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1

這本書是我在圖書館的書架行列間閒逛徘徊時發現,瞄到後便毫不猶豫地取出來。原因很簡單,我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拖延熱衷者,而且越發有嚴重之勢。比如與朋友赴約,我往往會把時間預算得剛剛好,不遲也不早;又比如說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把作業拖到限期前一兩天才開始做,像是現在的讀書筆記,我想著明天就必須列印,所以只好趕在週末的尾巴把這趕出來……

於是,我決定要透過這本書探究我沉溺上拖延的深層原因,以及希望找到解決的有效方法。

書的第一章就闡述了一個“拖延者怪圈”:

這次我想早點開始,我得馬上開始,我不開始又怎麼樣呢?還有時間,我這個人有毛病,做還是不做?——不做,或者,背水一戰。我永遠不會再拖延。

我完全感同身受,這無疑是我一學期來的心路歷程。開學初,我往往雄心壯志,想著這學期我必須時刻溫故而知新,切勿期末臨急抱佛腳,我得馬上開始。漸漸地,學習往往會被一些莫須有的瑣事耽擱,於是我開始想:我不開始又怎麼樣呢?於是,臨近期末,我又安慰自己:還有時間……

對於拖延的原因,作者歸結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標和回報過於遙遠、無法自我約束。我想前兩類原因的吧。仔細想想,我喜歡把赴約的時間調得剛剛好,是由於我曾經提早到達,一個人站在街角等待,我實在是不喜歡等待,於是選擇了這個方法,可我每次看到朋友比我早到在等待,我又感到慚愧;至於在學習上臨急抱佛腳,是由於我感覺那樣的效率會比平時大大提高,同時我認為自己在高中三年都孜孜不倦,卻在高考中功虧一簣,而眼看平時成績不如我的同學都如願以償考上重本。我害怕就算平時溫故而知新也抵不過別人臨急抱佛腳的運氣。但是,我似乎忘了一本最基本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探究了自己拖延的原因,我似乎能順藤摸瓜找到解決方法,正如書中提到的:

慢慢來。我深知改變這壞習慣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完成,一切不能立竿見影,我會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多給自己心理暗示,例如,在學習方面,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笨鳥先飛”。

觀察內心的抵抗。書中描述這這實際上是一個克服恐懼的過程,這個自我觀察的過程同時也發揮著間接的提示作用。或許我須聆聽內心的掙扎,然後透過理性告訴自己,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又比如在學習方面,當惰性與初衷對抗時,我必須告訴自己:我是學生。

筆記、日記、自由書寫。我個人認為這是個特別的方法。記錄下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見證自己的改變,又或是從這些內容中更深刻地探討自己。

我想,這次是真的要改變拖延的壞毛病。我相信,我是真的可以!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2

在閱讀了《終結拖延症》之前,我看過《拖延心理學》,可能由於自己偏向於感性,我感覺《終結拖延症》一書偏於理性規則,閱讀時間比我預計的要長。

最能減少拖延負罪感的,莫過於發現:拖延的不是我一個。所以在看完《拖延心理學》之後,我的拖延焦慮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或許以前被這種拖延負罪壓迫的太厲害了,以至過度放鬆走向了反面――我幾乎心安理得於自己的拖延。在這種情況下,偏重理性的《終結拖延症》對我很好的進行了一次糾偏。

我非常贊同這本書對拖延的定義:拖延是一種成問題的習慣,是把重要的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它時間做。習慣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拖延會有一個逐漸加重和蔓延的過程。習慣具有固化的特點,所以針對拖延,保持覺察很重要,但從我自己的經驗,過於敏感的覺察,會引起內心的抵制。所以這種覺察,要注意方式方法。反覆自省感到自己在拖延是很折磨人的,不如採用簡單的步驟使自己脫離這個環境。我以前回家總是躺到沙發上看報紙,結果就是經常一份報紙看了兩三個小時,晚上什麼事情也做不了。這中間也會時時想到“起來吧起來吧。”但最後還是惰性佔了上風。但如果回家後就坐到桌邊看報,那麼基本半個小時就能搞定,也就有時間去幹其它事情。

