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論有效開展農村小學資訊科技教學

論有效開展農村小學資訊科技教學

中山市農村小學的資訊科技教育基礎裝置基本和市區小學一樣,但大多數學生的家裡還沒買電腦,而資訊課一個星期才一節,平時只能靠在學校的課堂上進行練習,吸取的資訊科技知識有限,與市區學生的資訊科技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剛開始教學這一門課時,發現大多數學生不能記住上節課老師所講的內容,或者出現“老師滔滔講、學生默默聽”的現象。【1】現在的農村小學資訊科技教學遠遠跟不上資訊社會發展的要求,作為一線的小學資訊教學,我們更應該端正思想,轉變觀念。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資訊科技水平呢?下面是我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的幾個方法。

一、變幻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低年級上計算機課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的思維活動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是透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在教學中,我化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把書本上的東西變到桌面上來,讓學生感受到材料的真實性,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給三年級的小朋友上《計算機的組成》一課時,學生對計算機的理解只知道有“電腦”這樣一種玩遊戲的機器,不能具體瞭解各個部位,我避開了複雜難懂的計算機結構,從家裡搬回兩臺壞電腦,放在課桌上,首先把其中一臺電腦主機全部分解,給小朋友逐一介紹了各個部分的名字,小朋友看到這一塊塊的電腦元件興致都來了,我讓他們一組一組同學出來觀看和觸控,然後我拿出幾個小螺絲刀,分別請同學出來,把老師說到的電腦元件,透過觀看旁邊的主機把該元件裝回去。透過這樣的教學,小朋友不僅瞭解計算機的各個裝置,而且掌握了計算機的連線方法,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們對計算機的神秘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互相協作,提高整體資訊科技水平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學生敢嘗試操作與不敢嘗試操作、家裡有電腦與沒電腦之間就差距就很大了。在計算機課上,有些學生可以說是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學生基礎較弱,學有困難。特別在我們農村小學,學生基礎差,往往老師很難顧及到每一個學生。以前我是課堂巡視過程中逐一指導學生,但發現一節課下來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在聽了阮志遠老師的課之後,我知道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透過我的講通都能完成學習任務,必須要採取互相協作學習的方式,以好帶差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老師所傳授的知識。

具體方法是上課時讓一些基礎好、學得快的同學去幫助那些不懂的同學,而老師在旁邊只提供必要的指導。在幫助的過程中我強調教的時候不能拿著滑鼠幫同學做,只能用嘴和手指指導同學操作,這樣既要可以讓學得好的同學有事可做,給他們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提高他們說的能力,又使基礎差的同學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這樣還能夠進一步完善學生健康的人格。

如在學習用WORD製作美麗的賀卡時,很多學生把以前所學的知識都忘了,必須讓他們在製作賀卡的過程中一個個內容重新學,這樣一節課學得內容太多,而老師也不可能一個個詳細的再講一遍,老師只在每一個步驟時作一個簡單的講解,這時就要發揮互相協作的精神了。好的學生帶動另一部分學生,在整個互相協作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得開心,對知識的掌握也輕鬆,改變了由老師一人說了算的教學方法。

三、自主探究,鞏固學習

社會心理學家透過研究證明:個體親自體驗的直接經驗比他人口頭傳授的間接經驗對個性的影響要深刻。【2】實踐操作是鞏固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一個重要環節,俗話說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只有多練習,學生才會在不斷的練習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從中品嚐到收穫的樂趣,逐漸培養學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在教學中我喜歡對某一個難掌握的內容,讓學生透過看書本的操作來自主探究學習,給他們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

如在六年級學習《活潑的網站》一課時,教師首先不是直接講解方法,而是出示“生動活潑的網站”給學生看,然後透過自己看書自學和同學的幫助,一步步操作,最後把自己做好的動態效果展示給其他同學看。這樣學生透過自主學習不僅學會了如何把網站變得動起來,而且逐漸學會自學的方法,每完成一個操作,學生就會獲得一份成功的喜悅,就會從中品嚐到收穫的樂趣。

四、採用 “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建立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3】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任務驅動”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的心理情緒。因此我們在設定任務驅動時要具體考慮怎樣組織學生進行任務的完成和小組協作的形式、怎樣根據教材將所學的知識點設計成有層次的、協作能力的多樣性任務。“任務驅動”的設計還要緊緊地聯絡學生的周圍實際生活,聯絡他們的學習,要體現任務的實踐性、趣味性、人文性。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色調不同的裝飾畫》時,我利用學生對魔術的喜愛,我創設了魔術學堂的場景,比試分為三個層次,成功闖過第一關的人成為魔術愛好者,成功闖過兩關的人成為魔術高手,成功闖過三關的人成為魔術大師。在這教學過程中大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玩闖關過程中真正得到了實惠,老師也輕鬆了不少。最後我把學生的畫用彩色噴墨印表機打印出來,張貼在教室的牆報中,學生之間則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學習成果,達到自我教育,相互學習的目的。

五、合理評價,提高課堂效益

在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合理的評價能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的熱情和積極性,讓他們透過動腦,動口,動手去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隨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楊,對個別學習困難的同學要隨時指導,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老師要在廣播統一演示教學,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作業評價也是相當的重要,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我會展示學生中的一些好作品,讓同學和老師共同來進行有效的評價,讓學生在欣賞別人優秀作品的同時也注意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老師在評價時儘量做到揚長避短,讓多數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爭取下節課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學習計算機的效率,學生的計算機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教學有模,但無定式,貴在得法。作為一名農村的資訊科技教師,我們共同的目的就是讓農村孩子能和市裡的孩子一樣學習好小學資訊科技,培養好孩子對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學習潛能,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報[]:2009-5-22(第6期)。

[2]周利劍.小學資訊科技課教學方法.江西教育[]:2004(第5期)。

[3]王英.科教論叢小學資訊科技教育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