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資訊工程專業實驗課中虛擬儀器的運用論文

資訊工程專業實驗課中虛擬儀器的運用論文

摘 要 為適應現代資訊工程類實驗教學人才培養的需要,提高實驗的多樣性、綜合性和尖端性,探討了基於LabVIEW軟體和資料採集卡構成的虛擬儀器技術,運用到實驗教學中去,透過對實際實驗過程和結果的分析,表明了該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測量結果誤差小、易於擴充套件實驗內容以及節約成本等優點,可在實驗教學中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虛擬儀器技術 實驗教學 LabVIEW 資料採集卡。

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在科研、教學實驗以及工程實踐中廣泛應用。利用計算機的高整合性、資料處理高速性、系統穩定性以及可擴充套件性等特點,研究開發出虛擬儀器技術來替代部分傳統儀器。虛擬儀器可使用通用的資料採集卡和軟體程式設計平臺 LabVIEW,只需隨時更新整合卡晶片和軟體程式則可開發出不同的功能,這一特點也使得虛擬儀器在高等學校資訊工程類實驗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1 虛擬儀器技術介紹

虛擬儀器是將 LabVIEW 軟體平臺和高效能的硬體相結合,構成功能齊全又易於擴充套件的基於計算機的測量系統。虛擬儀器主要特點是測量端是在計算機上顯示,可用 LabVIEW 軟體隨意設定測量的引數和分析資料測量結果,如需提高測量精度,則只需更換資料採集卡中核心晶片即可,更新升級方便。

虛擬儀器基本組成包括 PC 機、LabVIEW 軟體、硬體採集模組等。硬體採集模組主要解決資料的輸入和輸出,軟體主要把輸入的資料進行分析並用相應的圖形顯示出來,具體顯示何種影象需要在後臺進行程式設計。虛擬儀器應用軟體集成了傳統儀器的資料採集、系統控制、結果分析和顯示介面等功能,使傳統儀器或者部分功能都被虛擬儀器所取代。

虛擬儀器把感測器、訊號影象處理、電子、通訊、模擬、微控制器、網路等多項技術相結合,具備強大的整合性功能,其主要優點表現在:(1)改變傳統儀器無法更改的現象,使用者可自定義,根據實驗需求隨時新增、刪除儀器,或改變儀器部分功能;(2)可以改變傳統儀器不能及時的`進行資料處理、顯示、傳輸的功能;(3)可減少人為誤差、使資料測量精度和測量速度大大提高;(4)傳統實驗裝置只能固定完成設定好的幾個實驗內容,而虛擬儀器可根據需求隨時更換不同的實驗內容,擴充套件方便;(5)可以進行遠端監控、測量,實現單臺儀器同時對多個不同物件進行遠端實時檢測;(6)目前國內高校使用的高檔數字示波器、高頻訊號源、頻譜儀幾乎都是進口裝置,且價格昂貴,採用虛擬儀器技術然後配備相應的資料採集卡可彌補這些不足,不僅能達到實驗效果還極大地節約了實驗室建設經費。

2 虛擬儀器技術解決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企業對理工科畢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而在校學生的動手能力主要是透過實驗操作來鍛鍊,所以對於應用型高校,實驗教學的地位甚至高於理論課教學。透過調查研究出傳統實驗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利用虛擬儀器技術可得到極大的改善,具體表現在:

(1)數位電路、類比電路等用實驗箱完成的實驗課程,由於具體電路已經焊接並封裝到實驗箱中,每學期開展的實驗專案就是一成不變的,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引入虛擬儀器後,學生可以分組任意組合電路,實現課程專案的多樣化。

(2)高頻電子線路實驗、通訊原理實驗等專業性強,難度大的課程,因為人為的操作,外界環境和影響,較難實現理想的實驗現象,學生就不能透過實驗來驗證理論知識,而虛擬儀器軟體中包含有調製解調工具包,包含有模擬和數字兩種調製方法,學生可以任意設計調製解調程式碼和引數,觀察調頻和鑑頻、調幅和檢波以及時域和頻域波形。

(3)微控制器、嵌入式技術實驗等內容更新頻繁的實驗課程,由於計算機運算速度不斷加快、微控制器外圍裝置不斷整合化、平均 2 到 3 年就有新技術產生,伴隨有新的微控制器晶片的新,而虛擬儀器技術只需更新資料採集卡就能和新的微控制器晶片相容進行實驗測量。

(4)目前,國內很多高校由於實驗場所有限,專業性較強的實驗室建設較少,這樣學生無論是對理論課知識理解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都難以達到效果。而把虛擬儀器技術引入實驗室後,只需更改後臺程式和資料採集卡,就可以把多門實驗課程集合到一個實驗室,不僅能大大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還節約了成本。

3 虛擬儀器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例項

RLC 串聯諧振頻率的測量是電路基礎實驗中綜合性較強的一個實驗專案,下面以本實驗為例,來具體說明虛擬儀器的使用方法。

(1)按要求連線好RLC串聯諧振電路,將R兩端分別連線到資料採集卡的訊號線和 GND;

(2)把資料採集卡和計算機透過USB介面連線通訊,無需安裝驅動,可適應多個作業系統,直接由USB供電,簡單方便,如圖 1 所示;

(3)開啟 LabVIEW 軟體,根據需要新增測試儀器的前面板,本實驗新增的是虛擬示波器和虛擬頻譜儀,然後進行後臺程式設計,如圖 2 所示;

(4)透過調節輸入端訊號源的頻率,用虛擬儀器顯示諧振頻率為 10Hz,和用實物儀器測量結果一致,如圖 3 所示。

4 結束語

資訊工程類課程不僅要求學生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和引數計算,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動手操作、設計以及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而虛擬儀器正是因為其靈活性、整合性和共享性等優點,改變傳統實驗儀器按部就班的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在今後的實驗教學中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伍星華,王旭。國內虛擬儀器的應用技術研究現狀及展望[J].現代科學儀器,2011.8(4):112-116.

[2] 張毅剛。虛擬儀器介紹[J].國外電子測量計算,2006.25(6):1-6.

[3] 路亞峰等。虛擬儀器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J].理論與方法,2010.29(11):1-3.

[4] 朱巖,餘愚。虛擬儀器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J].現代製造技術與裝備,2008(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