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無問西東》觀後感

《無問西東》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無問西東》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問西東》觀後感1

電影《無問西東》是一部被預告片耽誤的好片,非常感動,是真實的感動。每個人都演得特別好,王力宏上天開始我就一直哭一直哭,感動的不行。本來以為會節奏很亂很突兀的四段式,實際效果很流暢,銜接的特別好。劇本、攝影和剪輯都是大師級的,加上膠片質感,看起來不要太舒服。結束大家都起身準備走的時候,片尾出了人物介紹,然後所有人都站著安安靜靜地看完最後幾分鐘,這種感覺真的好。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跳票了這麼久,不過最後能上映真是太好了。看了點映真是太好了。西南聯大,泰戈爾訪華,抗日,文革,現代。史詩又青春。

劇情跳躍,時空跨度挺大,一開始看的時候有點懵,看到結局才豁然開朗,題材很新穎,串聯講述了幾個時空的故事,卻又隱隱相互關聯,有很多讓人深思的地方,電影挺有深度,很感人,好多處淚點,耐人尋味。演得都還不錯,王力宏好帥,章子怡很漂亮。無論你處在哪個時代,都願最珍貴的你,對人生抱有期待,希望。在你迷茫時,願守住你的珍貴,勇敢的活出真實的自己,並真誠為之努力,無問西東。

西南聯大的故事長久以來總是非常打動我,感謝宗璞先生的野葫蘆引系列。飛行員這個角色讓我想了澹臺瑋,最溫和謙謙的瑋瑋。 最讓我動情是時間軸最早的兩個故事,一個舒服,溫和裡蘊藏人生的力量,梅校長的話是治癒的針劑;一個熱血,正義勇敢,叫人潸然淚下。 這才是真正宣傳愛國主義的好片子吧,每次飛機滑過雲層,鏡頭掃向大地,我都在想,這裡是我的祖國啊,怎麼能夠不為她自豪不為她流淚呢。我都想,假若我生在戰爭年代,也一定上前線去吧。 最熱淚盈眶的是真實的報道出現在熒幕上時,真實的資料白紙黑字陳列,日軍的連續轟炸,抗日空戰報道出現的時候,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刺痛而感恩。 好片子,半星扣給選角王力宏。

本來想寫個長長的影評,但臨了臨了卻又不知該從何寫起。好像有很多想說的,但又不知道要說些什麼。感覺自己的學識還是太過淺薄,言語還是太過匱乏,無法將我的所思所想完美的表達出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們自詡為正義的行為,難保不是對他人的傷害。善與惡的界限並沒有我們小時候想的那麼分明,一念之差,成仁成魔。“北平之大,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這是文人最好的時代,正是這個時代成就了他們;但這也是文人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容不下他們安心做學問。在那個時代,有著太多太多的無奈和身不由己。“三代五將”這是怎樣一種榮耀與悲哀,那碗冰糖蓮子羹,那個少年卻是再也喝不到了。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卻是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就這樣吧。如果你們知道你們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人生,你們還有勇氣來到這個世界上嗎?在這個社會上,有著太多的謊言與身不由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但願你們所有付出終有回報,願你們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觀後感2

最近電影《無問西東》熱播,我也去揍了回熱鬧。帶著些許期待,也為這段時間的忙碌而找點休閒。

和平時所看到的電影不一樣的是:劇情從現代一直演到了戰火烽飛年代而後又回到現代。思緒此起彼伏,一開始還真有點“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摸不著頭腦的感覺。看完仔細品味,慢慢琢磨,再看劇情介紹,原來《無問西東》說的是四代人的芳華,四代人的青春,四代人的熱血。電影展現了四代人在貧苦時期年輕學者的迷茫,經典臺詞是:“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卻不是真實”。戰爭時期老牌知識分子的風骨,經典臺詞是:“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建國初期青年支邊的熱血,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和平時期物慾橫流中保持善良的初心,經典臺詞是:“看見的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四條敘事線連貫在一起,讓整部影片充滿熱血、溫情的同時又不矯情。

