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專業不對口情況的論述

專業不對口情況的論述

我們學校有一年輕的老師大學是學建築的,可如今教的是高中語文,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專業不對口了。上班伊始時沒甚業績,也就沒人議論品評,可時候一長就不成了,這哥們兒業務倍兒強,又有責任心-----甭管是教課還是班級管理,都沒的說。特別是最近全市高中生作文大賽,他輔導的學生愣是把一等獎給捧回來了,校領導高興,大會上一頓表揚,後來又是證書又是獎金的好不風光。

這一來弄了個滿城風雨,咱單位是重點高中,語文組特級教師就有三人,高職更不在話下了,可謂人才濟濟。且都是中文系科班畢業,任教時間都比這哥們兒長,這哥們兒下車伊始之時,還都有些提攜後進的意思;可自從得獎之後,有幾位就不高興了——話題亦很一致:這年輕人大學學的是工科,而今教語文可見是本專業沒學好才轉行的,再說我們好歹都是大學中文系嗎,他怎麼成呢?得獎絕對是蒙的。

這老幾位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氣人有,笑人無”是我們國人的典型心理,可他們所涉及的這個“專業不對口’”問題,我實不敢苟同。遠的.不談,就說近、現代文學學術界的前輩們,就很有幾個“蒙”的頗有水準的。

我第一個要談的是魯迅先生,先是在南京學開礦,繼而在日本學醫,學得都是很純正的“理工”啊!可先生棄醫從文後飲譽海內、蜚聲文壇,創作方面不用多說——我們是從“百草園”一直學到“阿Q”才走進大學的;單說學術上,先生的《漢文學史綱要》、《中國小說史略》至今還是大學中文系的經典教材。專業不對口又如何?

聞一多先生,赴美留學期間攻的是美術專業,回國後歷任南大、武大、西南聯大等大學的文學教授,按我們單位老幾位的意思聞先生又是專業不對口了。可是聞先生創格律詩派,《紅燭》、《死水》對我國現代詩派影響頗為深遠。聞先生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部古籍進行深入地整理研究,匯成了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古典新義》。專業不對口又如何?

世紀老人周有光先生大學學的是經濟學,50歲才轉行從事語言文字學研究,他在語言文字學領域辛勤耕耘、開拓創新:制訂了漢語拼音方案,在研究中國語文的現代化問題上也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專業不對口又如何?

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說,改行者能做出成就固然是他們有天賦,也由於專業不對口,改行者才能真正的伏下身來,盡心鑽研。最後我想到了朱元璋,他的專業是“和尚”,可人家卻當了皇帝,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