鍛鍊自己的情緒肌肉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也獲益最多。由於閱讀的興趣,我有意無意間贊同“人生貴適意耳”的生活態度,所以對於不舒服的狀態,第一反應就是要避開,對於不能容易解決的問題,就想放棄。騎手與馬的比喻非常適合我――由於騎手缺席,我就象那匹只能依據本能行事的馬。我對各種東西的學習,依賴自己理解力不錯,入門都比較容易,但到達某個平臺階段,要下一點死功夫時,我就會停步不前,以至於我良好的開端從來都是失敗的前奏曲。最後對學習形成牴觸,對任何學習計劃都開始拖延。此類拖延匯聚到一起,形成自己在專業上“望人興嘆”局面。我以前把這個單純歸結於自己意志力的不足。書中的“單憑意志力,往往不足以決定內心衝突的鬥爭結果。接納負面評價的能力,才是在行為上避免拖延走向高效的起點”。對我真是當頭棒喝。我總想用一種輕而易舉的姿態完成學習,不肯接受自己在理論上的欠缺。目前我針對鍛鍊情緒肌肉,想到的就是五分鐘和計劃完成及時鼓勵的辦法。

其實我想,克服拖延或許就是一個從自戀走向不自戀的過程。不放大自身的困境,不沉溺自己的情緒,不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離開自身,我們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並接納和熱愛它。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從自我傾注的視角轉化為自我觀察。

總算寫出來了,雖然比預計的長,但動筆時倒是確信自己能在截止期前完成的,而且也做到了。嗯,對自己感到滿意。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3

在翻開《拖延心理學》之前,本人一直對自身在習慣養成、工作效率等方面所表現出的拖延深惡痛絕,並對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拖延症患者”深信不疑,且頗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思,深恐將不斷為此生以及此生中的若干年甚或幾個星期的碌碌無為而追悔莫及,於是便一廂情願地將治癒希望寄託在了廣受推崇的《拖延心理學》這本書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細讀之下,方知拖延這個問題竟然博大精深。它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行為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腦共同作用力之下的產物。正如書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經驗這三者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細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還會扯出諸如:早年記憶、對成功和失敗的各種恐懼、模糊的自我認識以及家庭的態度等等,這些我們自己都不太願意去觸及的深層次感受仰或真相。

當讀到對各類“拖延行為模式的法庭大調查”這一章節時,書中提到:拖延會激起類似自責或者厭惡這樣的情感反應,但是……它很可能同時也在幫你躲避其他更為焦灼的情感。這突然就讓我想到了自己在寫稿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拖延。那時候,總會一邊反覆計算已完成字數和最後交稿期的距離,一邊為自己無法按部就班卻總在不斷往後拖延,而無比自責和懊惱;那時候,自己簡直就像掉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在拖延,一方面又在焦慮和自責中痛苦度日;那時候,即使現在想起來,自己也會禁不住起上一身雞皮疙瘩。

如今,是本書啟發我找到了箇中答案。那時之所以那樣,是因為在拖延中寫稿和在寫稿中拖延的我,無論有多麼令人厭惡,也比不上作品完成後卻得不到認可或不能發表的那種挫敗感更令人痛苦。所以,那時候的拖延源自於我對失敗的懼怕,擔心得不到認同和肯定會就此失去自身價值(本書指出,這種就個人表現論個人價值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繼而推論出,這可能跟我成長於一個具有懷疑傾向的家庭中有關。當然,探討這些並非是為了逃避或者指責又或者抱怨什麼,何況即使這樣也根本於事無補。我要說的'是,在這個對自身艱難的探索過程中,自始至終,你都要懷抱真誠和勇氣,否則,很難發現真正有用的東西。

所幸,經過徹底反省分析,雖然拖延症的對治簡直稱得上牽一髮而動全身,但本人總算不是無可救藥。書中所提出的一些拖延處理技巧,也確實具體而實用。例如,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我要在今天睡覺前完成這篇讀後感。而不是:我要停止拖延;再例如,利用接下來的15分鐘我要打掃房間。即使打掃房間又無聊又辛苦,但我起碼可以忍受15分鐘,而且只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15分鐘,才能完成一件事;還有,要為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也許最近投出的一篇稿子,又沒有出現在編輯公佈的過稿名單中,但這並非我個人價值和能力的反映,我只需開始著手下篇的寫作就可以了。

