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蹴鞠

清明節的習俗蹴鞠

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玩蹴鞠就是其中一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的習俗蹴鞠,歡迎參考!

清明節的古老習俗——蹴鞠

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競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唐·王建有一首《宮詞》,描寫在寒食清明節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蹴球為樂。每年的寒食節,從民間到皇宮都有禁菸火,吃冷食的習俗,都要郊遊或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以消除寒食吃冷食的積滯。

唐·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詩就描繪了寒食節蹴鞠的習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詩中寫高超的蹴踘技巧,可以玩出各種花樣,男兒們此時不免要炫耀其身手:“蹴踘屢過飛鳥上”,可見踢球之高;而女孩們則穿著打扮入時,於垂楊中蕩起鞦韆,“鞦韆競出垂楊裡”,有如飛仙一般,吸引了眾多少年的目光。杜甫《清明》詩中也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說明了我國各地都有蹴鞠活動的習俗。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有種叫蹴鞠的體育遊戲,有好事者稱此藝乃現代足球的鼻祖。其實,只能說蹴鞠與足球很相似,從球本身的構成及運動遊戲規則來看,二者並非一回事。晉人郭璞在《三蒼解詁》中稱,蹴鞠是一種毛丸,可蹋戲。漢朝劉向認為,蹴鞠為黃帝所創,是當時的一種軍中游戲。劉向的話當然是信不得的,蹴鞠大概起源於戰國時代,《史記》曾記載戰國時山東臨淄一帶就流行蹴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