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語文週六研究課的評課設計

語文週六研究課的評課設計範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標》中對第四學段(7-9年級)寫作部分的階段目標中規定:“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還規定:“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課標》還指出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依據《課程標準》,遵循作文教學規律。今天這兩堂作文課兩位語文老師使用了兩種課堂教學型別:一是單偉老師的“寫作---評議---指導---寫作---評議”的五步法,另一個是張麗麗老師的“指導---寫作---評議”的三步法。這兩個教學型別,從整體上看都遵循了《課標》。今天,在這裡我只能談一下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也算拋磚引玉,和老師們共同評價一下兩位老師的課。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 兩位老師都找準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角色定位。

教師是引導者、幫助者而不是指示者、指令者。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起主導作用。單偉老師指導學生如何進行人物描寫,張麗麗老師指導學生如何開頭和結尾都是讓學生自己在總結單元學習的基礎上自己總結出來的。這樣,學生就有了很深的感悟,才能真正掌握寫作的技巧。其實,據有人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指導作文時多點撥,少一些教師自己的見解,這樣可使我們開啟思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不致在框框裡打轉。”這兩位老師,都以引導者和幫助者的身份出現,改變了原有的指導習慣,結合學生的認識、情感、態度等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自主作文,從而推動和促進學生創造性品質的培養,發展學生積極的作文趨向,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師的高明在於隱身在學生背後,悄悄地為學生設下一個個路標,使學生既沿著教師設下的軌道前進,又感到主動探索、主動發現的樂趣。”由此看來,這兩位老師的課是成功的。

二、兩位老師都能靈活駕馭課堂,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

在課前都採取了舒緩緊張氣氛,讓學生放鬆心情的措施。如單老師的課前唱歌,張老師的課前說感受。使整個會場的氣氛很輕鬆活躍。這兩種課型都根據課型的不同進行課堂提問,如單老師的五步法第一步寫作部分她提問的是平時作文水平差,容易出現失誤的同學。如其中一個同學寫了片斷後,其餘同學都沒有猜出來或是猜到的人不同,老師就抓住這個契機,告訴學生寫人物要抓住特徵。這樣授課能有的放矢。張老師的課也是形式靈活,如講作文的開頭叫別的同學評 ,結尾自己評。在自評時可見學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三、都選擇了恰當的行為策略

這主要表現在兩位老師都重啟發,都做到了“說”“用”結合。其實,有很多同學不是沒東西可寫,而是老師沒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寫作資源,沒幫學生養成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習慣。經常地,在實施作文教學目標時,有些教師仍搞一言堂,講得太多,面面俱到,越俎代庖,妨礙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還有些教師,講得太少,蜻蜓點水,起不到點撥的作用。兩位老師卻用了“說”“用”結合的較好的解決方法。體現在在指導時變教師講為學生討論,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讓學生各抒己見,結果可見,刻畫人物的方法,開頭和結尾的方法都是學生討論出來的。這樣,使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在充滿活力,充滿生氣的討論中迸發智慧和靈感的火花。然後根據指導的內容“用”,用自己討論出來的方法進行寫作,做到了“說”“用”結合。

四、作文後,重自改,重合作,“改”“作”結合促發展。

單老師的授課方式是先寫後評在指導再寫,第二次寫其實就是修改了。傳統的作文教學把修改看成教師的事,而學生只要寫出文章就算完成了整個的作文訓練。殊不知修改的過程則是一個不斷加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斷尋求好的表達方式的過程。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一個新的起點。兩位老師都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不論是指導中的討論還是寫作後的評議,都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都注意了及時肯定學生的優點,激勵學生。

五、厚積而薄發,兩位老師在授課時都注意引用名家名言,既顯示了教師豐厚的知識儲備,又起到了很好的說服教育的作用。名家作文的習作之談往往是經驗之談,最有說服力,也最令人信服。單老師多次引用魯迅、老舍、丁玲的話,引用孔乙己、阿Q、嚴監生,葛朗臺等名著中的人物。張老師引用葉聖陶的名言,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兩位老師都注意了在指導學生如何寫的過程中指導容易失誤的地方。如張老師在指導結尾知指出文章結尾忌“畫蛇添足,羅嗦重複”,忌“公式化結尾”,忌“離題太遠,不為中心服務的結尾”。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既有了指揮棒,又不至於犯上述的錯誤,起到了雙重的作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七、師生共同參與評講,增強了評價的客觀公正性,避免了作文評價片面的弊端。

師生共同參與評價,見仁見智,各抒己見,這樣的評價結果肯定要比教師一人的評價客觀公正得多,相應地,習作者也比較易於接受評價意見。

八、兩位老師在授課時都注意了學生個性的張揚,讓學生選擇自己最適合的方法作文。張揚個性,培養特長,培養創造力,是中學寫作教學的終極目的。兩位老師都很尊重學生個性,給予肯定,大力扶持。注重培養學生寫作的思維個性,同時還重視了學生觀察的個性化,從“真”處看,從“細”處看,從“另”處看,從“無”處看。尊重個性差異,讓學生用自己最擅長的方法寫作,這樣,對於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人文素養,使之成為有個性、有創新的素質型人才有 很重要的作用。

總之,作文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過程,應當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將和他的學生們一起深刻體驗到自己生命的湧動和成長,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