起碼《拖延心理學》給了像我這樣,受拖延頑疾拖累的“拖延者”一個希望,只要有意願改變,只要有志征服,只要全心投入且反覆實踐,總有一天,我會心甘情願接受犒賞。這些犒賞,也許來自於我如願完成的一篇文稿,也許得益於我花數十年持續經營的生活,甚至多虧我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為健康所帶來的珍貴回報……總之,連一向追求完美的我(據說大多數拖延者都有完美主義的傾向),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為開啟新生活所經歷的這一切了。這一切,包括拖延,但拖延已不再是一種失敗。只有不敢去經歷,才是真正的失敗。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4

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看完《拖延心理學》,我立即就想到了這個千古名言。下面我就從人生規劃和工作計劃兩個方面談談拖延和做事。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家經常會問,你長大了想做(幹)什麼?大家還能想起來第一次回答的答案嗎?即便記得,實現的又有幾個呢?我想恐怕寥寥無幾。我記得我曾經回答的是當老師,和現在的職業相去甚遠。可能是我意志不堅定吧,但我總覺得那會我的回答是隨性的,不夠成熟。如果我真是個老師,按現在我的思想,我會這麼處理這個事情。第一,我會安排課程給大家介紹360行;第二,我會讓學生去思考自己要做什麼,這個不需要做很快的決定,也許會給1個月的時間;第三,我會讓每個人寫一篇自己的理想,以作文的形式交給我;第四,我會讓大家再寫一篇文章,題目是《如何實現我的理想》;第五,我會將這兩篇文章放到一起來評論,同時會寄語每位同學,希望他們能按照規劃好的人生,努力的實現夢想,體現自己的價值。(可惜啊,我不是老師。感嘆一下過去和現在的教育現狀)

我在考上大學的那刻,我都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過什麼規劃,一直到大學畢業後的前兩年,我都是一棵無根的浮萍,隨著社會的激流漂動。後來想想,我究竟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一思考,自己就清楚多了,所以在以後做出決定的時候,我總會想著我所需要的。所以,現在我也給大家一點建議,如果還沒有對自己未來做規劃的,抓緊吧,當你一步步的按自己的規劃實現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時,你會小有一種成就感。

再來說說工作吧。也許大家在工作中都有渺茫的時候,我不知道你們如何,反正我經歷過工作多的連夜加班的時候,也有一月沒事做的時候,有我的原因,也有工作性質的原因。但現在,我感覺我的工作是充實而適量的。我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計劃。其實做基建工作挺複雜的,工作量也是十分龐大的,我不敢說把工作做好了,但至少我的工作在按照計劃一步步的落實。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做月報、週報、日報,其實這就是計劃,如果計劃制定的合理,我想工作完成的肯定井井有條。曾經我在工作中往往是應付差事多,計劃工作少,有時是計劃了,卻沒有跟進,因此到第二天,日報的內容沒實現;到週末,週報的內容沒實現;到月末,月報的內容肯定不全面。所以現在我養成了幾個習慣。第一,每天晚上睡覺時,想想今天的事情做完了沒,明天還有哪些事。第二,每週三看週報,如果沒完成的任務,可能就提醒自己抓緊了;第三,每月10日、20日看月報,如果有沒完成的事情,再安排一下。這樣我基本上就把計劃的事情都照顧到了。

當然,好像說了這麼多,和拖延沒多大關係,其實按計劃進行,就是改掉拖延的習慣,克服拖延的心裡。很多時候我們是很多機會,而往往是拖延的心裡,自己告慰自己,等等再說吧,過了這段時間再說吧,完成這個事情再看吧等等,讓機會轉瞬即逝,時間過了,也許想法和機會都過了……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5

初次得知要讀的書是關於拖延的,我打心底沒有感到像聽到共讀的第一本書(《把時間當做朋友》)的書名時那麼有歸屬感,那麼亢奮,彷彿自己正需要這種正能量,彷彿生命會因為這部書而更加完滿……因為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正經八百”的拖延者,我從來不無故不拖延約會,老師佈置的任務,家務……只是簡單的把自己所有延後完成的事情或因時間期限已過而不能做的事情歸結到自己的懶惰上。

