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工作彙報

外出學習教師彙報發言稿

外出學習教師彙報發言稿範文(精選3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發言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透過對發言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你知道發言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外出學習教師彙報發言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外出學習教師彙報發言稿1

為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豐富校本教研形式,進一步發揮外出學習教師的引領作用,達到資源共享,繼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12月12日,我校初中部在錄播室舉行了外出學習教師彙報交流活動。教科室李文浩主任對活動進行了詳細安排。活動分大學科(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和小學科(文綜組、理綜組、綜合組)舉行。本次活動共13位老師為我們帶來了前沿新穎的“精神大餐”。他們透過精心準備,將外出學習的所見、所聞、所感、所獲一一道來。

上午,小學科舉行,文綜組教研組長柴方珍老師主持活動。

在彙報中,馬淑英老師指出:讓課堂擁有“爐邊談話”般的溫馨和真誠,讓課堂播撒幸福的陽光,洋溢生命的溫暖將是我們對德育課堂永恆的追求。

吳倩老師帶上老媽和未斷奶的孩子參加了外出學習,急切地給自己充電。她的學習分享再次讓我們認識到教師語言和教態的重要性。

張素勤老師在彙報中談到了三點認識:

1、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

2、教學設計不要被教材侷限。

3、學習過程比答案更重要。

周慶軍老師的彙報使我們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李玖紅老師非常謙虛地分析了自己與優秀教師、年輕教師的差距,並指出,課堂不是表演的舞臺,來不得半點虛假。

柴方珍老師在總結時說:馬淑英、周慶軍、李玖紅老師參加的是省德育優秀課例觀摩研討會,適時對學生進行品德和心理教育,將德育活動滲透到每一個學科當中。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和心理教育,培養健全的人格,這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吳倩、張迪生、張素琴老師參加的是市教材培訓會,透過他們的彙報交流,讓我們明確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吳倩老師提到教師只要不做,學生永遠不會,我們應該循序漸進地將學科核心素養貫徹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去,注重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關注學生的參與度。

周慶軍老師再次強調了教師基本功的重要性,從課堂上的教師表情、教師肢體語言、言辭等方面給我們提出了明確的的改進方向和努力目標。

張素勤老師提出關注中考,明確中考試題的難易程度和命題動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關注和深入研究課標和考試說明,關注中考的最新動向。

崔洪霞校長參加了上午的活動。

最後崔校長講話,她對老師們認真學習、深入反思的態度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指出教育是一場修行,鼓勵老師們行走其間,且練且修行。

下午,大學科舉行,語文組教研組長吳景儉老師主持活動。

劉德玲老師在彙報中說:教師應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加強語言資訊的刺激,營造一種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課堂教學氛圍。

孫長麗老師彙報交流的題目是《以蘇軾的名義,開一樹語文繁花》,她用優美動聽的語言告訴我們做一個文質兼美的語文老師需要錘鍊自己的語文素養、打磨自己的語文課堂、對語文試題要有研究,並表示要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

吳景儉老師用激情四射的語言作結語:好老師的追求應該是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而不是從教師角度看似完美的課堂效果;優秀的教師不只是複製搬用別人甚至自己成功的經驗,更要不斷創造新的成功經驗。

今年剛入職的劉琦老師透過學習認識到:無論課程怎樣改革,研讀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老師永遠的基本功。我相信認真研讀教材,把握好教材,我們一定能開啟智慧之門,上出一堂堂不一定精彩但卻簡約,紮實,高效的好課。

年輕的高群群老師引用了李朝輝教授的話:多讀書、廣泛閱讀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理想狀態,當你發現自己的學生開始隨處找書看的時候,語文學習就成功了。

風趣幽默的張萬春透過學習認識到自己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反覆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深刻領會英語課程的要求;

二、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四、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五、要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六、教師必須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李白老師指出:作為教師,要能夠在所教授的知識中充分挖掘思維的含量,要不斷的思考如何講才能講出思維。

透過彙報交流,老師們實現了學習共享,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從而將更有效打造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

外出學習教師彙報發言稿2

我喜歡學習,尤其是喜歡外出學習。因為外出學習可以給你帶來新的視野,新的啟迪,甚至是新的靈感。在外出學習之前,我去找李玲主任看過學習日程安排表。令我異常興奮的是裡面的名師裡面有兩個我熟悉的人。

一個是於永正老師,另一個是虞大明老師。今天我要向大家彙報的就是有關於這兩位我熟悉的人帶給我的學習感悟。

先說於永正老師。從教以來我看很多有關語文教學的文章,其中總會見到諸如:“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或者是語文名師於永正講到……”等等,於是“於永正”這個名字便牢牢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就這樣,我便熟悉了他。