從《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生命了珍貴,青春的無畏,也讓我明白我們這一代人太過於浮躁,做什麼事情都是火急火燎,只想快速成功,有時卻忘了自己的初心,就像劇中張果果當他掃墓回來,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內心,那句“我跟別人不一樣”雖然輕柔緩和但卻那麼擲地有聲。我們這個年代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對自我保持初心,對事情保持敬畏的人。

電影最後以這句臺詞結尾: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實在是經典,讓我明白,在任何時代,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善良樂於奉獻的人。

《無問西東》觀後感3

就是電影的名字《無問東西》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感覺每個故事都支離破碎,但卻找不到更好的電影表現手法,就說說故事裡讓我印象最深的東西吧。

張震所飾演的張果果最後打電話決絕透露商業機密,臺詞沒有記住、只是覺得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商業戰場,張果果兜兜轉轉、最終還是保持了自己忠貞善良的底線。試問在如此利益誘惑的社會,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個?

60年代黃曉明和章子怡的故事實話我沒看懂、明顯的一文藝MV,能記住的就“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這句話了,已經發生的事、已經逝去的.人,對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當下,別讓逝去的人逝去的沒有價值。自己的理解、沒看懂這段導演演了個啥意思,難道就是告訴大家爆炸了個核武器,大家記住這段艱辛歷史?不懂不懂。

沈光耀的故事是這個影片裡面我最喜歡的了,尤以沈母最為感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三代五將的家庭,太能洞察功名利祿的虛幻,沈母愛光耀,同時也保護了他的翅膀。沈母知道:光耀是父母的,同時也是他自己的,所以放他千里求學。無疑、光耀的父母給了他人生最大的財富——人生的樂趣、對愛情的喜歡,對為人父母的過程享受等等等等,其實這些都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精神財富。

片子最後的彩蛋、故事的原型都是近現代中國頂尖大師、致敬!

最後,無問西東、問的應該就是初心吧!

《無問西東》觀後感4

聽說影片《無問西東》很值得觀看,於是也去影院一探究竟。直到快結尾時,影片並沒有太多地影響了我的情緒,我幾乎要站立離席了。但片尾羅列出的眾多大師,讓我感動不已。 一群國難時期衣衫襤褸的年輕人,在幾千裡的遷棲中求學,在防空洞裡讀書,在風雨中跑步,在飢餓中和苦難中心懷家國,最後竟然成就這麼多世界級的大師。感慨之餘,慚愧不已。

也身為大學教授, 今天的自己為什麼未成大師?也不曾培養出大師。 不但自己,其他的教授,乃至於整個大學, 整個國家的大學,幾十年來又何曾培養出多少大師? 高大堂皇的樓宇下,嶄新的儀器裝置,還有滾滾的經費,我們除了發表幾篇近乎無人觀看的SCl論文,以此而獲得的五年一輪打破頭的晉升,當然還有年底老師與學院為斤斤計較而磨破嘴皮的,無聊之極且斯文掃地的工分。

與大師相比,我們差不在天賦,差不在金錢,差不在校舍大樓,差不在教學條件。差在志向,差在理想,差在責任感,差在使命感。在一個更為和平的時代,更為優越的環境,我們為家國做了些什麼?我們學了些什麼本領,能為國家做點什麼?我們抱怨得太多,對得失計較得太過。高曉松就曾經對某清華學生大發雷霆,一個清華學生竟然沒有想到為國家做點什麼,而只想到找個穩定且收入高的工作。有一篇大罵當代大學生的文章,叫"今天的大學生,你不下崗,天理難容"。文章雖然有失偏頗,但確也在理,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缼乏遠大的抱負,為世俗和渾渾噩噩所吞噬。你們整天與手機為伴,與遊戲為舞。社會和父母長輩養育了你們,現在老齡社會社會已經來臨,你為國家為社會準備好了嗎?你將以什麼回報養育你的家國?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足夠服務於社會了嗎?你有與你父輩一樣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體質嗎?你能像我們曾經那樣,承擔起包攬一家八口的家務嗎?你有護理老人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嗎?整天手埲一個手機,生命分分秒秒在腐爛,青春在凋零,人生在虛度,理想早已成了冤魂。

西南聯大,簡陋的校舍、清貧的教授,但培養的大師燦若繁星。大家都耐得住清貧,每一個師生都在為搶救文化、救亡圖存作貢獻。西南聯大,中國大學的珠峰,何日君再來?

