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廣告/媒體/文化/培訓/諮詢

茶葉包裝廣告製作中剪紙工藝的運用論文

茶葉包裝廣告製作中剪紙工藝的運用論文

剪紙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關鍵構成部分,因為剪紙藝術本身特殊的造型特徵與和樸素的美感,在全球範圍內傳達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哲學思想。當前時期,在科學技術和工業水平持續深化的大環境中,除非分析剪紙藝術造型創新、構圖思維和色彩構成等組成元素,並把它應用到廣告設計當中,方可切實反映出剪紙藝術的價值。為我國民間傳統剪紙藝術進行傳承,併發揚光大。

1 剪紙藝術的特性和體現形式。

1.1 剪紙藝術的特性闡述。

1.1.1 剪紙藝術的依附性和獨立性的統一化特性。

民間傳統剪紙藝術屬於一類關鍵的藝術形勢,剪紙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肯定需依靠特殊的民間活動與文化環境。與此同時,剪紙藝術在長時間的發展進步期間,同樣衍生出了屬於自身的特性。這種特性主要為剪紙藝術具備本身的特殊審美觀,很多剪紙作品均切實運用該特點,根據自身喜好建立剪紙作品,使剪紙作品不僅體現出了剪紙作品的美感,還反映出了傳統的民俗與文化背景。

1.1.2 剪紙藝術的集體性和個性的統一化特性。

所有的藝術創作均非單個人思想的體現,很大程度上,該作品均會對自身做出的特點進行間接性的闡述。傳統剪紙藝術的地域性特徵切實體現了這種藝術的集體性特點,廣東的剪紙藝術結構嚴謹、裝飾特點顯著、相對更加雅緻。山西地區剪紙藝術在體現遠古藝術的時候,同樣增加了許多的聰慧乖巧的形象。在此類地域性特徵的影響下,剪紙藝術在集體性反映當中,同樣存在個性的體現。相同地域的剪紙藝術特性有許多相似之處,即剪紙藝術集體性背景下的個性展現,集體性與個性的統一化造成了剪紙藝術的地區性更加顯著。

1.1.3 剪紙藝術變異性和穩定性的統一化特性。

民間傳統剪紙藝術的傳承階段,剪紙藝術的形態必定會出現變化,其屬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此類改變導致民間傳統剪紙藝術在持續發展過程中和剪紙藝術的年代、民族特性以及各地風俗間出現不同。但是因為對民間傳統藝術的繼承,使傳統剪紙藝術必定會將其特點進行保留。通常狀況下,均是以原來的特性為前提實行變化創作。此類變異性和穩定性的統一化特點,導致民間傳統剪紙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不僅保留了傳統的特點,還可以發現剪紙的創新變革。

1.2 剪紙藝術的體現形式闡述。

1.2.1 剪紙藝術構圖造型的圖案化。

剪紙藝術在構圖方面往往以形象為基礎,和內容進行聯絡整合。同樣能夠基於某些形式美的機理實行對稱性、平衡性以及連續性的處置。剪紙藝術無法實行場景方面的分割,所以,很多藝術形象均設定在相同畫面當中。比如,把星星白雲和地面建築以及人物設定在相同畫面當中。

1.2.2 剪紙藝術設計的形象誇張、簡潔,並存在節奏感。

因為剪紙藝術使用的材料有限,所以,剪紙藝術的形象處置過程中,需掌握重點形象的特性,實行誇放,摒除不主要的部分,保證主體核心的清晰性。針對剪紙藝術的形象和形態需保證凸顯誇張,保證美感和節奏性。

1.2.3剪紙藝術的色彩輕快和科學搭配。

剪紙藝術的色彩通常需儘可能防止同類顏色和鄰近顏色的出現,需在對比顏色當中獲得形象和諧。己選取形象的主要色調,則對比方面需合理的實行顏色的消弱,針對某些色彩在一起時出現生硬感的情況下,能夠合理新增黑顏色,保證剪紙作品的明快性和生動性。

2 剪紙藝術在茶葉包裝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2.1 剪紙藝術的多種元素在茶葉包裝廣告設計當中的應用。

2.1.1 剪紙藝術的造型語言。

對剪紙與廣告設計來說,造型均是以構成藝術特性作為前提,在推動本身發展階段均有著十分關鍵的功能。透過長時間的理論與社會實踐研究可以看出,剪紙與廣告設計彼此存在很大的聯絡,特別在造型上。剪紙藝術藉助自身的歷史文化與內涵,為廣告設計提供了很多的參照,並提高了廣告設計的文化內涵。此外,剪紙藝術對廣告設計的傳達有利,提升了受眾的美感樂趣。剪紙藝術造型語言在廣告設計通常分成如下幾點:首先,虛實結合的造型方式。和別的傳統藝術存在差異,因為遭到哲學思想的作用,剪紙藝術造型採取陰陽造型模式。此類方式主要藉助不同圖形展現虛實結合的思想,無形當中提升了空間感覺,進而提高圖形的資訊傳達成效。此類造型理念和廣告設計思想相同,所以,把虛實結合造型方式應用在廣告設計當中,必定會切實有效的推動廣告設計的進步;其次,聯想造型方式。聯想往往是單一個人、單一事物或者單一理念而聯想到的,體現模式能夠分成聯想、比喻以及誇張手法。聯想造型方式中國傳統剪紙的一類基礎造型模式,該方式切實展現了文化內涵。比如,剪紙藝術當中,蘭花表達了純潔、牡丹花表達了富貴、鴛鴦表達了姻緣。此類由實物想象而出的語言,均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的憧憬。在廣告設計過程中,存在和剪紙藝術相似的地方,聯想方式的影響之下,廣告設計人員把實物轉換為具備造型語義的視覺模式,最終設計出來具備極高文化底蘊的作品。