這一次濟南之行,終於有機會目睹了大師的風采。於永正,一個72歲高齡的老人,非常的令人欽佩。年齡那麼大,還能眉飛色舞地把課上得是那麼地妙趣橫生,還能引導學生學得是那麼地津津有味、生動有趣。

有關於永正老師,我曾經和部分老師推薦過他的兩本書——《教海漫記》和《五重教學法》。上次彙報時我也曾向小學部語文教師們介紹過於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五重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

今天,我只和大家分享第一重——重情趣。其它四重中的“感悟、積累、遷移、習慣”,其實也遠非我們表面想得那麼簡單,《五重教學法》裡詳細地進行了講解並賦予了他們更為豐富的內涵,感興趣的老師可以讀一讀《五重教學法》這本書。

很多老師上課,基本上是以教案為重,學生配合著老師,老師按照教案全部講完便認為,哎,一堂好課。於老師年輕的時候也曾這樣想過,但後來他認為應以學生為重,以情趣為重。之所以和大家分享這一點,是因為我認為重情趣這一理念語文老師可以有,數學老師可以有,英語學科也可以由,所有學科的老師都可以有!

“重情趣”,我第一次見到這個詞語的時候,只讀出了“有趣”這一表層含義。讀了書後,我有了新的認識。

其中“情”指的是感情或者是情感。它包括對學生有情,對語文教學有情,上課有情。他說:“不愛語文當然教不好語文——這且不說,要緊的是上課要有情。這裡麵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關注教材,二是關注學生。課堂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教材三者的對話。課前老師要和教材“對話”,要把教材讀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達的意思、感情體會出來,並能透過朗讀表達出來,這一環是關鍵,這是課前功夫。”

聽過於老師《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的老師會發現,於老師不僅給了學生很多讀書的時間,也給學生做過很多次的範讀,甚至是讓學生觀察他的表情朗讀,透過聲讀、表情讀、感情讀、肢體語言的讀等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到:哦,原來學語文、讀書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啊!

於老師之所以能達到這一功底,我想這是與他常年累月地堅持與教材“對話”而練就的吧?

剛才講的是課前有情,關於課堂有情我想和大家分享於老師在書中的一段話。“進入課堂,則是三者對話,更多的是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讓學生和教材對話。這時,我關注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學生。我年輕的時候,過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學設計,上課時,竭力使設計變為“藝術”,可是一些頑皮的孩子、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並不珍惜我精心設計的這份“藝術”,並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創造這份藝術!藝術在哪裡?我惘然了。現在明白了,教學藝術首先是善待學生的藝術,是在師生之間的情中。因此,課堂上,我的責任是組織教學,是引導、是點撥、是鼓舞、是激勵。有人說,老師走進課堂之前,要準備一百頂高帽子,上課的時候,隨時戴在學生的頭上。這個說法我贊成。我對學生的情是透過“戴高帽子”傳遞給學生的,是透過解惑傳遞給學生的,是透過耐心與激勵傳遞給學生的,是透過期待、鼓勵的眼神傳遞給學生的,是透過撫摸與微笑傳遞給學生的……總之,我儘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內需。

我喜歡把芝麻說成是西瓜:“這個問題很難,你居然思考出來了,了不起!”“這段課文讀好不容易,你只念了兩三遍就這樣出色,不簡單!”我也常常反話正說:“我剛才說過,萬一第四遍沒讀好,還有第五遍。第五遍果然讀好了,請你來介紹一下怎樣才能讀好課文的經驗。”我清楚地知道,在兒童的世界裡,偉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們的眼裡,老師的一份寬容和善待,這種流露便是一種非常簡潔的教學風格和令學生感動的教學藝術。(當然,對於嚴重影響他人學習的行為,和視學習為兒戲,經常拖拉作業的學生,還是應該在不傷害他們自尊心、尊重他們人格的前提下嚴肅地批評他們的。)

我想我無需解釋,因為我相信這段話你們也一定喜歡,一定會有所感悟的。

剛才說的都是“情”,現在來說說“趣”。“趣”就是上課要上得有趣味性,讓學生願意學,樂此不疲。

其實不要說小朋友,作為大人的我們,何嘗不喜歡觀有趣的課、開有趣的會、聽有趣的報告呢?將心比心,我們為什麼不努力給那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帶來一堂又一堂有趣的課呢?那麼怎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呢?請詳閱於永正的《五重教學法》。