但是,讀到第二章,我便驚訝的發現,作者分析的案例分明就影射著我自己。為了不讓自己的朋友因為自己太優秀而疏遠自己,或者不願意取得成功後面臨更大的退步的空間,就故意拖延自己的前進——這聽起來好像恰恰和我想要獲得進步的目標背道而馳,但這無疑是真的。雖然我從來沒有在心裡總結出這句話,但是隻憑“自己取得較好成績時感到的焦慮甚至超過了取得很差成績的所感到的焦慮”這一點,我就斷定:我是一個拖延大亨,一個不自知的隱性拖延者。因為我的拖延在我渾然不知中竟在我的大腦裡自動生成了一個框架,目的竟然還是保護自己——用一種近乎傷害自己的方式。

不僅如此,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完美主義者”。因為但凡我想做到一件事,我就會在腦海當中構建一張近乎無法超越的藍圖。之所以說它無法超越,是因為這種結果的實現,必須要保證我的大腦和我的機體時刻處在高效運轉當中,還要保證沒有任何人打斷我的計劃,我所需要的幫助能夠及時的獲得……這無疑是在要求全世界都圍著我轉。但是這可能麼?

讀完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且我知道,它已經逐漸被我接受,並且逐漸被我實踐到具體生活中了。

今天中午,拎著暖瓶,穿著大出兩個碼的綠膠鞋,有氣無力地走在樓梯上,正是腦袋一片空白的時候。隨著我“啊”了一聲,暖瓶跌破了,我呈狗熊裝趴在了樓梯上,手按在了壺膽的碎片上,血流出來了。我的第一反應是:上樓,拎著我剛剛犧牲的暖瓶,讓舍友看看我流著血的手,安慰我一下。但是又轉念一想:現在上樓,拖著不去買暖瓶,中午洗刷沒有熱水;而且即便是有了舍友的安慰,木已成舟。於是我沒有拖延,而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也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我更喜歡的自己。

正像作者說的那樣,導致拖延的原因有各種,這些令人討厭而我們卻不得不依賴的拖延行為,大都發源於自己的錯誤認知;且治癒拖延的方式也有很多種,重在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但是改善自己的拖延行為只有一個結果——最佳化我們的生活。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6

拖延,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習慣,也許您拖延是為了逃避某件事情,也許您拖延是為了緩解緊張的壓力。從我們的幼兒時期一直延續到老年時期,也許死亡才是拖延的終點。既然不能擺脫拖延心理,我們就應該瞭解它的根源,瞭解它的影響,最終找到克服拖延心理的方法。

我分析我工作上拖延的原因可能是一種畏懼的心理,就拿倉庫這方面的工作來說,因為沒有實際經驗,不自覺的就對這塊工作產生了拖延的心理,有點畏懼,不知從何下手。要想克服這種心理,就要從根源下手不能畏難,要把整件事情分成各個小模組來逐步攻克,制定詳細、切實可能的工作計劃。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先在網上學習些理論知識;再去泰州進行實踐學習和操作,理論結合實際強化技能,回來針對我們遠景的實際情況,取長補短,對症下藥,逐步完成倉庫的管理工作。

正是讀了《拖延心理學》這本書,我才真正認識到自己工作中拖延的成因。改掉拖延的壞習慣也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我準備好啟程了,您呢?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7

好長時間沒上來寫點啥,因為我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忒充實了。

我一直感到自己到了一個人生的瓶頸期,在深知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情況下,感到有心無力。知道自己的問題之一是拖延,於是終於前些日子讀了《拖延心理學》,找到了癥結所在。

自我幫助類的書我現在看了幾本之後,把他們劃分為三類,或者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說教式的,透過講道理拓展你的思路,就像年長者給年輕人做心理工作差不多。這個方法在個別想不通的問題上,有時候可以個人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有些道理你可能先前是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有了新的目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但是這個型別的有個問題,它只在你先前不明道理的時候管用。那麼如果在“道理大家都知道”的情況下,問題有時候還是解決不了怎麼辦?這就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第二層是方法式的,你現在已經知道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知道了目標,卻不知道怎麼能達到,這類書就注重於教你實際操作的方法。比如教你怎麼管理時間,怎麼放鬆精神……但有了目標,有了方法,你就一定能達到目的嗎?不一定能!

