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課改教師應具備的意識有哪些

課改教師應具備的意識有哪些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各學校按照市、縣教育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透過參加課改理論、課改理念、教材培訓、通研、教材教法考試,課改觀摩課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課改目標要求,大家一邊積極實驗,一邊不斷總結調整。面對不斷壯大的實驗群體,課改教師他們要應對這種新課改,應具備哪些“意識呢?我們共同看看課改區老師的建議。

一、“沉進去”的意識

新課改以其“新”的特點,決定了大家參與其中的起點相同,面對的都是全新的理念,時代特點也決定了不會有現成的前置理論直接拿來套用,大家都是在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下躍入課改的洪流。這就意味著管理者、課改教師不能站在岸上“光說不練”或等等看,錯失發展的新機遇,必須沉浸其中,飽受浸潤,透過深入實踐,並與同事、學生的面對面接觸中,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在與校長們的交流中,在三尺講臺的親身試教中,廣泛聽取意見,親自體驗課改的寒溫冷暖。尋求教學實踐的課堂教學與理論研究的課改課堂教學的結合點和差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課改教師如果想對課改有點發言權和想出成績,除“下水”外,別無他途。

二、“走出去”的意識

這是一種不斷引入活水的意識。課改需要匍下身子實踐,更需要不斷豐富理論學習和經驗借鑑。因為在課程改革的起始階段,大家困惑和感受一定不少。“人家是怎麼做的?”──在實質性實踐展開一段時間後,必然成為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這時的學習和借鑑別人的成功做法就顯得非常必要。透過“走出去,請進來”和校本研訓,橫向比較,結合自身實際找差距,汲取新經驗新理論,探求共識,又是使參與課改從被動走向自覺自願的重要途徑。另外,課改是層層開展的,有國家級實驗區,有省市級實驗區,有計劃地由小到大逐步推開,最先涉足課改的實驗區一定積累不少經驗教訓,各個層次的經驗互相交流一下,吸納過來指導自己的.課改,一定會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促進本地課改變得尤為迫切和珍貴。跳出課改看課改,眼界會更加開闊,並能有效防止因閉門造車而導致思想觀念的偏狹和枯竭。以距離感來重新審視課改的背景、現狀和趨勢,一定會有更新的啟發和把握。

三、“坐下來”的意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課改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做教學工作來不得半點浮躁,不能草上飛,要善於獨立思考,不斷學習“充電”,保持思想的鮮活。要善於總結感性材料,加以概括總結,歸納昇華的基本素質。保持冷靜的心態,做好一手資料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好階段成果的總結與先進經驗的及時推廣交流。要不斷評估反思課改的程序,透過現象抓取事物的本質。

四、“鑽進去”的意識

課改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善於總結自己教學的得與失,不要做人云亦云的傳聲筒,不可盲從,凡事要動腦,要有獨立的見解,找準切入點,深入開掘。各地課改的實際情況不同,課改推行就不能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步驟和措施。課改教師必須要有責任以批判的精神,勇於對課改中的成敗得失進行深刻的剖析和檢討,不但要善於找出制約課改開展的因素,而且要給出救治的藥方,以理論的創新推動實踐的創新。

五、“放開來”的意識

課改本身是一種富有開創性的工作,對於這項複雜艱鉅的任務,教學工作正確的做法就是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營造民主開放的研討氛圍。鼓勵自己與同事大膽嘗試,在理念創新上鼓勵百家爭鳴。對於課改中出現的不同教學方式、方法、思想、觀念,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兼收幷蓄,求同存異。正如允許學生有個性的創見一樣,管理者也要允許課改實驗中有不同的聲音,萬不能以一己之見禁絕實驗教師的不同見解,課改教師也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聲音。也許智慧的火花就隱藏於教師和學生的片言段語和真知灼見之中。健康開放的學術研討氛圍,也是新課程改革保持生機活力的秘訣。

六“挫折”意識

新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社會、教育評價體系等等,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與課改理念相矛盾,課改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轉變到課改要求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勇於發表自己見解等動口、動手習慣不可能一下子養成,教師的期望值和學生的實際接收能力存在差距都是正常的,不能遇到困難就停滯不前,記住這樣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