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冬至節

冬至的日記

冬至的日記(通用10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裡,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至的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至的日記 篇1

在冬至那天,我們烹飪一班舉辦了“包湯圓,迎冬至”的主題班會。

同學們對這次包湯圓活動的興致都很高,來到紅案實訓室,大家就分工明確,忙的不亦樂乎。同學們用水磨糯米粉揉成團,剩下的同學就拿出老師事先調好的三種餡料開始包湯圓和煮湯圓。

經過同學們的相互配合和老師在一旁的教導,同學們精心包制的湯圓終於下鍋煮了。我們每個人都都嚐到了自己親手包制的“戰利品”,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我們班的同學在分享美味時,當然也不會忘記任課老師們。課代表們給每位任課老師也帶去了甜蜜滑膩、裝滿我們滿滿祝福之意的湯圓。這次,我們舉辦的主題班會還得到了系主任們的贊可,對我們班來說是個莫大的鼓勵。

透過這次活動,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互助能力,也增進了我們對專業課實踐學習的興趣。

冬至的日記 篇2

今天,上數學課,劉老師教我們背了冬至九九歌。

劉老師把數學書上九九乘法表講完,就說:“還有一個九九歌,叫冬至九九歌,大家想聽嗎?”我們大家不約而同大聲喊:“想!”劉老師就給我們背起來,她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劉老師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呢!

我覺得冬至九九歌真有趣!

冬至的日記 篇3

如同炎熱的時候最想清涼,寒冷的時候最容易思念溫暖。即便冬不像冬,仍然是冬,還是寒與冷統治的世界。如果拿北方寒冷的凜冽與南方寒冷的溫潤讓我選擇,我還是選我的凜冽而不願意與溫潤為伍。每回與浙江的南寧的成都的人們說冬天,他們都說冷得不好受,而我當然會自得一下我們的暖氣,我們的藍天與空氣。

是的,如果要炫耀的`話,只有藍天空氣了。每天看到霧霾,除了堵,還是堵。回想一個月前在京冀地區出差,真是冒著生命危險啊!所以在石家莊辦完事的次日就登車返回,不是想家心切,而是逃出“災區”急迫。西北荒涼,西北落後,便留下了乾燥和比較乾淨的空氣。住在連霧都見不到的地方,如果不是親臨其境,是無法想象霧霾之重的。顯然,盲目發展帶來的副作用來得快了些,而偏僻地方留下的潔淨空間也有限。我們附近一些城鎮冬天的汙染指標,也冉冉升起,令人揪心。

“環球同此涼熱”的話已經有些過時。環球應當“同此”的事情早已經失去了協調步伐,涼熱或成熱涼、或者溫吞、或者麻木得沒有任何反應。用老觀念、老經驗已經無法度量世間事情。

當止不止,當行不行,便是不懂時事。

冬至的日記 篇4

今天是冬至,陽光燦爛,幾朵白雲在藍天上自由地飄著。我們全家人一起去掃墓。來到山上,哇!山上的人真多啊!家家戶戶都一起出去,來祭拜自己的祖先。山上的草都長過我的膝蓋啦!我們剛來到祖先的墓前,突然“啪啪”旁邊先來掃墓的人家都放起了鞭炮,我嚇得趕緊捂著耳朵往後躲。大家放下東西開始忙起來,爸爸鋤草,媽媽掃灰土,我也一起拔草,還給祖先的墳上添了土、上了香,放了鞭炮。好開心啊!

冬至的日記 篇5

明天是冬至,冬至有吃湯圓的習俗。今天,魏老師教大家做湯圓。湯圓是怎麼做的呢?先要把麻心餡搓成一條,再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揉成一個個小圓球。再把湯圓粉揉成一個圓,用手挖出一個小洞,把做好的麻心餡放進去,把它揉得圓圓的。就這樣一個又圓又白的湯圓就做好了。最後還要把煮好的湯圓用土黃色的豆沙粉拌一下,再分給大家。

我嚐了一口麻心就流出來了,感覺像蜂蜜一樣甜。吃完我一張嘴同學們都說我的牙齒都變成黃色了。

今天的湯圓真好吃!

冬至的日記 篇6

吃餃子是我過古老的傳統,每當冬至,我國萬家都將包餃子,吃餃子。而我喜歡吃餃子,愛吃肉與韭菜拌的餃子餡。因此,我媽媽每年冬至都會包我最愛吃的餃子餡。

我沒有別人那樣在面桌上,和家人玩麵粉什麼的快樂情趣,也沒有別人那種要包什麼特異的餃子,我只知道我擀麵皮,我母親包餃子。因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才更有耐心去傾聽母親的家常嘮叨,從這“嘮叨”中傾聽母親的心事想法,才能懂得以後怎樣的去盡孝。

這使我懂得了為什麼吃餃子能成為中國的長盛不衰的傳統了,更使我懂得了在吃餃子前,包餃子中所蘊含的情愛。

冬至的日記 篇7

今天是冬至,媽媽說:“冬至是二十四節氣裡最後的節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

今天媽媽包餃子,我問媽媽為什麼吃餃子,媽媽笑著說:“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的。”我猜:一定是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又熱乎乎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冷了。我可不想耳朵被凍掉,所以我要多吃點。

冬至的日記 篇8

星期天中午,媽媽在家裡包水餃,媽媽先把麵粉和成一個大面團,又把麵糰搓成一根長長粗粗的麵條,後來用菜刀把麵條切成一個一個小麵糰,再用手把小麵糰壓成小麵餅,然後用圓棒把小餅壓成了大面皮,最後把肉餡用筷子挑在大面皮上,用手一捏,就成了一個水餃,水餃兩頭尖尖的,中間鼓鼓的,真好看。

我對媽媽說:“我也想要包水餃”,於是媽媽給了我一個小麵餅,我試著包,結果包成了一個小包子,不象媽媽包的水餃,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變成了黑黑的,正好爸爸回來了,我對爸爸說:“爸爸,你看我包的小包子好看嗎”?爸爸說:“你做的是黑包子,不能吃”。我們都哈哈大笑。

後來我們吃水餃了,啊。媽媽做的水餃真好吃呀。

冬至的日記 篇9

我問爺爺“為什麼現在每個超市都買綠色的酒?”爺爺告訴我說:“這是中國的傳統習慣,冬至要喝冬釀酒。”我又問爺爺:“什麼是冬至?”

爺爺說:“冬至是我國天文學家測算出來的24個節氣中的一個,它的意思就是表示一年之中太陽離地球最遠的一天,所以這一天白天特別短,黑夜特別長。”聽了爺爺的話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冬至,我好開心啊。

冬至的日記 篇10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我從小就知道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昨晚本想著今天早些起來,可起床時天已大亮了。

聽爸爸說,在奶奶家村子一帶,冬至是要祭祖的。我很奇怪,冬至怎麼還要祭祖,冬至不是吃餃子的嗎?上網一查,確實是有這樣一種習俗的,唐宋時期,冬至日國家祭天,百姓祭祖,也就是說,這種習俗一直從唐宋沿襲至今。

說起餃子,它最初也是為了紀念張仲景冬至舍嬌耳所留下的。

在周秦時期時,冬至是被人們當作新年過的。其實,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小小的冬至,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