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教案:購物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購物,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購物1
設計意圖:
家長們會經常碰這樣的事:帶著孩子逛街,路過玩具櫃、食品櫃前孩子哭鬧著要這要那,弄得家長很尷尬。為了培養幼兒的合理消費意識,我設計了《購物》這一活動,透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哭鬧著讓家長買東西是不好的行為,要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買,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活動目標:
1.知道購物時要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
2.初步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活動準備:
1.課件。
2佈置"樂樂超市"。
活動過程:
1.引題。
出示小頭爸爸、圍裙媽媽、大頭兒子的形象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他們是誰啊?他們在幹什麼呢?
2.根據需要和要求,幼兒練習購物。
(1)播放課件一小頭爸爸:大頭兒子,我們明天全家要去福利院看望那裡的小朋友,好不好?
大頭兒子:太好了,我正想帶點禮物去看看他們呢?小頭爸爸,你說,我們該帶些什麼禮物給他們呢?
圍裙媽媽:孤兒院的院長打電話告訴我,她們的奶粉吃完了(出現奶粉圖片);小寶寶的襪子破了(出現襪子圖片);夏天的太陽太火了,寶寶想要頂太陽帽(出現太陽帽圖片);紅紅要表演舞蹈想要一條漂亮的裙子(出現裙子圖片);小朋友們還想做手工玩油泥(出現油泥圖片);廚房裡的叔叔說醬油沒有了(出現醬油圖片)。
大頭兒子:啊,這些都是他們很需要的東西呀,可是我們今天沒有時間去買這些東西呀。咦,我們就請小班小朋友幫我們去"樂樂超市"把這些東西買回來吧。
評析: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還有圍裙媽媽都是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向幼兒提出要求,幼兒都能高興地接受。因此提高了幼兒接受新知識的慾望。
(2)師: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助他們一家把東西買回來嗎?(願意)(出示錢)這是圍裙媽媽給我們買東西的錢。來,拿著。
問:數一數,你們拿到幾張錢?(五張)一張錢能買一件東西,我們在超市只能買圍裙媽媽需要東西呀。
師:走吧,帶上錢我們去逛超市了。
師:小朋友,快把買來的東西給圍裙媽媽看看,對不對。
(3)請幼兒將買回來的東西和課件上的東西對應。如有買錯掉的東西請幼兒說說買的理由,然後播放課件二圍裙媽媽傷心地說:這不是福利院裡的小朋友需要的東西,浪費了。
評析:當孩子們高興地在超市購物時,有些小朋友看到了許多玩具和吃的東西,忘記了圍裙媽媽提的要求了,就多選了和選錯了東西,教者先用簡單的語言提示幼兒,可是幼兒被眼前的玩具吸引,把圍裙媽媽的要求都忘了。這時教者不再強調,留著下一個環節評價。這樣幼兒就能發現自己買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結果沒錢買需要的東西了。
(4)請買錯了的小朋友說說為什麼要買奶粉、襪子、太陽帽、裙子、油泥和醬油的理由。
(5)買錯掉的小朋友去調換貨物,重新買回最需要的東西。
(6)播放課件三圍裙媽媽:小朋友們,你們真棒,東西都買對了,謝謝你們了!
3.對比寶寶貝貝不同的購物行為,進一步鞏固幼兒按需消費的'良好習慣。
師:小朋友們今天的表現真不錯。賺錢很不容易,買東西不能說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一定要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才行。今天我在超市看到寶寶和貝貝也在買東西的,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買了什麼?
播放課件四寶寶和媽媽來到玩具商場,看到商場裡有好多東西。寶寶說:"哇!這麼多玩具啊!媽媽,寶寶要買汽車。"媽媽說:"好的。"媽媽給她買了汽車。寶寶忽然看見邊上有一輛更漂亮的大汽車,又說:"媽媽,寶寶還要買這輛大汽車。"媽媽說:"寶寶,我們已經買了一輛了,不要買了,好嗎?"寶寶想了想:"嗯……好的吧!"播放課件五貝貝和媽媽來到商場,貝貝手上抱著芭比娃娃在玩具櫃前,他又哭鬧著說:"媽媽媽媽,我要買大汽車!!""媽媽媽媽,我要買喜洋洋!!!"媽媽說:"貝貝,我們已經有芭比娃娃了,不買大汽車了,好不好?"寶寶哭著說:"不嘛不嘛,我要買!!不嘛不嘛,我要買!!不嘛不嘛,我要買!!不嘛不嘛,我要買!!"(大哭)。媽媽滿頭怒火的模樣。
提問:
⑴你喜歡寶寶還是貝貝?為什麼?
⑵貝貝做得好不好?為什麼?
⑶我們來幫助貝貝,應該對貝貝說一些什麼話呢?
⑷逛商場時,怎樣做個好孩子呢?鼓勵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幼兒總結出不能哭鬧。
評析:讓幼兒觀看寶寶貝貝買東西時的表現,並進行比較,進一步明白哭鬧著要買東西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不哭鬧的寶寶在幼兒的心裡也樹立了榜樣。
4.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這麼乖的孩子應該獎勵噢。來,老師每人發一個錢,去超市買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回來玩吧。
活動反思:
經過精心的準備和用心的引導,這節活動課效果良好,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基本完成教學目標。作為幼兒教師,我深感還要學習和補足幼兒的教學經驗,分析和總結孩子的學習水平和個性特徵。我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他們主動表達的積極性。但是對於活動中出現的小狀況,我還需要多關注每個孩子的特點,爭取做到提供自己最小支援幫助孩子最大發展。在師幼活動方面,我將及時根據孩子們的表現調整教學進度和環節設定,多鼓勵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再提升一個臺階,為早日融入社會打好基礎。
小班社會教案:購物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觀察、推理等方法準確判斷物體的數量,完成購物任務。
2、體驗幫助他人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PPT、購物單等
幼兒經驗準備:有購物的經驗,初步瞭解10以內的組成。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引出主題
1、過幾天就是小兔的生日了,它要舉辦一個生日party,邀請他的朋友們來參加他的聚會。為了辦好這個聚會,媽媽要準備買許多的東西來招待朋友們。
2、可是小兔從來沒有自己去超市買過東西,想讓我們小朋友幫幫它。
二、出示購物單,明確任務
1、出示任務單:共同討論
任務單內容:10個棒棒糖、買8根香蕉、36個奧利奧、18瓶礦泉水、16個雞蛋、6塊蛋糕、26包牛奶
2、明確任務
1)、兩人一組,共同完成
2)、分發購物單
3)、將購到的食品分別插在購物單上
三、兩兩合作,共同購物
1、關注點:* 合作情況
* 在購物中遇到什麼困難?
* 任務完成情況:
棒棒糖:複習封閉式數數
香蕉:運用組成或是加法的方法
雞蛋:學會仔細觀察 (還有誰用不同的方法買到不一樣的食品?)
糕點:學會看立體的物體疊加
牛奶:學會看包裝上的數字 (剩下的物品還有……)
奧利奧:學會看包裝
礦泉水:接著數、學會分解,並尋求幫助。
教師小結:做事要仔細,急於完成就會粗心犯錯。小兔感謝大家的幫助,他終於可以去邀請他的朋友了參加聚會了。
四、 經驗分享,體驗快樂
1、在合作中有什麼困難、
教師小結:原來合作一起去買東西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
下次一起去超市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