接下來我要和大家介紹另一個我熟悉的人——虞大明。虞不是於永正的於,是虞姬的虞。虞大明是我第一個崇拜的人,我之前從來沒有崇拜過任何人,對於非常優秀的人也只是欣賞而已。我對虞大明老師的崇拜程度,你們可能想象不出來。我曾經和我同行的領導、同事說過:我是多麼地想找塊牌子,上面寫上字,舉著,然後在虞大明上臺的時候,大喊——之所以這麼崇拜他,是因為去年六月份,日照承辦了一個全國作文教學觀摩會,當時我只有一天的學習機會,上午是南方的代表虞大明老師講課、作報告,下午是北方代表講課、作報告。很幸運地就是那一次,我真正領會了什麼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很欣賞虞大明老師,因為我很認同他的作文教學理念,之前我也是那麼做的,不過比起他我做得還有很多欠缺。我很崇拜他因為是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完美地落實第三維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那一堂課,學生時哭時笑,不僅學得是十分的投入、寫得也是非常的感人,甚至是他結課時,學生們都沒有回過神來。陳琴老師當時講的《漁家傲秋思》結課時的那個感覺也不過只有他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效果。

可惜這一次他講的《祖父的園子》一課令我有一點失望。效果與去年那一堂課相比還有一段差距,而且一年前我曾在他的部落格上見過《祖父的園子》一課的教學設計,也就是說這一堂課他已經講過很多遍了。拿淄博市語文教研員劉老師的話說:“一位真正的名師應該像廚師,並不是只有一兩道主打菜,而應該是隻要是選單上有的,隨便點哪一道菜,做出來都是非常美味的!”

當然,虞大明老師的那堂課還是不錯的。當時聽主持人介紹說他是雜家。什麼會這個、會那個、還會說相聲等等。可能是他學過相聲,所以他非常的幽默,講課的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他總是在適時的時機抖出那麼一個與學習、與課堂有關的包袱來。一放鬆、一休息(也就幾十秒鐘)然後就很自然地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的教學中了。

說到這裡,也許有老師會想:哎,相聲的藝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錯,要不我們也去學一學?

我想說,學當然有好處,但我們最應該學的,是他那善於鑽研的精神。善於鑽研教材、善於鑽研怎樣更好地達成三維教學目標、善於鑽研如何巧妙地完美地把相聲這門藝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既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而又不喧賓奪主……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想讓我們的課堂更精彩,我想我們需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不妨讓我們也做個雜家吧,因為做個雜家可以讓我們的學生因為我們的博學而崇拜我們、喜歡我們;做個雜家可以讓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旁徵博引,可以給學生鋪就一個更大的舞臺;做個雜家,也可以讓身邊的朋友、家長更尊敬我們,從心底裡佩服我們:嗯,老師不愧是老師,懂得就是多!帥!

最後,我真心地感謝學校能給我們提供外出學習、長知識、長見識的機會,感謝學校能捨得花錢買那麼多好書;感謝一路上兩位主任和三位老師對我的照顧和關愛,也非常地感謝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們的耐心傾聽,謝謝!謝謝大家!

外出學習教師彙報發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班主任老師,大家下午好!

作為一位年輕的,新的班主任老師,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這次全國教育名家論壇——第四屆班主任素質與技能專題研討即班會展示的學習活動,很感激領導給了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兩天半的學習緊張而充實,對於沒有任何班主任經驗的我來說,這次學習是收穫頗多,受益匪淺。今天也很榮幸,能在這裡跟各位優秀的班主任老師共同分享這次學習的成果。

“學生是常人,需要尊重;學生是朋友,需要信任;學生是小孩,需要寬容;學生是老師,需要欣賞。”這是德育報社社長張國紅老師《做一個心平氣和的班主任》的講座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初中生正處在一個比較叛逆的成長期,他們需要尊重、信任、寬容和欣賞,如果我們只是簡單的把他們視為學生,那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就只僅僅停留在教與學的這個層面。那麼換個角度,如果我們如張國紅老師所說,把學生看作是常人,用一顆尊重的心來對待;把學生看做是朋友,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對待;把學生看做是小孩,用一顆溫熱的寬容的愛心來對待;把學生看做是老師,用一種欣賞的心態來對待。魏書生說:“師生的心與心之間的呼應就像人們在群山之中得到回聲一樣,教師對著學生心靈的高聲呼喚:‘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關懷你……’學生便在心靈的深處回應:‘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關懷你……’”是的,我們和他們就是在不斷磨合中找到了彼此正確的位置,就是在動態中互相理解,互相幫助。那麼我們與學生的關係就會有很大的轉變,學生的一些真實的想法我們也會及時的聽到看到,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學習與生活。