《無問西東》觀後感5

今天下午,在電腦上看了電影《無問西東》四個故事都離我們很近,彷彿置若其中。但深深刺痛我心的不是四個故事的主人公,而是戲份不多的劉淑芬師母。

劉淑芬年輕時被愛情衝昏了頭腦,以為許伯常對她許下愛對方一生一世的承諾,就以為那是自己的一生,所以靠自己一己之力供他讀完大學,大學畢業的許伯常卻想反悔不想和劉淑芬結婚,只是迫於無奈亦或者妥協了劉淑芬,於是兩人便還是結婚了。

想想肯定是毫無意外,兩個人的婚姻並不幸福,兩人分床睡,吃飯的碗,喝水的杯都各用各的,劉淑芬性子急,經常當著鄰居打罵許伯常,但是許伯常從沒有還過一次嘴,劉淑芬哪怕自己喝白開水,她也要把飯菜留給許伯常吃,這樣零溝通的婚姻,就算劉淑芬再付出多少,也得不到許伯常的一個微笑亦或者一句謝謝,說到這裡,我聽到坐在我後面的一位女生說,這樣的婚姻這麼悲哀,為什麼還要維持,分開得了。

對呀,一段零溝通的婚姻,一段以為自己的付出就以為可以綁住一個男人的心的婚姻,是挺悲哀的,但是現實中又有多少不願意去跟對方溝通的人而讓婚姻冷淡,不吵架都是定時炸彈,說好的感情都是吵起來的。但只有用靈魂去溝通的兩個人,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方式,談不來的兩個人,只有赤裸裸的怒氣和衝突。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你還記得嗎?劉淑芬和許伯常在巷子裡相遇了,儘管看劉淑芬魂不守舍的樣子,但許伯常雖然眼神透露了一絲擔心,但依舊兩人無言,甚至還是一個微笑都沒有,那時刻的劉淑芬多想要一個擁抱不是嗎?兩人擦肩而過,就這樣,劉淑芬用自殺來結束這段婚姻還是想用自殺來換取許伯常對她的愛。

這段婚姻是個悲劇,婚姻就是一個長期的對話,當一個人不願去對話時,那麼不幸也在漸漸開始。

你想想,如果一段婚姻,沒有交流,就沒法走進彼此的世界,更不會有關心瞭解愛護。沉默永遠是疏遠的開始,當兩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去溝通的時候,難道你不覺得這段婚姻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嗎?

許老師和她擦肩而過,錯過了一次挽救的機會,我總覺得是徐殺死了劉淑芬。

男人在沒有愛時,往往是最冷漠、最殘忍的一邊不能擺脫婚姻,一邊在婚姻裡高高在上,這樣的婚姻完全是女人的地獄。

20年代的張幼儀覺醒了,她有優越的家庭,她還來得及成就自己。

60年代的劉淑芬卻無法忘懷自己的付出,在冷漠中生命走到了盡頭。

婚姻不易,願每個人善待婚姻,不要用冷漠來背叛婚姻,懲罰了對方,也懲罰了自己。

這樣的婚姻也是最不值得留戀的婚姻,如果不得不說再見,請你勇敢一點。

《無問西東》觀後感6

和室友一起去看了《無問西東》,沒能忍住,感覺每一秒都想要流淚。

這部電影節奏非常舒緩,讓人沉醉其中,美且舒服。看完有一種羞愧感,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們卻遠遠不如他們活得那樣瀟灑和意氣風發。

