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繪畫/書法

幼兒園繪畫的教學反思

幼兒園繪畫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繪畫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繪畫的教學反思1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鍛鍊孩子的觀察、記憶、想象、表現和創造能力。我想教師應儘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有以下教學反思:

1、興趣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

我認為教師要根據時令和季節的變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孩子們去觀察、認識、體會生活中各種美好的東西,開闊他們的視野,以提高他們對繪畫的興趣以及認識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引導幼兒多看,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不僅能觀察單一的物體,還要引導其觀察物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係。如在畫《活動中的小朋友》時,幼兒以某一處小朋友玩的情況為主要創作物件,但在豐富畫面時還要再畫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動,使佈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內容更加豐富。

2、創造愉悅、寬鬆的心理環境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些想法在幼兒頭腦中原本就沒有。如果成人不橫加干涉,我想他們會自己創作,自動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所以我們教師要正確面對兒童畫中的“出格”“錯位”的現象。兒童作畫時經常會出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小孩的耳朵畫成小動物的耳朵,鴨子長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細又長;白天時畫出個月亮??出現這種情況時,成人往往無法理解,有人

甚至急於糾正,但我覺得我們教師不應打斷幼兒的繪畫活動,急於糾正其繪畫內容,應該在事後引導他去觀察、瞭解相關事物的特徵,讓他們在生活中透過觀察、學習積累起豐富的科學知識。所以,面對兒童畫中的“出格”,我認為教師要多加鼓勵。

3、幼兒繪畫活動中的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術活動中,把握好幼兒的“說”,對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在運用多種手段、媒體給孩子許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孩子進行自由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時要給孩子有充分說的自由,教師千萬不能說“不可能”、“這是不對的”等話語來否定孩子的想法,對具有創造性的、離奇古怪的想法,要給予肯定、鼓勵和讚賞。讓孩子感覺到這樣的異想天開是對的,從而使孩子養成發散性思維的習慣。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我想可以採用自己說,和旁邊小朋友說、小組說、以大家說的形式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同時也吸取別人的想像力。

4、以開放的形式提問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開放性問題,激發幼兒聯想、創造,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的不同答案。如在畫《手指造型想象畫》時,教師用手擺出幾種造型,然後讓幼兒發揮想象力,想像什麼,幼兒則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經驗的積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穎有趣的提問,可使幼兒感到新鮮,促使他有興趣去探究,極大的調動他們投入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5、教師不能忽略的一種繪畫形式——意願畫

意願畫教學既能滿足幼兒表達的願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才能,教師應把握好每一個教育的`契機,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達到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講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以後,其中有一個小朋友問我:“老師,小兔子真有這麼笨嗎?他不會到終點時再睡覺嗎?”當時,我不知怎麼解釋才好。後來我根據幼兒的這個提問,設計了一個意願畫題目《龜兔的第二次賽跑》,讓幼兒展開想象,把龜兔第二次賽跑的過程和結果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結果,在這次的繪畫活動中,幼兒充分想象,不僅畫了出來,同時還編成故事講了出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認真欣賞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並恰當地加以評價

教師應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即使發現幼兒表現中的錯誤,成人也不必大驚小怪、否定幼兒的作品,而應該在充分觀察和欣賞畫面後仔細詢問幼兒的畫法並作出具體的評價。事後,我們可以引導他去觀察、認知相關事物的特徵。成人過多的關心與干涉只能使幼兒失去創作的源動力,扼殺了幼兒的藝術創作潛能。

在美術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幼兒園美術教育並不是教幼兒什麼驚人之作,而是使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潛能,建立大膽創造的信心,養成堅韌不拔的毅力,為將來無限的發展創造可能。

幼兒園繪畫的教學反思2

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繪畫作為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在幼兒園深受幼兒喜愛。幼兒藉助繪畫舒展內心的喜好和興趣,表達著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感受。而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其作用應該主要體現在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激發其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那麼,如何在繪畫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把繪畫變成幼兒自由想象、大膽創作、體驗快樂的活動,則是教師必須在繪畫教學中首要注重的問題。然而,回想起自己平日的繪畫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盡如意之處,例如:我們在幼兒園繪畫教學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找出教學目標,教材要求畫什麼就畫什麼。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範畫進行講解,再分步教畫,我們畫一筆,幼兒跟著畫一筆,隨後再讓幼兒參照範畫作畫,模仿比較好的還可以再添畫一些小花、小草、小鳥、太陽等,以豐富畫面。幼兒在學習中亦步亦趨,畫面大同小異,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比較呆板。講評作業時,我們教師似判斷是非的法官,對幼兒模仿比較象的、畫面新增內容多的、畫面乾淨整潔的作品往往大加讚賞,甚至用小紅花、五角星來作為獎賞。而對畫面單調、模仿不象、作業散亂的幼兒作品則不予肯定,有的甚至批評、指責幼兒沒有認真作畫。而對繪畫天生敏感的幼兒畢竟少數,這少數的幼兒往往成為教師固定的講評物件,不利於激發更多幼兒的繪畫熱情。

