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的故事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1

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很多藝術類的書,其中有一本叫《藝術的故事》,這本書很強大,被譽為藝術中的聖經。據說它被譯成30種文字。把成千上萬的人引入了藝術的殿堂。作者貢布里希是當代最有洞見的美術史家,也是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之一。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懷著畢恭畢敬的心情,本來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把這本無比厚的書給讀完。因為我是一個沒有耐性的人,以前看書只要超過400頁我都沒有看完,我一直以來都沒有讀書的習慣,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總是耐不下心來,把一本書給讀完,更別說從中找到樂趣了。但是,這本書好像有巨大的魔力,每天早上都催促著我起床,把我呼喚到圖書館,那豐富的圖片和那有趣的故事強烈的吸引著我,讀那麼厚的一本書突然變成了我的一種享受,每次讀《藝術的故事》這本書就讓我感覺眼前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總會有一種喜悅的心情。其實能夠讓我這樣著迷的是那些細節的闡述。《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了,一開始的時候,覺得不就是畫了12個人而已嘛,但是讀了《藝術的故事》關於《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的描寫,雖然篇幅不是很長,但會覺得妙不可言。引人注目的是蒙娜麗莎看起來栩栩如生,她真像是正在看著我們,而且她有著自己的想法。就在這裡,作者水到渠成的開始介紹“漸隱法”並且很貼心的在旁邊附上衣服蒙娜麗莎面部的大圖,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明白這個畫法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更讓我佩服的是,凡是有可以做比較的參照物,作者都不會忘記表明這個參照物到底是在書本上的第幾頁,具體是什麼地方可以對比或者反襯,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舉一反三吧。這不僅是一個學習的方法,更是一種學習的態度。

在前言我被震撼了,看到了很多實話。作者駭人聽聞地說:“現實中根本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他還說藝術的故事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這故事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作者談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是畫他們的所知道的東西,而印象主義者卻是想畫他們所見的東西。作者既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難懂的“主義”來概括美術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問題情境”,他認為藝術的發展是在藝術家不斷解決由社會和藝術傳統自身所提出的問題過程中形成的。

讀完這麼一本厚厚的書,覺得《藝術的故事》不僅教給人們欣賞藝術,而且它還讓人們欣賞了知識和智慧的魅力。所以,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讀。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2

這本書講了一個傳統不斷變化、不斷延續,一個藝術創新的問題,就這點而言最適合學藝術的學生來讀的。該書被譽為藝術史中的聖經。據說它被譯成30種文字。就是這本書把成千上萬的人引入了藝術的殿堂。作者貢布里希是當代最有洞見的美術史家,也是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之一。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後移居英國併入英國籍。任美術界最高榮譽——劍橋和牛津大學斯萊德美術講座教授,以及哈佛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屢獲歐美國際學術機構的特殊榮譽。他還有學術著作有《藝術與錯覺》、《秩序感》、《藝術發展史》、《象徵的影象》等。

50年前《藝術的故事》剛問世時的一段書評說:“這部肯定被廣泛閱讀的著作將會影響一代人的思想。貢布里希的學問,儘管在這一領域工作的任何學者都不難察覺,但他卻表達得不露聲色,而且幾乎在每個論題上都講出了新意。他以寥寥數語就闡發了一個時代的整體氣氛。”這段文字出自當時的藝術史權威博厄斯之手,半個世紀後被證明絕非溢美之詞。《藝術的故事》顧名思義不是一部高深的學術著作,作者開宗明義:本書打算奉獻給那些需要對一個陌生而迷人的領域略知門徑的讀者。因此作者的任務是用淺近的語言,讓讀者用嶄新的眼光去觀看藝術作品。簡而言之,這是一部透過藝術史來幫助人們欣賞藝術的通俗讀物。

《藝術的故事》講述的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這故事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因為在這個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這樣的景觀奇妙:即一條有生命的傳統鎖鏈還繼續把當前的藝術跟金字塔時代的藝術聯絡在一起。換句話說,“藝術為何會有一部歷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給出了回答。因此,如果說《藝術的故事》有一種藝術史的模式的話,那就是藝術問題史的模式。它不僅不同於藝術進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對那種已成了陳詞爛調的藝術是時代精神表現的模式。正是在討論藝術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時,作者建立了一個社會情境的'模式,這個模式的主要內容就是藝術家所面臨的問題情境。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用簡潔的語言把手中的問題表達得如此清楚透徹,真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本書不因用語淺近而降低理論的深度,正所謂“意深而文明”,使其寫作本身就成了一種藝術。《藝術的故事》的心理學出發點正是這種觀念,作者談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畫他們的所知,而印象主義者卻想畫他們的所見。通讀全書,我們看藝術家如何從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的概念方法一步步走到印象主義的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結尾寫道:在印象主義的方案中也許有某種矛盾導致了再現藝術在20世紀的崩潰。因為實際上沒有哪位藝術家可以拋棄所有的法規和程式,單純地畫他的所見。換言之,作者提出了所見與所知理論本身存在的一個巨大問題。從而把這個理論問題留給了他的更高深的著作《藝術與錯覺》去解決。至此,我們可以進一步地說,《藝術的故事》不僅教給人們欣賞藝術,而且它還讓人們欣賞了知識和智慧的魅力。所以,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讀。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3

