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舞蹈

春江花月夜舞蹈賞析

春江花月夜舞蹈賞析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國古典音樂經典中的經典。以下是小編搜尋整理一篇春江花月夜舞蹈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春江花月夜》

古典女子獨舞

編導:慄承廉

編曲:諸信恩根據同名古曲改編

首演:1957年

主演:陳愛蓮

團體:北京舞蹈學校

《春江花月夜》原是柳堯章根據傳統琵琶曲《夕陽簫鼓》改編並易名的一首樂曲,樂曲表現夕陽西下時人們在簫鼓伴奏下輕歌曼舞和搖歸舟的動人景象。而舞蹈編導者則給這首樂曲以新的解釋,並賦予了嶄新的藝術形象。

舞蹈表現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於江邊花叢中,觸景生情,幻想著自己將來美滿、幸福的愛情生活。舞者身穿藍色衣裙,雙手持白色羽毛摺扇,舞蹈動作語彙全部採用的是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動作、姿態和造型,透過“聞花“、“照影“(對著江水映照自己的身影)、“聽鳥鳴”、“學鳥飛翔”以及“想像中的愛情幸福”等情節,表現出特定的環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這個舞蹈創作演出的成功,除了編導慄承廉具有較深的中國古典舞的造詣和編舞的技巧能力外,還與表演者陳愛蓮出色地駕馭中國古典舞風韻,動律細膩、深情地塑造出一個典型的古典少女的舞蹈形象分不開的。

195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將這個舞蹈作品收人彩色舞臺藝術片《百鳳朝陽》中。1962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八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由陳愛蓮表演的女子獨舞《春江花月夜》獲得舞蹈比賽古典舞金質獎章,為祖國贏得了榮譽。1994年,在“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評比中該作品獲經典作品金像獎。

《春江花月夜》舞蹈賞析

一直很迷戀中國傳統文化,自然,對古典舞也是非常喜歡。在攝影技術和舞臺效果遠不如今天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陳愛蓮老師的獨舞《春江花月夜》是如此的精彩。

首先,這支舞蹈的舞臺佈置就非常唯美。猶如深藍絲絨的幕布,幾絲彩雲點綴其間;一輪金黃的圓月剛剛升起,把倒影留在江面;舞臺是一座小島,島上桃李繽紛,繁華競豔,一派春意盎然。隨著一陣悠揚的古箏伴奏,舞者仿若仙子下凡般從雲霧中飄出,邁著凌波微步,起先是以兩把白色羽扇擋住玉容,大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與嬌羞美。

其間有一段旋律輕快,舞者手持羽扇隨風舞動,非常優美。在這月色如水的春天的夜晚,良辰美景伴佳人,好一幅美麗的圖畫。陳愛蓮老師的舞蹈功底很深厚,那些下腰,旋轉,她都做得十分到位,腰肢柔軟,舞姿柔中帶剛,但身輕如燕,因此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很飄逸的。她隨舞曲擺動雙臂,臂上纏繞的輕紗隨風飄揚,而她也像一隻翩躚起舞的蝴蝶,在百花叢中尋香。

令人稱道的還有陳老師傳神到位的表情和眼神。她的一個小小的顧盼,一個淺淺的微笑,一低眉,一眨眼,都把那種少女特有的嬌俏柔媚和羞澀之情刻畫得惟妙惟肖。還有舞臺攝影也很出色,時而的遠景讓我們看到靜謐的夜色中,美麗少女翩翩起舞的美景;近景讓我們跟隨鏡頭的移動,去捕捉舞者精妙無雙的姿態和傳神的表情。

舞蹈最後,舞者依然如出場一般,在一個旋轉坐地之後,消失在迷霧之中,平添了一份神秘與縹緲的美感,彷如仙子駕雲離去,帶給我們無限遐想和夢幻。

內容拓展: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創作的七言長篇歌行。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