沈光耀的媽媽說的那些話,真的好偉大。作為父母,他們只希望兒子活得開心、幸福,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人,過上喜歡的生活。兒子不需要去追名逐利,不需要去建功立業,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了。雖然這個兒子最後沒能按照母親的希望幸福長長久久活下去,但是他也算生而無憾,為了理想而去。王力宏很適合這個角色,自帶富家子濾鏡,只要他出現就是人群中的亮點。

陳鵬的這種性格,是我喜歡的型別。堅定、溫暖、不張揚,不喜歡多說,什麼事情就是去做,默默行動。如果能有陳鵬這樣性格的人作伴,感覺是可以信賴一輩子的人。

王*佳是一個漂亮、優秀的女孩子,同時有些自視甚高,帶著一點點虛榮、傲慢和任性,這不是什麼大錯,但卻在那個時代下被放大,給她自己帶來了近乎滅頂之災。帶上紗巾之後,只露出的那雙眼睛,如此平和、安靜,最後在大戈壁行走的身影也是又一次讓我落淚。

陳鵬和王*佳的故事真的讓我覺得,兩個人只要心意相通,即使有一個人面貌全變了,也不會有任何影響。雖然,兩位演員都是美顏。

對王*佳的故事添油加醋的女同事們其實也不是完全醜陋的,這個電影裡沒有壞人。她們只是比王*佳稍稍普通的平凡女孩子,面對著一個愛炫耀的發光體,甚至這個發光體能夠和獲得自己喜歡的男孩子的青睞,而這個男孩子對自己不理不睬,她們有著小小的嫉妒心和報復心。

高中老師許伯常既可憐又殘忍。他用雙手埋葬了一個女人的一生。是的,他說得對,人是可以變的,今天你可以對她許下諾言,明天也可以反悔。但是那個女人卻是太過執著,她無法接受一心相許的背叛。我想她也曾經是個輕鬆、美麗的女孩子,只是被丈夫的冷漠逼成了悍婦。她把對丈夫的求而不得之怒、之恨撒向了王*佳。王*佳成功點燃了眾人的怒火,被毆打“至死”。劉淑芬一下醒了,其實王*佳死了,許伯常還是許伯常,而劉淑芬並不想殺人,她只是想出出氣。她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與丈夫真正開心生活,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並沒有很喜歡現代的故事。張果果沒有義務為四胞胎家裡付出那麼多。不過可能回應了那句話吧,張果果提前知道了自己可能要面對的生活,也許四胞胎家庭不知滿足,會一直索取,但是張果果做了自己的選擇。

李想的故事,不想多說。只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他想不到一封信會給王*佳帶來滅頂之災,他太想要支邊。王*佳“之死”是他一輩子的遺憾吧,最後用死亡贖罪了。

《無問西東》觀後感7

和曹媽一起去看了《無問東西》,看完電影下來的電梯裡,就有人在討論好不好看。有個人說:反正他沒有看懂,也許有人會覺得好看吧!我聽了微微笑了下,曹媽說最後那幾句話很有寓意,我深深地點了下頭,是的!整部電影,講了四個不同年代的清華人的故事,看似毫無關聯,最後又交待了他們之間的聯絡。整場讓我最震憾的是,戰亂年代,清華搬到雲南,成立西南聯大,在茅草屋的教室裡,外面瓢潑大雨,教室裡亦雨聲大作,教授講課的聲音,幾乎被雨聲遮蓋了,教授身上都淋溼了,然後教授在寫滿板書的黑板上,寫下了:靜坐聽雨!這是何等的情懷!還有就是王力宏出場,哇,那是真得帥!哈哈,原來帥到無邊的帥哥出來,我還是會偶爾犯點小花痴的,呵呵!