上述問題不利於幼兒拓展繪畫思維,發揮創意,其弊端十分明顯。那麼如何把握幼兒繪畫教學呢?如何激發幼兒自由表達和個性創造呢?在具體的實施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四個結合”:

一、預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結合。

知識更新、資訊多變的今天,幼兒的認知經驗已今非昔比,他們更喜歡接受新奇、從現實中隨機派生的事物,這就要求教師能隨時貼近和把握幼兒生活,從既定的教材中走出來,尋找易為幼兒接受的題材。教師如果能根據幼兒生活實際和興趣,留心發現那些貼近幼兒生活、幼兒熟悉並喜歡的事物,在預成教材的基礎上,適時生成新教材,則不僅能豐富和發展預定目標,更能開拓新的教材教法,促進幼兒更為愉快、成功地作畫。

二、示範法與觀察法、談話法相結合,並靈活運用。

示範法可以幫助幼兒掌握繪畫的簡單技巧,提高短期作畫水平,但如果示範法過前、過全,則容易束縛幼兒小手和大腦,阻礙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觀察法是幼兒學習繪畫的重要方法,在教材確定之後,課前或課堂上有目的的觀察,引導幼兒注意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顏色等特點,體驗活動的感受,欣賞美好的事物,把繪畫內容變成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感受深的東西,幼兒就“有物可畫”;談話法在幼兒繪畫中起著重要作用,為幼兒創設寬鬆開放的談話環境,將繪畫構思先表達出來,將繪畫情景描述出來,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思維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提高繪畫興趣,而且能使幼兒相互學習和借鑑,資源共享,更有利於教師及時捕捉幼兒閃光點,發現並糾正談話中的不足,從而使幼兒“有物想畫”。

三、教師評價與幼兒評價相結合。

評價作品的過程,也是幼兒再學習的過程。一幅作品完成後,幼兒往往會根據題材內容和創作經驗,迫不急待地將作品中的一筆一畫繪色繪色地講出來,語言被分配在圖畫中的每一個角落。幼兒的自我表述,激發了大膽表現的慾望,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孩子們的許多奇思妙想也會讓你歎為觀止。如:之所以有“綠色太陽”是因為“天熱了,綠色太陽比紅色太陽要涼爽”;爸爸的唾液有“黃豆一般大”是因為“爸爸生氣時太嚇人,說話聲音很大,噴出的唾液砸到我臉上很疼”……可見,孩子們已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匯到創作中去了,而這一切,單靠老師的眼睛是不可能全部評價出來的。在瞭解幼兒作品內容、情感的基礎上,教師根據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進一步評價尤為重要。因此,在評價幼兒作品時,要時刻注意保護幼兒的創意,尊重幼兒的情感處理,每一幅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不同幼兒表現水平之別。只要作品有獨到的創造個性,能表達孩子的天性和對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點,教師都要及時捕捉並給予讚賞和鼓勵,要讓鼓勵的語言“普灑”在每個孩子身上。

幼兒園繪畫的教學反思3

本次活動是一個意願畫,在繪畫的形式上,幼兒接觸得比較少。意願畫是孩子把自己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最喜歡的人和物記憶下來,透過想象,運用畫的形式表示事物或情節。這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極好方式,對智力發展有很大益處。在活動的引題上,我是第一次嘗試讓幼兒進行示範,我是想讓幼兒的這種示範,激發其他幼兒的繪畫興趣和想象力,並透過鼓勵不夠大膽的幼兒,讓他們能夠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以前,幼兒都會看到老師怎樣畫,然後對老師進行模仿,因為老師本身就是一個模仿的物件,在某一方面會影響到幼兒發揮的空間。今天看到幼兒的示範,雖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幼兒會進行模仿,但有更多的幼兒能動動自己的腦筋。但這樣的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幼兒的示範不夠規範,如果教師能給幼兒做及時的點評,那樣會更好。在繪畫材料和形式上,我在原有的教案上做了一些改動,把水粉顏料改成了蠟筆,目的是讓幼兒能夠更多的運用繪畫的技巧,雖然以往幼兒都有畫花的經驗,但大多是畫同一種花,本次活動是畫花園,花的品種會更加多,我認為自己在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方面掌握得不夠好,所以在活動中沒有對他們有特別的繪畫要求,目標不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