2.1.2 剪紙藝術的構圖形式。

構圖形式就是根據特定的構成規則與準則,把各類組成元素進行排列組合,產生清楚和諧的圖形。剪紙藝術通常應用滿構圖模式與對稱平衡構圖兩類方式。一方面能夠更加準確地的展現圖形所包含的語義,另一方面存在很大的趣味性,受眾者的注意力集中過來。茶葉包裝廣告設計人員參照了此類構圖模式,科學合理的把它新增進來,且與自身的作品相結合,保證作品獲得昇華,展現另一類嶄新的視覺感。

2.1.3 剪紙藝術的色彩應用。

剪紙藝術的創作階段,往往應用高度顏色,且根據中國傳統的色彩應用理念,藉助五光十色的優勢,為中國傳統美學的審美思想與色彩設定提供了標準。此類色彩特性對廣告設計的革新和運用有利,存在非常關鍵的參照價值。通常表現在如下幾點:第一,醇樸的單色調在茶葉包裝廣告設計當中的應用;第二,對比相對較強的補色調在油紙產品廣告設計當中的應用。剪紙藝人主要為勞動人民,往往在色彩的應用上,體現了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茶葉包裝廣告設計當中新增此類色彩,進而展現顏色的節奏感,保證廣告設計產生很大的視覺美感,最終提升了廣告設計的文化和藝術內涵。

2.2 剪紙藝術特殊的題材在茶葉包裝廣告設計當中的運用。

中國剪紙藝術包含了非常多的藝術題材,通常此類題材均出自日常生活當中,直接體現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嚮往。生活當中很多事物均能夠作為剪紙藝術的創作思想和主要題材,展現了中國民間剪紙藝人的剪紙水平與思維模式。詳細來說,剪紙藝術的主要題材通常分成下面幾種:第一,日常勞動的題材。尋常百姓是剪紙藝術的核心組成部分,他們應用日常勞動作為剪紙題材。比如,春天播種題材、日常工具題材以及莊稼等等題材。此類藉助對日常生活當中的場景作為剪紙藝術的展現模式,大量應用於茶葉包裝廣告設計當中。比如,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品設計當中,大量的民間題材激發了設計人員的靈感,把動物和人進行了有機整合,全世界都被福娃的造型所折服。在主題設計的過程中,凸顯了和自然界和諧共處的關鍵意義,一方面展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展現了普通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嚮往;第二,具備吉祥寓意的設計題材。吉祥的寓意屬於剪紙藝術當中非常多的一類題材。主要的設計題材為,綵帶和百結題材,譽為永結同心的吉祥寓意,棗和桂花寓意是早生貴子的題材,蓮和鯉魚展現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寓意。茶葉包裝的廣告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參照這類寓意為自身廣告作品添加了更多的活力和吸引力,更加有效的展現了廣告作品的文化內涵與設計思想。比如,好利來的月餅包裝主要應用了“錦鯉”的吉祥寓意,極易讓顧客聯想到鯉魚躍龍門等吉祥的寓意,使客戶具備很好的祈福需要,進而更加有效的提升了月餅的銷售數量,在市場競爭當中建立了非常大的優勢。此類具備特殊吉祥寓意的設計題材,為茶葉包裝廣告設計提供了嶄新的設計理念與思維模式,進一步優化了廣告設計的主題思想。

2.3 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在茶葉包裝廣告設計當中的運用。

所有的中國傳統剪紙作品均具備自身特殊的文化內涵,合理的將景、情、趣融合,具備非常好的設計思維。此類特殊的創作模式與廣告設計中的思維理念相同,且對廣告設計存在非常關鍵的指引功能。其文化內涵主要體現方式為:第一,諧音法。我國剪紙藝術創作的形象當中,諧音法具備非常大的影響,且被人們大量的應用。比如“,福”倒貼表達了福的來臨、蓮與鯉魚在一起表達年年有餘的祝福。此類特殊的傳統剪紙藝術設計理念有效的推動了廣告設計的發展,為廣告設計提供了創新思維與文化內涵。比如,進行廣告標誌設計的過程中,聯通公司標誌主要應用中國結的圖形,帶來吉祥如意的祝福,並對自身產生了很大的商機;第二,隱喻法。這種方法同樣是我國文化底蘊當中比較特殊的一類思維模式,可以透過符號或者事物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比如,仙鶴和烏龜表達長壽的寓意,竹和蘭代表潔身自好的寓意,葡萄和石榴代表家族興旺的寓意。此類特殊的思維理念在廣告設計當中獲得了大量的應用。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剪紙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樣是我國藝術設計的前提。剪紙藝術中包含了勞動人民的創作結晶,包含了中國文化的底蘊,具備非常明顯的特點。剪紙藝術為茶葉包裝廣告設計提供了非常多的靈感與題材。所以,進行廣告設計的時候,需掌握剪紙藝術的特殊魅力和優勢,科學應用進廣告設計當中,且把傳統剪紙藝術特點和設計作品融合,獲得更加有感染力的廣告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 秦漢帥。 剪紙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J]. 大眾文藝,2014(8):97-98.

[2] 程笑君,翟浩澎。 民間剪紙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 上海藝術家, 2011(5):88-89.

[3] 劉劍雲。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以陝西安塞剪紙為例[J]. 藝術科技, 2015(5):179-179.

[4] 盧靜。 剪紙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 大觀, 2015(3):67-67.

[5] 張晶晶。 傳統民間剪紙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J]. 新課程學習·中旬, 2013(12):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