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熱門】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彙總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全家商量好了一塊去祭奠爺爺。大姑媽在專心致志地剪紙錢,那碩大的白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紙錢,送給遠方的爺爺。奶奶咊我媽媽在包餃子,把我們對親人的的思念一起包進去。爸爸咊大伯在準備貢品:蘋果,香蕉,還有爺爺最愛喝的白酒。

一切準備停當以後,我們全家都去了墓地。在那裡,逝去的人們安睡在那裡。爸爸咊大伯用鐵鍬把墳上的荒草盡力鏟去,又添上許多新土。大伯幹得汗流浹背,我還是看得出他的心情很沉重。北風呼呼的吹,彷彿蒼天也跟我們一起嗚咽;時而捲起陣陣黃沙,為爺爺遠行墊路。我們把帶來的水果、水餃等貢品恭敬地擺放在那裡,虔誠的蹲下;從大口袋裡捧出剪好的紙錢;一張、一張,慢慢地引燃。火苗歡快地跳動,把我們的思念帶給遠方的爺爺。大姑媽嘴裡低聲祈禱,祈求親人保佑我們平安。燒完紙錢,我們又鞠了四個躬,大家的眼圈都紅紅的。我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想您,好想好想的……您也一定想我們了吧。您放心吧,我已經長大了,我會照顧自己也會照顧奶奶的。明年清明我們還會來。”其實,我們應該經常來才是。

到家以後,我總圍著奶奶轉,跟奶奶說話,給奶奶唱歌;奶奶別提多開心了。爸爸媽媽都誇我懂事了。今年的清明節讓我懂得了活著的意義。我想,我要熱愛生活,尊敬家人,孝敬父母,爺爺才會在九泉之下安息的。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2

家鄉的清明節家鄉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聽了這首詩,你知道是什麼時候嗎?對了,就是清明節。自古以來清明節就是一個傳統祭祀的節日。每年的清明節,人們都要去祭拜死去的親人。你知道上墳燒紙會給森林帶來多大的危害嗎?“春秋草木幹,防火要當先。”提高防火意識,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做起。現在在我的家鄉人們提倡文明祭祀,不再燒香、燒紙,而是用鮮花、美酒來替代。這樣既環保又安全。一樣可以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我希望這種文明祭祀的習慣能夠一直留傳下去。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金斗中心小學三年級宋昊博指導教師曲麗波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3

春天來了,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這時,年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天,媽媽就帶著食品和鮮花還有些紙錢,領著我和我的親戚們起去掃墓。

我們家去世的人埋在南普陀,那兒離我家不遠,坐21路公交車就到了。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我感覺很新鮮,很好玩,因為我可以滿山遍野地到處玩。

今年的清明節這天,我們在南普陀祭拜完後,又到植物園上面,因為我有位太公的墳在植物園山上。我們又坐車來到植物園,順著山間小路,慢慢地爬到山上,終於到了太公的墳前,大人們開始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整理墳前樹葉,有的忙著擺貢品,我們所有的人都肅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墳前。媽媽遞給我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聞到這種香味,馬上顯示出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手裡都拿著香,起為‘‘九泉之下’的太公深深的鞠躬,以表示我們對他的緬懷之情。

我們拜完之後,就為太公燒紙錢,讓他在另個世界也有錢花。火光映著我的臉,我在心裡默默地說、‘安息吧!願您在另個世界過得好。明年的清明節,我定還會來為您上墳。’陣風吹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節日,家家都要上墳。

今年的清明一如往年,我隨同姥爺驅車回老家給老爺爺上墳掃墓。踏在家鄉的小島上,我們穿梭在家鄉朦朧的山野裡。我的前面,隱約出現了一座起伏的大山,老爺爺的墓地就在大山下。

姥爺和我來到墓前,我看到姥爺在墓前拔去一片亂草,培上幾把新土,擺下幾杯水酒,點上幾支香菸,寄託自己對親人的哀思。

我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默默的想,一個人的生命是脆弱而短暫的,但又是堅韌的,無數個生命緊緊相連,一個生命逝去了,新的生命還將持續,而活著的人,總會為逝去的生命而充滿懷念。

上完墳,掃完墓,返程的路上讓我思緒萬千:幸福的生活真好,我一定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家鄉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5

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清明節。清明節前後,我都要去兩個地方,一個是老師帶領我們去祭掃革命烈士墓,另一個是爸爸媽媽帶領我去掃祖先的墓。

家鄉的烈士陵園坐落在雙鳳鎮,綠樹叢中安放著烈士們的骨灰,前面有一塊雪白的大石頭,上面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每年清明節,學校都會選兩名大哥哥大姐姐代表全校學生向那些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革命烈士進行哀悼。

在時思鄉下有我曾祖父的墳墓,每年清明節前後,我會跟著爸爸來到時思,我到曾祖父的墳前獻上一束鮮花,奶奶則在墓碑前放上一盒青團,之後,我們為曾祖父點上三支香,燒上一些紙錢,然後我們再按照輩分的高低來磕頭祭拜。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時節,我就會想起這一詩句,我也看到了許多人為他們的親人上墳,有的開汽車去,有的走著去上墳,他們手裡都拿著花束和其他祭拜用的物品,神情嚴肅的來到親人的墓前進行祭掃。

清明節掃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去烈士陵園是為了緬懷我們的革命英雄,而去自己祖先的墳前則是為了紀念長眠地下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