第三層是學術式的,它從心理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你有了目標,有了方法,即你知道要做什麼,又知道如何做,為什麼不行動?這問題一點也不荒謬,它幾乎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問題出在內心和大腦。幫你解決“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就是……”裡那個不知道的為什麼。《拖延心理學》就是這個層次的書。它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把自己當成活體標本,科研專案來研究!

看了《精子戰爭》之後,內容雖不能盡信,但是它的一個主旨是人類終究是一種動物。要從生物的角度來觀測研究。

確實如此,不能因為人類掌握了科學道理,就認為自己的感性一面是凌駕於科學是不可用理性分析的。事實上,那些自然界的科學事實不管人類掌握與否都是客觀存在的,人類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當然也可以用科學道理分析。

根據學習,我終於意識到我的行為方式,思維模式都是有深遠的源頭的。我拖延的行為方式,和一些慣性思維,形成於早年、多年的個人經歷之中,匯聚於潛意識的神經通路之中。好訊息是,人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我要深挖自己的意識形成,然後去斬斷那些錯誤的聯絡。

透過那本書,和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我這一個多禮拜,明顯的感受到了自身的變化。我相信長此以往,必將有脫胎換骨的變化。首先,我感到自己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做了幾件以前死拖不做的事情。之後覺得很輕鬆,很自豪。其次,即使我的學習量沒有大量的增加,但是我以前常有的學習帶來的負面的感覺,如疲憊不堪,日子混沌,空虛,內疚等這次都沒有了,有的是充實和滿足。

今天感到身體不適,而且我的學習剛好告一段落,今天給自己一個充分的休息。早上做了一點正事,後來又出門捐書,處理舊衣服,剪頭,買定時器,買菜,洗衣服,剩下時間就是看看書上上網。其實剛剛那麼一列舉,今天也做了不少有效的事情。尤其是捐出去那兩大本早已不看的厚重教材之後,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很神奇,只是幾本書而已。想來我心裡大約早就想處理他們,又放不下,收著佔地方又鬧心,今天終於決定並行動了,清除了不知不覺佔據我內心角落的一個煩惱。往常我在傢什麼也不幹還覺得時間過得超快,今天卻覺得時間變得非常的長,很神奇。

讀了《拖延心理學》之後,激發了我過去的回憶和對自我的剖析。意識到,我其實是個相對敏感的人,因此我其實受到了很多傷害。我不應為自己的敏感而自責,因為這並不是我犯下的錯。而我受到的那些傷害,即使年代久遠,但我卻從來沒能去撫平他們,那些舊傷如今已形成了併發症,成為了我前行的沉重負累。他們已經在我青少年時期拖緩了我的步伐,時至今日,在更困難的環境下,我再不去斬斷那些纏繞著我藤蔓,前行的道路上已經舉步維艱。

幸運的是,我想我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也摸索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門徑。與之前的苦悶掙扎的感覺相比,我現在感覺到的是一種改造自我的躍躍欲試和興奮欣喜。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8

看完很久了,最近懶惰了,或者是依然是在拖延,總是試圖去找自己期望的那麼一個狀態再去寫,但是很可惜,一直沒有找到,反而在這個很煩躁的時候,開始動手記錄閱讀後的感受。

上一篇記錄可能引起拖延的原因,這一篇去找武器去解決這個問題。刪選出操作性比較強的點:

(1)明確的目標和可行性的計劃

目標是現在提的越來越多的詞語,從高中到大學,到研究生,然後工作,每個階段狀態的不同,和目標有密切關係。高中時目標很簡單,很明確,考一所好的大學,因此很好出現很煩躁和迷茫的時候,遇到的都是學習上具體的問題,通常這些問題都比較容易解決。大學之後,對未來,對以後沒有太多概念,依然是高中的思維方式,但是卻沒有高中那個既定的目標,因此迷茫恐慌的情緒出現的就比較多。讀研後,經歷了周圍同學的找工作,還有本科階段的煎熬和思考,對以後的路有一些認識,或者說有一個模糊的目標,因此研究生階段算過得有條有理。工作雖然時間不久,但是內心的衝擊卻不小,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也就是說有一個較清晰的目標,因此,經過近一年的波動,現在工作狀態基本穩定。從個人近十年的變化,大概可以看到,目標真的如同海上的一座燈塔,指引自己向前進,當燈塔的位置不明確時,就會迷茫恐慌,而當可以看到燈塔時,做事生活似乎就容易很多。