接觸《藝術的故事》這本書是挺意外的,因為研究生考試開始選的學校參考書目就有這本書。看之前總覺得像在應付考試,細讀下來卻對這本書有了些許敬意。

《藝術的故事》是貢布里希爵士編著的,書中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20世紀前半葉的實驗藝術發展歷程。裡面的內容很多,繪畫、雕塑、建築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藝術史類的著作,六七百頁厚的書籍細看下來多少是需要些勇氣的。還好本書通俗易懂,簡明曉暢的語言就能表達嚴肅的題目。在這裡若讓我概述一下每一個章節多少顯得有些不合實際。因此,我更願意來總結一下諸如“透視的發現和在繪畫中的應用”這樣一個小的脈絡。

“透視”這個詞在我們看來並不陌生。甚至我們第一天學習美術畫個正方體老師們就會給我們講透視。可能在今天的人看來,利用透視營造真實的空間顯得那麼司空見慣,可在這些東西剛被發現時當時的人們該是多麼驚愕啊!

《藝術的故事》這本書在3、6、10、12、13章中涉及到過透視問題。我大概有這樣一個脈絡,透視的發現和發展經過了4個階段。

一,短縮法的發現和運用

透視在沒有被明確的提出之前被稱為短縮法。最初發現短縮法是在比公元前500年稍早一些的一個希臘花瓶上。畫的是辭行出征的戰士,右腳仍然是繼承了古埃及的“保險”畫法,但是左腳已經是經過透視短縮了。我們看到5個腳趾好像一排五個小圓圈。也許這麼小的一個發現不值得我們這麼興奮,但實際上這意味著古老的藝術已經死亡而被埋葬了。後來的希臘化時期和拜占庭時期的畫中也出現過短縮法。當時的藝術家是把遠處的東西畫的很小,近處的東西畫的很大。可是遠處的物體有規律的縮小這條法則在古典文化時期還沒有被採用。

二、短縮法再次被重視

喬託所畫的《“信德”的擬人形象》中,我們看到了手臂的短縮法,臉部和頸部的明暗造型,流動的衣褶中深深的陰影。像這樣的東西已經有1000多年之久完全不畫了。喬託重新發現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錯覺的藝術。

三、透視法的提出和應用

到了15世紀初期,布魯內萊斯基發現了“透視法”。我們已經看到,儘管希臘人通曉短縮法、希臘化時期的畫家精於造成景深的錯覺感,但是連他們也不知道物體在離開我們遠去時體積看起來縮小是遵循什麼數學法則。馬薩喬迅速掌握了這種透視手段並體現在畫中。在他的《三位一體以及聖母、聖約翰和供養人》這幅壁畫中,牆面好像被鑿了一個洞。透過洞口人們可以窺視到裡面的一座布魯內萊斯基風格的新型葬儀禮拜堂。

到了15世紀後期,安傑利科修士的一幅《聖母領報》中,我們立刻可以看出透視技藝對他來說毫無困難。烏切洛更是全神貫注於透視研究之中。透過他所熱愛的透視技藝試圖構成一個真實的舞臺,使他的人物在那個舞臺上有立體感、有真實感。雖然烏切洛還沒有學會怎樣使用光線、明暗和大氣來脩潤嚴格透視畫法的刺目的輪廓。但他也體驗到了透視法給他帶來的新奇效果。

四、透視法的繼承和發展

曼泰尼亞沿著馬薩喬的路子走了下去。他的人物像馬薩喬的人物那樣動人,那樣有雕塑感。曼泰尼亞意在使用透視法創造一個舞臺,使他的人物好像立體實物一樣站在上面活動。他好像一個高明的舞臺監督那樣,佈列人物來表達這一瞬間的意義和事件的過程。

當然,對透視的探索仍在繼續,只是藝術家遇到的問題更多的體現在其它方面了。《藝術的故事》這本書中涉及較少。希望以後能看更多的書籍,進一步總結透視發展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