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中國風箏技藝和藝術流派介紹

中國風箏技藝和藝術流派介紹

風箏,亦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古代稱之為“鷂”,北方謂之“鳶”。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風箏技藝和藝術流派介紹相關內容。

風箏是中國人發明的,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大約在公元12世紀,中國風箏傳到了西方,此後經過不斷髮展,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東西方風箏文化。在風箏的發展過程中,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開始與風箏工藝相融合,將神話故事、花鳥瑞獸、吉祥寓意等表現在風箏上,從而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文化。

在歷史上,風箏的用途曾有過多次轉換。根據史書記載,風箏的最初功用是用於軍事。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會進入了繁榮穩定的發展階段,風箏的功用開始從軍事用途轉向娛樂,同時由於紙業的發展,風箏的製作材料也由絲絹轉而開始使用紙張。風箏逐漸走向民間,型別也豐富起來。宋代(公元960~1279年),風箏的流傳更為廣泛。當時由於文人的參加,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製作風箏發展為一種專門的職業。

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是中國風箏發展的鼎盛時期,明清風箏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和放飛技藝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進步。當時的文人親手扎繪風箏,除自己放飛外,還贈送親友,並認為這是一種極為風雅的活動。近年來,中國的風箏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放風箏開始作為體育運動專案和健身娛樂活動普及起來。

中國風箏技藝

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技藝,這點早已為世人所公認。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扎、糊、繪、放。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但實際上這四字的內涵要廣泛得多,幾乎包含了全部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內容。

中國風箏以細竹紮成骨架,再糊以紙或絹製作而成。傳統的中國風箏工藝包括"扎、糊、繪、放"四種技藝,"扎"即要達到對稱,使風箏左右兩側的受風面積相當;"糊"即要保證整體平整,乾淨利落;"繪"即要做到遠眺清楚,近看真實的效果;"放"即要依據風力調整提線角度。風箏的種類主要分為"硬翅"和"軟翅"兩類,"硬翅"風箏翅膀堅硬,吃風大,飛的高。"軟翅"風箏柔軟,飛不高,但飛的遠。在樣式上,除傳統的禽、獸、蟲、魚外,近代還發展出了人物風箏等新樣式。 中國地域遼闊,風箏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產生出許多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種類、樣式和流派。其中以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四川、廣東所制的風箏最為著名。

風箏的藝術流派

中國的`風箏藝術;不僅因民族文化傳統的悠久而源遠流長,而且團地域文化的豐富多采而各有千秋,它與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域、各個民族的音樂、舞蹈、戲劇、民俗、宗教等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由於遍佈全國各地的風箏藝人和各行各業風箏製作者不同的生活閱歷、不同的文化層次以及不:同的知識結構,在風風箏製作中,便形成了百花齊放的藝術體系和風格各異的流派。

擴充套件: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傳遞資訊,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休閒娛樂的玩具。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

它透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中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有著二千多年曆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薰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

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透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託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

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有四個字:扎、糊、繪、放。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但實際上這四字的內涵要廣泛得多,幾乎包含了全部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內容。

如“扎”包括:選、劈、彎、削、接。“糊”包括:選、裁、糊、邊、校。“繪”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風、線、放、調、收。而這“四藝”的綜合活用就要達到風箏的設計與創新的水平。

我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