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林/牧/漁

公孫牧豕的歷史典故

公孫牧豕的歷史典故

公孫牧豕:公孫弘,西漢初年的儒生。他自幼家貧,以牧豬為生,到四十多歲才開始學習儒家經典。 後來,“公孫牧豕”這一典故,用來指士人出身貧賤。

公孫牧豕

典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公孫弘,西漢初年的儒生。他自幼家貧,以牧豬為生,到四十多歲才開始學習儒家經典。

孔子以來的儒生恪守“君子不器”的觀念,意思是說儒生只講治國平天下的理論,而不屑於學習具體的治國平天下之術。這樣,儒生往往以峨冠博帶的形象出現,在實際政治面前不免顯得迂腐。儒生的這一弱點正成為法家攻擊的要害。所以在西漢建立後的相當長時間內,儒生實際上沒有什麼地位,政治權力仍掌握在法吏階層手中,即使像董仲舒這樣的名儒也不例外。董仲舒的理論雖然受到漢武帝的.重視,但他本人在實際政治中可以說無所作為,被流放出去做地方官。

但公孫弘不同,他雖然為儒生,以治儒家經典《春秋》而名聞天下,但位至丞相,政治地位遠在董仲舒之上。他的最顯著特點是以儒術作為法家政治的修飾,即是說實際政治是法家的,但表面是儒家的。

後來,“公孫牧豕”這一典故,用來指士人出身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