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機械/重工/工業自動化

機械製造技術課程教學分析論文

機械製造技術課程教學分析論文

1傳統“機械製造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課程考核評價體系難以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之前的“機械製造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在考核評價體系中非常強調其選拔和甄別的功能,這種評價體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會極大地限制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和個性發展。在這種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改進實踐和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有效的完善和提高。由此可見,建立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指標在衡量教學改革是不是成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機械製造技術”的課程考核指標必須要將出發點建立在本專業的實踐教學特點上,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實踐能力教學和素質教學的目標和重要性。事實上,考核並不是教學目的,而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藉助於這種手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教學的改進。但是傳統的教學主要以理論筆試為主,考核的形式也非常的單一,難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給予較為全面、正確的反映。在今後的教學中,“機械製造技術”必須要將現代製造業的發展需要作為重要的教學參考依據,並結合其職業技術特點,來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行培養,在考核評價體系中不僅要涉及理論筆試,同時還要涉及實踐方面,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創新開拓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1.2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難以在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的培養上發揮作用“機械製造技術”所涉及的都是機械應用方面的內容,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工業的進步,機械製造方面的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但是在傳統教學中,“機械製造技術”課程內容仍然採用很多陳舊、繁雜的內容,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並且在教學中也主要採用教師講述,學生被動接受的理論教學方法。除此之外,在課程設計方面,“機械製造技術”的課程還是保持著傳統機械製造工藝的設計方式,很少會設計實踐環節的相關工藝檢驗。從整體上來說,現階段“機械製造技術”的課程內容難以與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相匹配,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缺乏與教學經驗的總結,不利於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完善,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理論脫離實踐等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要想實現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幾乎是不可能的[2]。“機械製造技術”教學要想更好地適應現代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就必須要對其課程內容進行更新,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首先,從內容上來說,教師要更加註重知識結構基礎的構建,精選一些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並遴選出一些比較重要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課堂講授。其次,從教學方法上來說,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採用產品成型方法為體系,對工藝原理、工藝方法與產品質量的關係進行綜合分析,同時可以安排必要的課堂討論或者自學等活動,從而對學生的.工藝知識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的提高。

1.3課程功能難以實現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高等院校的學習中要求學生有更強的自我學習能力,但是從“機械製造技術”課程的傳統教學中可以看出,教師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仍然採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並且教師的講授力求面面俱到,這樣就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慢慢地就會失去思考、質疑等能力,不利於學生未來的發展。再加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製造技術日新月異,然而由於“機械製造技術”課程內容比較多,並且課時也有限,因此就導致課程教學中資訊量過大,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教師也不斷地加強對知識的篩選和壓縮,但是卻並沒有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後的教學中,“機械製造技術”課程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更加重視對學生知識的遷移和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和激發,使學生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提高自學能力和綜合能力。與此同時,在教學中還要使學生形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良好思維。例如,教師在講解外圓車刀的結構、角度及其相關引數之後,可讓學生透過自學掌握其他刀具的特徵。

2專案教學法在“機械製造技術”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2.1專案教學法的內涵及其作用

專案教學法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更加註重根據學生有關的學習內容所具有的特點進行教學專案的設計,在教學中則主要體現為以民主和任務驅動作為教學思想和指導思想,從任務的收集到設計以及最後解決方案的實施過程全部由學生負責,以解決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技術專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透過獨立完成專案,實現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以及難點的掌握,學習效率更高,知識掌握更牢靠和靈活,這對於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專案教學法的實施與學生的學習內容有著緊密的聯絡,學生透過這種方式能夠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將其用於指導實際的學習,有利於加強學生對於知識的延伸理解。

2.2專案選取

在專案教學法中,最為關鍵、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專案的選取。工程專案貫徹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因此要儘可能選擇優秀、實用的專案,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並幫助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下,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掌握、鞏固、加深和遷移,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選取專案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從現實物件中進行選擇,專案一方面要包含課程教學中的內容,另一方面還要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機械製造技術”的教學中,可將教學內容分為工藝模組、技能訓練模組、裝配模組等三種類型。在選擇的時候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專案內容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便於教師的管理和引導,二是學生最終能夠實現。與此同時,還必須要注意加強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之間的聯絡,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專案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觀察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機械素材,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和過渡。

2.3專案分析

一般來說,“機械製造技術”是在第三學年的第一學期開設的,這個時期學生只進行過一些機械基礎方面的學習,還沒有接觸加工工藝,因此比較陌生。教師可對專案進行適當的分析,使學生對專案的目標有充分的瞭解,並明確專案完成必須要具備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參考資料,避免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在面臨專案的時候不知道該做什麼。

2.4專案實施

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一個工業實際背景,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在裝配專案中,教師可以對機械的裝配工藝進行必要的講解,但是要讓學生透過自學掌握其裝配方法、工藝技術以及裝配圖的繪製方法等。此後,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一般每組3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自由組合,透過專案分析,學生對一些機械製造技術有很好的掌握,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學生在完成專案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必要的指導。指導中不能直接出具體的答案,指導的原則是要具有啟發性和提示性,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尋找和探索來獲得知識,促進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思維方式的完善,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2.5效果評價

專案完成之後,要對專案的思路和技巧等方面進行總結。在評價上,首先可使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然後由小組漸進性互評,最後由教師對專案進行檢查評分。專案評價要根據專案完成情況並結合生產實際,從方案的質量、可行性、效率、經濟性以及先進性等方面進行評比,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工程實際問題的靈活性和複雜性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並且在今後的設計中能夠更加全面地考慮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共同討論,對專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找出差異的原因,對專案進行改進。

3總結

專案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以專案主題教學和自主教學為中心,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鞏固理論與實踐的聯絡,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理解、掌握和運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將專案教學法應用於“機械製造技術”教學中,可以重新審定和安排課程的知識體系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增強並使其以就業為指導,更加具有針對性。總的來說,在“機械製造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嘗試採用專案教學法,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