往調皮的孩子都活潑好動,但大多數都很聰明,課堂上會積極舉手發言,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課外各種活動都踴躍參加等等。關鍵是怎樣管理這些孩子,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優點,去克服缺點。

一、給調皮幼兒一份關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愛孩子。”“調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和鼓勵,他們想透過自己獨有的行為來引起老師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的愛。因此,對於“調皮孩子”,我們更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是要透過各種形式,向他們表達愛。即使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次親切的撫摸,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

二、細心觀察,及時發現,挖掘“調皮”幼兒身上的閃光點“調皮”孩子雖然有不少不盡人意的表現,但同樣也有許多積極可貴的地方,如好問、好探索、有主見、較聰明等等,教師要儘量找出閃光點以鼓勵他們進步。美學家羅蘭曾經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平靜的心態、平等的眼光看待這些“調皮的孩子”,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有個叫夏藝菲的女孩,上課時經常不舉手就突然提問題,打斷老師的話。

三、創造條件,讓幼兒有事做和“發洩”的機會。教學間隙是教育的盲區,很多時候,由於孩子沒有事做,所以開始高聲說話和亂跑。因為他們往往精力過剩,我們應創造條件,允許幼兒把剰於精力“發洩”出來,如保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允許他們跑、跳,帶他們玩活動強度較大的遊戲等。

四、讓調皮幼兒有表現的機會,由於怕“調皮幼兒”鬧事,所以很多活動中,老師都會盡量減少他們參與的次數。這樣,那些孩子施展才能的機會就減少了,讓人覺得似乎除了調皮搗蛋之外,他們無所作為。其實許多“調皮幼兒”都是極其聰明的,有的還具備很強的管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滿足他們的表現慾望,讓他們和其他幼兒一樣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五、教育調皮幼兒要有語言藝術,也許有的老師每天都是在用同樣的“臺詞”批評孩子,“常常批評”沒有效果也就理所當然了。如果老師每次批評的話都一成不變,他們就會當作耳旁風。我們不妨換成另外一種說法,一點新鮮的刺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加強家園聯絡,統一教育策略,對於調皮兒童的教育,我們更應注重家園聯絡這一重要環節。從家庭入手,瞭解幼兒的家庭環境,家長的素質,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透過多種渠道與家長共同探討教育調皮兒童的辦法,在此基礎上做到有的放矢,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中無人作伴,所以他們在家時就會傾其所有的玩具撥弄不停,藉此“渲洩”。

總之,調皮孩子是很有“個性”的,他們的這些個性恰恰體現了創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徵。正如阿莫納什維利所說的:“沒有兒童的頑皮,沒有頑皮的兒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學。”因此,在面對班裡的“調皮”孩子時,我們不僅不應該厭惡、排斥,而應該正確認識到他們身上的獨特價值,並用發展的眼光、開放的心態、正確的培養方法來引導調皮孩子,使他們身上潛在的獨特價值得以充分發揮,讓他們的世界充滿著傳奇色彩。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篇14

我們班的孩子今年自小班升入中班,我發明他們開始喜歡為集體為同伴幹事情,便在班級建立了值日生工作。全班幼兒分成五組輪流舉行,每天由6—7名幼兒共同做當天的值日工作,我主要按幼兒的能力以及來園的早晚給他們分配值日專案。

開始時,孩子們對值日生感到非常新鮮和洽奇,每天都開心地早早來園,積極完成我分配的任務。可是過了不久,我就發明值日生來園總是你早我晚,有時候大部分幼兒都來園了,值日生還沒到,當我詢問緣故原由時,孩子卻無所謂地說:“我忘了!”。儘管值日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時常出現幹事不當真、堅持欠好,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這時,小朋友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某一天,在我正準備安排值日生工作時,郭子豪小朋友說:“老師,今日我不想當衛生員了!”,“為啥子?”我急切地想知道緣故原由,“今日我想當景象形象員!”

孩子的回覆似乎提醒了我,原來對做值日生他們有本身選擇的願望,做啥子值日也有本身的設法。可是以前,值日生都是由我來安排孩子做的,從未思量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我們說要把屬於孩子生活和選擇的權力還給孩子,那麼值日生工作為啥子不讓他們自選呢!於是,我緊接著說:“可以呀,今日就由你們來選擇做啥子值日生吧。”孩子們立刻又變得興抖擻來,這個說:“我今日要當接待員!”阿誰說:“我要當監督員!”。那一天,我特別注重觀察他們,發明孩子們對自選的值日專案充滿興趣,都能當真負責地做好各自工作。以後值日生我班開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