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三個兒子》課堂的教學反思

《三個兒子》課堂的教學反思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這是上學期我讓小朋友們背誦的三字經中關於孝敬家長的經文。本課就是教育小朋友們孝敬家長的,文中沒有明顯的語句讓小朋友們如何去孝敬自身的家長。我看了幾遍課文想:有沒有必要在課中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讓同學在我的深挖細摳中去感悟要孝敬自身的家長呢?可是我轉眼一想,作為二年級的小朋友那麼小,給他們將孝敬家長的道理也不太懂,只有在引導小朋友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小朋友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讓他們在讀中感受到作為小朋友最應做到的是要孝敬自身的家長。

學習課文時,我讓小朋友們找出三個兒子在母親心中是什麼樣的?然後引導小朋友們讀出三個母親對自身小朋友的評價。誇自身小朋友會唱歌,會翻跟頭、力氣大的母親心裡是無比的驕傲。朗讀的時候語氣是自豪的。只有一個小朋友的母親說自身小朋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她的心是平靜的,朗讀時是用平淡的語氣。當我在指導小朋友們讀三個母親的話時,我發現小朋友們將2個誇獎自身小朋友的母親說的話讀的好極了。他們覺得會唱歌,會翻跟頭的小朋友是好樣的。

讀完3個母親對自身小朋友的'評價後,我出示圖畫,三個母親各提著一桶水在路上走,讓小朋友們看圖讀文找出三個小朋友是怎樣做的。然後讓小朋友讀出這三個小朋友的表示。讀到翻跟頭的小朋友是入迷的;讀到會唱歌的小朋友是陶醉的;可是當我的小朋友們讀到那個協助母親提水的小朋友時他們臉上的表情是若有所思的。我感覺他們心中充溢一種感動。我趁機將課文中對第3個小朋友的描述的句子用小黑板出示:他趕緊跑過去,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拎著走了。讓他們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開始點同學讀評議,再同座互讀上臺扮演讀,小組競賽朗讀),讓他們在讀中感受到三個兒子中只有一個是愛家長的。然後我問小朋友: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小朋友?小朋友們七嘴八舌,紛紛舉手說:三個兒子,有兩個不心疼自身的媽媽,看到自身的媽媽提著那麼重的水卻不幫媽媽提,只知道扮演自身的節目給人看。只有一個兒子是心疼媽媽,孝敬家長的,所以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我接著問:你喜歡那個小朋友?為什麼?一小朋友說:喜歡沒有什麼特別地方的小朋友。雖說他沒有特長,但他知道孝敬媽媽。特長可以花錢去學,而孝心是無價之寶。愛家長,不是在家長需要協助、關心的時候去展示自身的特長,而是協助家長做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小朋友們都說要向幫媽媽提水的小朋友學習。就這樣在讀中,小朋友們不知不覺的感受到了要孝敬自身的家長道理。

教學完這篇課文,我在辦公室講述自身教學這課的感悟,為小朋友們終於明白了孝敬家長的道理而高興。沒有想到我們同室的老師說,假如他們選擇兒子,就要那些會唱歌、會翻跟頭、有特長的小朋友。他們的觀點就是希望自身的小朋友學習好,有專長,不協助他們做事、不孝敬也無所謂。他們說其實小朋友們長大了也享不了小朋友們什麼福,只要他們過的好,不找麻煩就夠了。我當時心裡一驚。不要孝敬家長、沒有什麼專長的小朋友,情願要有能力,對自身不關心的小朋友?試想,一個連自身家長都不孝敬的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心中沒有愛的人,那他在社會上又會有什麼作為了?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勝利的人士,只有心中充溢愛、充溢責任,他才會盡職盡責的去做好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假如是我,我一定要選擇協助媽媽提水的兒子。我希望我的同學也是那沒有什麼特別地方卻知道幫媽媽提水的小朋友。我的教育目標是讓小朋友先學會做人再才是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