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海南省三亞華僑學校-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海南省三亞華僑學校2017-2018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

20xx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那麼隋朝大運河的南北起止點分別是

A. 餘杭、涿郡

B. 洛陽、大都

C. 餘杭、洛陽

D. 洛陽、涿郡

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增強。史稱

A. 文景之治

B. 貞觀之治

C. 開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被現代史學家郭沫若稱讚為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封建帝王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則天 D. 唐玄宗

唐朝絲織業品種繁多,尤以絲織業工藝高超。其中以色彩豔麗、紋飾精美冠於全國的是

A. 絲綢

B. 繅絲

C. 蜀錦

D. 蘇繡

他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人們稱為“詩仙”。他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韓愈

唐朝時,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是( )

A. 傳播先進的日本文化 B. 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

C. 加強中日之間的友誼 D. 求取佛教教義

印度總統來華訪問,旨在加強中印兩國睦鄰友好關係。早在唐朝時期,就有一位推動中印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他是

A. 玄奘

B. 鑑真

C. 阿倍仲麻呂

D. 崔志遠

唐玄宗統治後期,一場叛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這場叛亂是

A. 安史之亂

B. 玄武門之變

C. 黃巢起義

D. 後梁建立

“杯酒釋兵權”事件是下列哪位皇帝所為

A. 李隆基

B. 趙構

C. 趙匡胤

D. 朱元璋

北宋為了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在地方設定了

A. 知州 B. 通判 C. 宰相 D. 轉運使

兩宋時期,民族關係進一步發展,建立西夏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A. 匈奴族 B. 契丹族 C. 党項族 D. 蒙古族

契丹(遼)政權的建立者是。

A. 耶律阿保機

B. 元昊

C. 趙匡胤

D. 完顏阿骨打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領導“岳家軍”精忠報國的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是

A. 岳飛

B. 寇準

C. 陸秀夫

D. 文天祥

遼宋夏金時期的最大特徵是

A. 國家統一

B. 政權並立

C. 戰爭不斷

D. 和平相處

宋朝時,為鼓勵海外貿易,加強對海外貿易管理,政府設立的機構是

A. 都護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都督府

下列水稻品種中,宋朝時從越南引進的是

A. 占城稻

B. 雜交水稻

C. 秈型稻

D. 早稻

據報道:從古沉船“南澳1號”中打撈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於“瓷都”,請問我國哪個地方被稱為“瓷都”

A. 河北曲陽

B. 福建泉州

C. 江西景德鎮

D. 河南開封

在我國曆史上,□□□建立了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大元王朝( )

A. 鐵木真 B. 阿骨打

C. 忽必烈 D. 阿保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下列哪位名人之口()

A. 岳飛

B. 文天祥

C. 鄭成功

D. 鐵木真

元朝時期,經過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是

A. 吐蕃 B. 蒙古 C. 回族 D. 羌族

二、綜合題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

——唐 杜甫《憶昔》

材料二

材料三“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節選唐 周匡物《及第謠》

材料四大唐是一個對外交往極其頻繁的國家,對於大唐對外交往的某歷史事件,郭沫若先生留下了“捨己為人傳道義,唐風洋溢奈良城”的詩句

(1)材料一中的唐詩描寫了唐朝什麼時期的盛世景象?當時的在位的皇帝是誰?

(2)農業工具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現的兩種新農具的`名稱是什麼?

(3)材料三中的唐詩體現了我國古代史上哪種選官制度?

(4)材料四中,郭沫若先生的詩句描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有何影響?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唐)陳陶《隴西行》

材料二(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安居,不樂戰鬥。

——蘇轍《欒城集》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體現了唐太宗時什麼樣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朝廷”是指哪個朝代?材料二中體現的雙方邊境出現和平安定的局面是在哪一條約簽訂後?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疆域遼闊,那麼元朝建立什麼制度來管理全國?設立了什麼機構管轄西藏事務?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蘇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材料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1)材料一中“蘇湖熟”的“蘇湖”是指哪裡?

(2)材料二所示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名稱叫什麼?出現於什麼地區?

(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了什麼重大變化?這種重大變化是在何時完成?

(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寫出兩個宋代江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