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讓音樂伴隨幼兒成長

讓音樂伴隨幼兒成長

傳統的教育只重視左腦的發展,到經現代國內外科學家研究表明:左右腦功能雖然側重不同,但它們之間有幾億根神經相連,兩半球大腦只有共同活動,互相合作,才能得到高度發展。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從小喜歡音樂,他的“音樂”給了他最佳的思維能力。這足以證明音樂能促進大腦發展。幼兒期是音樂智慧發展的黃金期,因此我進行了音樂教學方面的積極探索,讓幼兒喜歡上音樂,透過音樂促進幼兒個方面能力的發展。

一、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對於學齡前的兒童說,他們還不具備為適應教師主動調節自己的意識和能力,他們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興趣,而年齡越小,學習和興趣的關係就越大。因此,只有透過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才能讓他們喜歡上音樂,樂意主動地參與各類音樂活動,實施手段如下:

1、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

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唱會跳;一個以歌傳情的地區,人人皆能首好歌,可見社會環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要讓幼兒對音樂感興趣,就要為他們創設一個有利於興趣發展的環境。所以除了有計劃的每週兩堂音樂課,我還注意將音樂融入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如早上來園時播放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早鍛鍊時帶領幼兒做一些有精神的韻律活動;進餐時播放一些抒情優美的曲子;每天下午利用5分鐘播放一些兒童歌曲,讓幼兒自由地隨著音樂唱唱跳跳;在區域活動中設定音樂角、小舞臺,讓喜歡錶演的小朋友在這裡施展自己的才能;隔一階段就利用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播放一些兒童歌舞表演。慢慢地他們也喜歡看了,同時也喜歡跳了。就這樣,我引導幼兒透過多種形式接觸音樂,感受音樂,使他們和音樂交上了朋友。

2、增強音樂課的趣味性。

幼兒時期是無意注意高度發展時期,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如果要孩子象成人那樣,光靠意志來參與活動,那將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加強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如在 教授蹦跳步時我選擇《小狗乖乖》的音樂,透過模仿小狗的各種動作來練習蹦跳步為了避免內容的單調乏味,在教學中我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將唱唱、跳跳、畫畫、敲敲、聽聽有機結合,將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呈現於幼兒面前,引導他們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3、恰當使用教玩具輔助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無論是學唱歌、舞蹈、或欣賞音樂,生動有趣的教玩具都能吸引幼兒的注意,讓他們覺得學習音樂是有趣的。如在教授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時,我藉助一隻玩具電話讓幼兒玩打電話的遊戲,從而體會該如何唱好歌曲。在創編舞蹈《小海軍》時,又和幼兒一起製作了海軍帽,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玩具、教具消除了老師與孩子上課時緊張的氣氛,使幼兒能自然、愉快地學習音樂。

二、在應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幼兒創造性音樂活動的真正目的是強調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心智的滿足,在挖掘音樂潛能中讓幼兒釋放能量,發展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遵循重“過程”不重“結果”的觀念,營造自由創造的氛圍,注重幼兒的自我表達和表現。

1、最佳化環境,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

幼兒思維活動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緒的影響,因此良好的心理環境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親切的笑容,和藹的態度會使孩子心理穩定,創造性思維也將處於最機佳狀態。在每次活動中,我努力做的到面帶微笑,尊重鼓勵孩子們的想象和創造,允許他們用多種方法來表現,尤其多關心膽系小、靦腆、內向單位孩子,引導他們大膽地參與音樂活動,充分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他們從成功中獲得信心。

2、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展開豐富聯想。

每一首樂曲由於節奏、速度、力度的不同各有其特點,幼兒只有在理解音樂,感受音樂情緒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創造性的活動,而做教師的正是要幫助幼兒開啟理解音樂之窗。如在教上果子舞時,首先我讓幼兒傾聽音樂然後配1生動的講解和圖畫:美麗的秋天到了,果園裡許多果子都成熟了,人們都高高興興地到果園去採果子,可以怎樣來做摘果子的動作,該怎樣來表達我們快樂的心情呢?然後再讓幼兒隨音樂來摘果子 。活動中,孩子們想了了很多動作,有挎個籃子一隻手採的,有背個筐倆隻手採的,有用拍手來表現快樂的,還有用轉圈來表達的`……不管動作是怎麼做的,他們感覺都非常高興,表現出了音樂歡快的情緒。

3、鼓勵求異思維,挖掘創造潛能。

創造性思維中,想象是創造的橋樑,求眼異是創造的途徑。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我更的多地鼓勵孩子開動腦筋,激勵孩子求異思維。如我常常會問:“你還有什麼和別人不一樣的看法嗎?”“還有新的唱法嗎?”“還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嗎?”透過類似的提問來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在創編舞蹈時,為了能讓幼兒更後好的發揮,聽音樂做動作,我採用了小組創編的形式。如在創編舞蹈《小樹葉》時,我設計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樹葉形象,鼓勵每個小組自己動腦筋編動作動作,讓小樹葉跳起舞來。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己想、自己編、自己跳,雖然編出的動作不如教師設計的那麼優美,但卻富有童器趣,體現出孩子門獨特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三、在音樂活動中,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兒時經常哼唱的歌曲《一分錢》至今還記憶猶新,

這首曲調曾在幾代人中吟唱,使我們從小就懂得拾的到東西要交公。可見音樂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使人們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1、促進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

音樂中大量健康而富有情趣的歌曲,為幼兒提供了發展良好性格品質單位途徑。因此我在教學時,注意選擇一些有針對意義的教材,充分發揮其教育性。如歌曲《好朋友》表現了幼兒喜歡和人交往的特點,體現了幼兒與人的合作。《我的好媽媽》表達了小朋友對媽媽的關愛……這些歌曲透過教師充滿讚美情感的演唱和語言的渲染,將幫助幼兒建立積極的情感體驗,豐富幼兒的情感世界,造就美好心靈。

2、促進機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俗話說,世界各國人民的語言是不通的,但音樂是相通的,這說明了對溝通人的心靈,促進人際交往具有積極作用。在音樂活動中,我經常鼓勵小朋友找個夥伴一起唱歌,找個朋友一起跳舞。音樂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溝通渠道,為幼兒提供了交往的機會,在優美的旋律中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引導幼兒敞開心法扉,體驗與人交流的快樂,學會理解、接納、欣賞、幫助別人。

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我們將音樂的生氣滲透到幼兒生活中去,使幼兒無論學習、勞動、遊戲時,都能意志統一,行動合拍,精神愉快地表現,使幼兒生活音樂化。”讓音樂成為開啟幼兒智慧的金鑰匙,豐富情感,完善個性,使他們能身心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這就是我工作目標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