計劃是自己一直熱衷於做的一件事,但是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屬性,可行性。做到可行性,對於剛開始改變自己的人,需要把握兩點,一不要太久,二不要太緊湊。太久很容易讓人疲憊和沒有成就感;太緊湊不具有可操作性。曾經做過很多計劃,大部分甚至執行不到兩天就放棄了,原因很簡單,把計劃設計太緊湊,甚至規定了吃飯,走路的時間,也沒有應對突發事件的時間。於是,當有偶然事情,或者稍微懈怠,一天計劃的大部分事情都無法完成。

(2)學會判斷時間

真正瞭解自己的時間,注意是真正,而不是大概估計。最好的方法,花一段時間記錄自己每天的時間都在做什麼,然後分析哪些時間可以利用,哪些時間無法利用。同時,不要試圖去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狀態做某一件事情,因為這樣完美的事情很少發生。如果需要做,但是因為畏懼,不想做,那麼先做一些周邊的事情,把自己和環境融合起來,然後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強迫自己坐下來,因為一般沒有監督的自我強迫基本上是無效的。

(3)透過身體減輕拖延

很多時候做事總是希望有一個好的狀態再開始,可是大部分時候很難發現有這樣的狀態。或許這不單純是精神的問題,而且與身體有關。因為種種原因,血液流動速度過慢,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因此,意識上很懶散。這個時候,需要動一動,例如打會球,跑一圈,讓自己出出汗,加快血液流動,把血液中的沉鬱之氣排出體外,然後投身自己要做的事情。

(4)重複的做一件可以養成好習慣的事情

有句話叫:“優秀是一種習慣”,這不僅僅是外在的體現,也跟身體有關,由於總是把事情做的很好,大腦中的一些連結自然建立起來,當遇到下一個問題時,大腦自動向好的方向去引導,因此優秀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生活中一樣,我們很多動作,如打字,如果打的很快,腦子裡面其實對敲了哪些位置沒有有意識去控制了,都是本能的手指移動。這種本能的移動不是天生的,因為小孩不會使用鍵盤,所以本能反應是可以培養起來。因此生活中的做事方式,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是可以透過重複形成習慣的,一旦形成習慣,這些好的習慣就總把自己引導向一個好的方向。因此找到針對自己拖延問題的好習慣,然後透過重複簡單的事情,讓自己建立起本能的習慣,逐漸開啟腦中對原有拖延習慣的連線,進而改變拖延。

不是每個人都有拖延症,只是在做事時,人總是會有一些惰性,找一些方法,限制惰性對自己的影響,還是很有必要。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9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如何加快我的節奏,節約我的時間。我的理解是:

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可觀察、具體而存在的,而不是那種模糊而抽象的目標)。

設定一個務實的目標,不要異想天開,要從小事做起。不要過於理想化,而要選擇一個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標。將你的目標分解成短小具體的迷你目標。每個迷你目標都要比大目標容易達成,小目標可以積成大目標。

現實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對待時間。問自己:這個任務事實上將花去我多少時間?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時間投入其中?只管開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邁出一下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利用接下來的15分鐘。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鐘,你只要透過一次一次的15分鐘才能做完一件事情。因此,你在15分鐘時間內所做的事情是相當有意義的。

為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當你遭遇到一個(或者兩個、三個)困難是,不要放棄。困難只不過是一個需要你解決的問題,它不是你個人價值或能力的反映。

可能的話,將任務分派出去(甚至扔下不管)。你真的是做這件事的唯一人選嗎?這件事真的必要去做嗎?我會給這件事找一個合適的人去做,這樣就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了。

保護你的時間,學會怎樣說不,不是不做只是要合理安排時間!