全國著名德育專家、優秀班主任丁如許老師的班會《別說不可能》的現場展示,讓我從中思考了許多,也學到了許多,一節成功的班會,一定是一節經過精心準備的班會,從匯入到班會主題的展開再到最後的班會總結,步步深入,讓學生親身體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教師適時的引導,使班會更加的具有魅力和提升。

在班會的開始,丁老師先給同學們提出了一些簡單的問題,“你平時遇到過哪些困難?”(學習的困難,人際交往的困難……)“在這些困難中最困難的是什麼?”(作業不會做,考試題不會……)“面對困難你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太難了,我不行了……)不同的聲音呈現在老師的面前,面對困難許多同學會選擇放棄,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的及時引導,於是丁老師用了一些列成功人士的影片音訊資料(半人演說家約翰庫提斯,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小心女孩兒”孟佩傑,飛人劉翔和梅里特……的成功的故事)來加以引導,“從他們身上能感受到什麼?可貴的是什麼?……”同學們積極討論,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發言,面對困難要有積極進取永不言棄的精神,堅持努力的實踐,科學探求的方法……這樣層層推進的一節班會課,觸動了學生的心靈,也深深地觸動了我,引發了我的思考,如何上好每一節班會課,如何觸動學生,使學生能從內心深處學到真諦……

在丁老師精彩的現場班會後的講座中還提到,如何讓我們的班會更具魅力,他提出了六點:

1、精心的選題會使班會課更具魅力(班會的選題應結合教育目標,年級特點,班級情況,中心工作,國家大事,重大紀念日等來考慮)根據個人的發展需要來選題,思考的高度決定行動的寬度;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選題,這就要求班主任認真研究班情。

2、眾人的智慧使班會課更具魅力,向同事學習、向優秀班主任學習(組織班主任集體備課,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制定研究機制與習慣)。

3、認真的研討使班會課更具魅力。

4、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會使班會課更具有魅力。

5、基本課的形成使班會課更具有魅力。(基本課即積極主動的教育;機動課即選擇隨機的教育)

6、特色課的追求使班會課更具魅力。

從中領悟,作為一個人,一個獨立的自然人,有責任也有義務,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家庭,更要愛惜自己。

同時孫老師還提出,教育無小事,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假如我們是孩子,我們要在尊重學生中培養學生的自尊;假如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會在關愛學生中培養學生的自愛。

來自內蒙古草原上的人民教師,著名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高崇毅老師《做一個陽光智慧的班主任》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有文化底蘊,專業化發展,一切心理問題來源於關係出了問題。這使我想到了我的班級,如何轉變種子生,改變他們的思想,從高老師的講座中,我想要改變現狀,首先要了解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怎樣的,學生需要什麼樣的精神需求,學生的閃光點在哪裡,我們如何改變學生的精神需要與現實我們所能給與的不足的這種矛盾,只有解決了這一系列的問題,也許我們才可能使孩子邁出那艱難的一步,有所轉變。

電影《法官媽媽》原型人物,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尚秀雲老師《讓法律的陽光照亮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尚老師從未成年人法律上的定位、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及特點、影響未成年犯罪的因素以及矯正對策四個方面做了精彩的報告。每一個孩子的心靈都是脆弱的,法律意識的增強更有利於孩子有效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安定,身為班主任的我們,一些法律常識的灌輸是很有必要的。

最使我有所感悟的一位老師是北京教育學院校長研修學院副教授,教育學博士遲希新老師的講座《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新理念》。海姆吉諾特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總結出一個可怕的結論,我在課堂上起決定作用……作為一個教師,我擁有讓一個孩子的生活痛苦或者幸福的權利,我可以是一個實施懲罰的刑具,也可以是給予鼓勵的益友,我可以傷害一個心靈,也可以治癒一個靈魂,學生心理危機的增加或減緩,孩子長大後是仁慈還是殘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當我們不斷正視自我、改善自我,當我們散發出健全的人格魅力時,他們必定會“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常談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燭,金榜題名,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霖),卻不曾想人生四大悲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便是少無良師(少無良師,長無益友,壯無善事,老無令名)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身邊的那群稚嫩的孩子。同他們一起成長,嚴格對己,寬容待人。當他們前進一點,別吝惜那些鼓勵的話語;當他們犯錯時,耐心地誠心地想辦法幫助他們。我想,他們一定和我一樣渴望讚許,嚮往成功,需要幫助。同他們一起成長,走進他們、理解他們、善待他們、相信他們,孩子的成長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短暫的培訓,受益匪淺,交流學習,總是感覺時間匆匆,以上就是本次培訓的收穫,感謝領導的重視,感謝各位班主任老師的交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