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的六年級《山中訪友》評課

小學的六年級《山中訪友》評課

《山中訪友》是作家李漢榮先生對大自然深情吟詠之作,表達了作者對他從小就很熟悉的這片山林由來已久的敬畏、喜愛之情,這種情感積聚已久,在這篇散文中噴薄而出。本文與之前學生所學過的寫景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其不同之處在於,寫景之中亦帶情,表情之中又含景,所謂情景交融,物我相忘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

在文中,大自然中的老橋已不單是座橋,而是一位在作者眼中德高望重的老朋友,而樹林也不僅僅是樹林,而是他多年的知己,來到那片樹林,就像來到了知己的家中,他們無話不談,彼此無所拘束,以至於作者最後把自己也當成了一棵樹。文中有作者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樹的描寫,非常地優美與令人動容。包括接下來的一個小節,作者與山中的一切(山泉、溪流、白雲、雲雀等)熱切地打招呼,在這些段落之中,人已經不是凌駕於景物之上的人,而是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大自然的一員。這是本文最大的特點,但是,如何能將這種作者與大自然之間物我相融的感受在課堂上讓學生深切體會並感同身受,同時學會欣賞與表達這種寫景的方法,就成了本文教學點重點和難點。

聽完課,我覺得解老師主要有以下幾個地方值得我學習:

首先是目標的定位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他力求簡明、簡約。《山中訪友》一文描寫的境界,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言:“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作者眼裡,“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山中的一切都有了人的情感。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內入情入境,領悟這種“有我之境”,他選擇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3、4、5自然段,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我覺得他這樣處理教材,為下一課時學習及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是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環節的'設計力求簡化、簡便。六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語言的能力,況且,文章本身字字璣珠,句句含情,適合學生朗讀。因此整節課他都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在讀中領悟作者表達上的特點,在讀中潛移默化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人文薰陶。老師的主導放在了引領、指導學生學習語言上,避免了學生泛泛地讀,在原有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實現了讀有所思,讀有所獲。教學環節從匯入、默讀到逐段品悟,再到最後的回顧總結,力求簡化,減少無效的導語和提問,把時間留給學生參與聽、說、讀、思的語文實踐。第4自然段的讀中想象、導讀質疑,第5自然段的配樂美讀與拓展練習,都落在實處,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並在積累的基礎上得到了運用。

最後解老師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以“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展開閱讀。《山中訪友》這一題目本身,既蘊含著作者的情感,又體現著表達上的特點。一節課的學習,在解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不僅是解決了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作者那份熱愛大自然的深情,感受到了作者獨特的語言表達形式。這也是解老師的成功之處。

如果,要對解老師提點意見,我覺得在施教過程中,老師最好不要為了引導學生循著自己的思路回答問題而多次打斷孩子們的發言,這樣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