看完電影首先我感到的是自卑,這種自卑是一種羞愧的自卑。是美好時代把我們麻痺了,在小的時候,憧憬嚮往清華北大的生活每個人都有過,那時候我認為,清華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它在京城。現在看來我真的錯了,大學之所以為大學是因為有大師,大師的靈魂是堅強的,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在用自己的精神去感染學生,把知識傳授下去,為了祖國能強大起來。更是擁有者志同道合的同學,他們都是佼佼者,都極其優秀,無論條件如何他麼都會刻苦的學習,或許這就是真正的清華吧。而現在,身為一個大學生,擁有者極其優越的學習條件,而我們的大學生活是鬆散的,精神是懈怠的,每次看書只是因為期末不要去掛科,老師講課都是多媒體讀重點。對,我們進步了,但思想卻落後了,我們生活在美好的時代中,把自己麻痺的像行屍走肉,玩玩手機刷刷微博撩個妹,愛的死去活來。看了電影發現那不是愛,是自我精神上對自己的一種麻痺,是自己強迫自己認為那是愛那是情懷。錯了,我們做不到不離不棄。跟他們比我顯然是沒有什麼文化,跟他們還差的很遙遠,但每個人都有權利花點時間去思考人生,每個人都要用一生時間去琢磨什麼是真實的。也許我們的勇敢只是自我麻痺的無所畏懼,真正的勇敢真正的愛應該是無問西東吧。

北平下了一場蒼蒼茫茫的大雪,你在雪中看遠方,你在雪中聽故事,你曾經在泥濘中掙扎,你在山洞裡聽課,你在陽光下操場上奔跑。你們一代代人有些責任與擔當,你們都在自我中真實。

這是我們近百年來的青春,在清華園裡,有一群最從容的人,書寫著一場Young Forever的故事。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青春電影之一,這裡有著導演最大的野心和誠意。將幾代人的青春都連線在兩個小時裡,想來太過侷促,卻又恰到好處。

看似互不相關的幾條線,卻是從信仰危機開始的。一個人從開始思索為什麼讀書開始,承認並尋找真實的自己,獲得一種實實在在的感情,有所同情,有所原諒,有所擔當,享受生命中的時時刻刻。在思考生命的過程中,思考自我並不羞恥,反而有一種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有那麼幾個場景,鏡頭美到令人窒息。北平一場蒼蒼茫茫由遠而近的大雪,所有知識分子相聚一堂的淡定和從容,泰戈爾演講的詩意,吳嶺瀾上課的優雅,陳寅恪、聞一多講課的風度,教物理的老師寫到“靜坐聽雨”後,一人披蓑衣而坐,於瓢潑大雨中釣魚的意境,沈光耀飛上天際的絢麗,光耀母親,一字一韻的腔調。佳,清瘦的背影和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充滿苦難的淚花。梅貽琦校長的一番詩一般的話……

無問西東電影觀後感,電影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也因為時代變革在矛盾與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實自我的故事。

《無問西東》觀後感8

在沒有看任何宣傳片的情況下,今天去看了《無問東西》這部電影。倆多小時看下來,感受就倆字,震撼!

不是那種激動得語無倫次的那種震撼,而是如一股清澈春水緩緩劃過肌膚般的震撼。

這部電影如果有人說不喜歡,只有一個原因:

因為他沒文化。

它不是商業片,不是文藝片,就是電影。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是那種小時候在本週電視節目單上看到名字就期待著那天快點到的好電影。

如果誰再說“中國的電影人不會講故事”,就可以盡情拿這部電影抽丫的臉。

倍極精巧,感人至深。

憑心而論,我覺得這部電影相比較前陣子大熱的“芳華”,給人的思考空間更多,帶來的感受也比較直觀。“芳華”剛上映的時候,跟著熱潮去看了夜場,全程都是我的淚點,整個影院就我自己哭的聲音吭哧吭哧的貫穿了全場,林丁丁腐蝕活雷鋒,導致活雷鋒下放到連隊我哭,何小萍瘋了我哭,活雷鋒胳膊沒了我哭,蕭穗子撕情書我哭,哭到散場。芳華是濃縮了一個時代的影子,濃縮了一群人的青春在裡面,著實感動,也有氣憤,但留下的思考空間並不多,看完了抹把眼淚回家之後,它無法帶來更多的思考。