留意你的藉口,不要習慣性的利用藉口來拖延,而要將它看做是在做15分鐘的一個訊號。或者利用你的藉口作為完成一個步驟之後的獎賞。

我們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可以拖延,也可以行動,即使自己的心裡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行動的。以往的歷史無法決定你當下要怎麼做,你可以從學習、成長和挑戰自己中獲得快樂,你不必等到完美之後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10

《拖延心理學》是由簡·博克和萊諾拉·袁所著,簡·博克和萊諾拉·袁,是心理學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諮詢師。從1979年開始就為學生中的拖延者創設了第一個團體治療課程,曾經出現在《奧普拉》和《20/20》等電視節目中,同時也是《人物》和《當代心理學》等出版物的專訪物件。她們一直致力於為全美國的學生、公司組織和公眾團體提供治療的心理工作坊和專題演講方面的服務,終年活躍在斯坦福大學、伯克利的講壇。

通常一本書的可讀性往往取決於作者的閱歷,寫書的人往往被認為對他們的寫作傾向有著非常深入的瞭解。確實,作者對拖延心理的瞭解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簡·博克曾經說:“我們兩個都知道對方的那些醜事,我們都經歷過許多通宵開夜車的日子,也曾為寫博士論文而掙扎了多年,經常要繳納稅收滯納金,並常常為自己的拖延而編造種種故事情節(最為極端的例子是說自己家裡死了人)。”除了作者兩個人對此的個人親身經驗之外,作者也有多年與拖延心理打交道的職業經歷。當作者還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諮詢中心成員的時候,作者從1979年開始就為學生拖延者創設了據作者所知的第一個團體治療課程。在作者的拖延者團體中,作者看到一些拖延的模式和傾向一再地呈現出來。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是其中還是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共性。舉個例子來說,作者原計劃在週一上午九點開始作者一週的團體治療課程,結果作者發現這根本不現實——在十點之前沒有一個人出現在現場!當作者向公眾開設拖延工作坊的時候,作者再次遭遇到了這個拖延怪獸。作者差點提前一週取消作者的第一個工作坊,因為在預訂的時間內沒有幾個人報名。結果,幾乎2/3的人是在截止時間的最後一分鐘報了名,作者不得不搬到一個更大的房間裡才能容納下這麼多的人。

作者不僅僅在文學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而且在她從醫方面的成績也不容否認。30年來,作者在心理治療和心理分析的私人診所內也處理了很多個案,很多人因為常年拖延而積重難返,這讓作者有機會在更深的層次上探索這個問題。作者感到幸運的是,患者們都勇於向作者敞開心扉,這使作者的研究工作從中受益良多。所有這些經驗都再次堅定了作者的想法:拖延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根本而言,拖延的問題是一個人跟自身如何相處的問題,它反映的是一個人在自尊上的問題。

在書中,作者描述了從學生到科學家,從秘書到總裁,從家庭主婦到銷售員,拖延的問題幾乎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本書的兩位作者基於他們倍受好評和極具開創性的拖延工作坊和從眾多心理諮詢領域中汲取的豐富理

論和經驗,對拖延作了一次仔細、詳盡、有時也頗為幽默的探索。透過鑑別和檢查那些我們將事情推掉的背後原因——對失敗、成功、控制、疏遠和依附的恐懼,加上我們的時間概念問題和大腦的神經學因素——為我們學會怎樣理解拖延的衝動以及怎樣以全新方式採取行動做了一件非常紮實的基礎工作,併為我們提供了達成目標、管理時間、謀求支援和處理壓力等一系列方案來克服拖延問題,她們提供的方案極為實用並經受過實踐的檢驗。書中作者還還考慮到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訴求,以及諸如注意力缺失紊亂症、執行功能障礙症等神經認知問題對拖延的影響。在書中作者甚至還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邊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實用性建議。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拖延就是懶惰的一種表現,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拖延並不只是懶惰,他跟很多因素有關,透過書中的描述,我也發現自己拖延的毛病,瞭解到了拖延對事情發展的影響。我深深地認識到拖延讓我失去了太多的機遇和成功的機會,拖延不是單純的懶惰,它的危害更甚於懶惰,我也意識到拖延必須改正。

一旦意識到拖延的危害,我們該馬上制定相應的更正計劃。

降低期望,設定具體的、可操作而非模糊的、臆想的計劃。不是我要在一年之內學會德語,而是我要在兩個小時內記住十個德語詞彙。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現狀,接受這個世界上沒什麼東西是完美的這個事實。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擅長點,更重要的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