而《無問東西》這部電影,雖然全程我沒哭,無淚點,但感受卻是比芳華複雜。

很喜歡裡面的很多話,一些對生命的叩問。

也很喜歡裡面的人性,有可怕的集體暴力,有真誠的個人,也有被恐懼和虛榮支配的後悔與最後的犧牲。很圓滿,不是平面的感情,也沒有非黑即白的事情。

辛苦供心上人上學後,心上人的變心,天天都是破碎狀態的婚姻。不願放手又天天撕開傷口給所有人看。最後害的無辜的人被毀容,自己也投進自殺。這樣的人生啊,說不上來是自己的錯還是別人的錯。或許,這才是人生的複雜性。這也是我覺得比“芳華”更高階的東西。

看完後更被王力宏吸粉,其實,一直覺得王力宏顏值和演技線上。至今還記得他在《色戒》裡,聽說王佳芝被玷汙了之後紅著眼睛,微微梗嚥了一下喉嚨,那個表情。很喜歡王力宏和他媽媽的那段戲。“你所能到的名利光榮,祖上早就有了。那只是人生的一絲幻光而已”

也很喜歡裡面的年代感,很喜歡那條長長的銀杏樹路。那麼金黃那麼溫暖。每次看陳鵬(黃曉明)走過那段路,都會覺得那個會給我“託底”的人出現了。

他說,無論你怎麼樣,我就是那個給你託底的人。

更加喜歡裡面的章子怡。她讓我相信她就是敏佳。她好像也像我們所有人。內心有一點虛榮,但無傷大雅。而與她對立面的群眾,也像是我們所有人,會為了別人的一句話,一點的雞毛蒜皮的所謂證據,就把人心想的太壞,太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揮舞著大旗,勢必想把所有發現有瑕疵的人殺死。

這部電影讓我覺得仿似拍給文科生看的。結束後,內心竟然有一絲慚愧,同為文科生的我,好像真的一點文學性都沒有了。

到底是年輕啊!多麼盡興啊!

而青春不過這些時日。

這些年,你愛慕過很多人,努力維護著很多情感和關係。但是卻忘記了自己才是最珍貴的,所以,謹以此片獻給珍貴的你。

《無問西東》觀後感9

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我該怎樣才能過好這一生?這個問題也無時無刻的不在困擾著我。雖然這個問題無論是自己還是有智慧的長者都無法給出確切答案,但我們還是應該時不時的問問自己: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

小時候做著天才夢,做著英雄夢,以為只要長大了就能成為功成名就、受人矚目的人。以為長大了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長大了我並沒有成為自己心目中那個不一樣的自己,而是和所有普通人一樣上班下班,幹著自己都不知道有什麼意義的工作,掙著剛夠養活自己的工資,還得應付著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偶爾的不懷好意。

從上班第一天起,我就可以遇見退休前一天的工作狀態。別人說過,我自己也想過,這樣安安穩穩的過一生也是不錯的,況且工作環境、工作待遇尤其是工作上的夥伴都是很不錯的。然後像大多數人一樣到了年紀找個差不多的人結婚、生娃,過著差不多的生活,沒有起伏,沒有波瀾。可我總覺得還缺少點什麼。

像大多數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樣,我想我並不甘心就這樣混日子,也說不出什麼“平平淡淡才是真”這些所謂的人生哲理,我想要的是一個跟別人不太一樣的人生,我覺得至少該無關任何人、任何事,只為自己,做些什麼。在這個毫無能力的年紀卻不想毫無作為的就這樣揮霍完自己的時光。

下班以後、休息的時候百無聊賴的翻著手機,點開朋友圈關了又點,開啟微博關了又開啟,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貌似有點孤單落寞。再瞟一眼其他人,每天看肥皂劇一部接著一部、打遊戲一場接著一場,貌似過的也很充實,也很快樂。實在無聊的週末,我也嘗試過窩宿舍追一整天的劇,但是這種感覺並不好,除了更落寞還多了一種負罪感。為什麼這種生活我就過不來呢?

我常常想,作為滄海一粟的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享受生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還是實現自我的價值?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需要留下些什麼證明我存在過嗎?而我又能留下些什麼呢?即使留下我的足跡又有意義嗎?——我不知道。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不用像沈家耀在民族危難存亡之際做出選擇,也不需要像陳鵬那樣在愛情和理想面前做出選擇。但我們更多的是像張果果那樣,在這個紛紛擾擾,混沌不堪的世界裡行走,做出自己的選擇。

平凡的我們還有一種選擇,無關倫理道德,無關社會大義。這種選擇無關對錯,只是沿途的風景不一樣而已,而你只需要遵從內心,做真實的自己,無悔當初。

最後,以電影裡的旁白結尾:“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觀後感10

這部劇是“青春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片名取自清華大學校歌中一句歌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正所謂“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指要超越西方的學問,爭取獲得世界級成果。這部作品展現的大背景是在抗戰時期,橫跨民國到上世紀中後期。

影片演員的陣容空前強大,後期製作團隊也是曾經獲得過很多著名獎項。從芳芳導演的角度來說,她的認真創新態度感動了很多人,從細節深入,使得整部作品非常走心,還原所涉及到的歷史細節,從一開始就讓觀眾覺得《無問東西》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作品。

最近,出現紀念青春的作品,算是一股熱潮,這部劇其實很早之前就已經殺青,一直沒有出現在觀眾的視線,劇中的演員從拍攝到現在也經歷了幾年的變化,社會身份也有所變化,想必對於演員自身來說也是對幾年青春的紀念,從電影的前期宣傳到影片上映,引起了很多話題。始終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部劇作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它所帶來的價值昇華會讓正值青春年華的你我重新審視當下,用感恩之心面對,努力用心生活,我想這部劇帶給觀眾的震撼是波濤洶湧的。

這部劇的題材大膽使用現實中我國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為背景,作品內涵非常豐富,以年輕人在最美好的年紀所經歷為題材,可以引發更多年輕人的共鳴,演繹了四段傳奇人生,內容深刻,既有憤世嫉俗,也有感傷過去,其中摻雜革命主義情懷和大無畏主義精神。

劇中的四位年輕人都有鮮明的定位,章子怡飾演的王佳是中醫學院的護士,在風華正茂的年紀,有著單純的夢想,同時也上演了一場“三角戀”,非常真實,牽動著觀眾的心,劇作中角色的性格鋒芒,嫉惡如仇,會為老師抱不平,也會被同學嫉妒,她的人生中可以預見的悲劇很多,所以這一角色我認為非常貼近現實,並且承包了觀眾的部分淚點所在。

張震飾演的張果果是一家公司的廣告創意總監,表裡不一,違心的做事,在他的世界裡沒有信任這個概念,其實這樣的人物特點在社會中是普遍存在的。以此可以喚醒一些人內心真實的聲音,引導社會上正能量的崛起,多呼籲人們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停停腳步,引人深思。

王力宏紅飾演的沈光耀是一個廣東富家子弟,在昆明求學,正是抗日戰爭的時代,因為看到戰爭所帶來的災難,頂著家族壓力投身革命,在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演繹著屬於自己的英雄傳奇,這樣的角色其實並不罕見,他的存在弘揚了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倡導敢於突破自我,不能把自己約束在固定的牢籠。

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可以用這樣的話來形容“一事能狂便少年”,他是一名清華大學的在讀學生,因為目睹了偉大文學家泰戈爾的訪問,影響了他的命運。四位人物所發生的故事在劇作中實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道路中遇到不同的問題:猶豫和彷徨,金錢和良心,榮譽與誠信,小我和大我。四段故事流暢自然,一直牽動著觀眾的情緒,代入感非常強。

這部劇作在製作中的很多細節都能打動觀眾,符合大環境的服飾和道具,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這部作品完全做到了。劇中的演員也是實力加偶像派,從顏值到演技都能征服觀眾,邀請的大咖足以證明這部作品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