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應屆畢業生求職心態

應屆畢業生求職心態

1、職場小白“不知者無罪”心理

大部分畢業生的想法出發點是好的,認為自己剛畢業什麼都可以慢慢來,但是,記住從走出校園起,你就不再是一個學生,也不是一個孩子,要學會獨立工作。正是因為沒有社會經驗,才要加強對工作的瞭解熟悉,儘快融入工作環境之中。對於新人的寬容應當是來自他人,而且不應過多指望,自身要做好獨自“衝鋒”的準備。要從工作的挫折中及時成長,不要重複犯同樣的錯誤。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你就是一名員工,他們在乎的是你能否像其他員工一樣適應工作、做好工作。大學生自己也要將角色定位在員工上,儘快從自我意識中擺脫出來,融入工作集體之中。不要依賴於他人對自己的指導,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學會獨立工作。

2、急於落腳心理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離開了學校這個大靠山,迷茫無措,就想著“先找個落腳地”。

同學小A臨到畢業了,才開始著手找工作,漫無目的的投了一些簡歷,去到了一家銷售公司跑渠道,看似很順利,小A找到了工作,公司招到了人。兩全其美,可是剛上班,主管就發現小A上班就玩手機,私下找他談話得到的回答是並不喜歡銷售的工作,只是畢業了,沒地方可去。

小A的就是典型的“落腳心理”。近期看來是有利的,學生降低了姿態,找到了工作。但長遠來講,它卻隱含了風險。

因為要落腳隨便找個工作,一個你沒有再找其他工作的動力了,二是你進去以後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嫌棄自己做得這份工作,沒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了。

對於用人單位來講,你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他們對你的重視程度。久而久之,你的不被重視也會影響你的工作積極性,那樣你就陷入了惡性迴圈當中,再難在工作上有什麼突出的表現。

3、盲目自信心理

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在擇業中具備種種優勢:學習成績優秀,政治條件好,學校牌子亮,專業需求旺,求職門路廣,因而盲目自信,擇業胃口吊得很高,到頭來往往會由於對自己估計過高,對自己的不足和困難估計不足而在擇業中受挫。

亦或者得到了一份工作卻不滿意用人單位的工作安排,心覺讓我做這樣的工作豈不是大材小用?

其實沒有工作經驗,畢業生初步接手的工作自然是基礎工作,要放寬心態,從瑣事中學習。想要從事難度更高的工作,就要處理好瑣事,讓用人單位瞭解到你的辦事能力。做好準備,無論是辛苦的.工作還是瑣碎的工作,都要坦然面對,不要因為覺得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最大發揮就馬虎對待,信任是從許多實踐中獲得的。

4、一步到位心理

也就是說,希望工作就一蹴而就,做一件事情就達到理想狀態。

比如,一個研究生剛畢業,要求薪資8000元,低了不行,結果可想而知,總是不能如願。他不明白,自己很優秀,為什麼不能拿到“該有”的薪水呢。這就是一步到位心理。

老闆還沒有看到你的能力,僅憑一紙文聘,就想要多少多少錢,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薪資和你的學歷在很多時候都是不成比例的。如果你想要薪資高,那就得透過做好個人的職責、提升自己的業績、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提出自己認為合理的薪資。

5、不Happy就“一拍兩散”心理

建議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就要考察好對方單位的情況,包括工作前景、工作環境、甚至還有薪資狀況。選擇好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後,就要穩固心態投入工作。遇到工作挫折以及職場人脈不順要先從自身原因找起,以包容的心態面對不友善的同事乃至上司。不要輕言換工作,換工作意味著你暫時要失去工作,並面對一份未知的未必更好的工作。如果頻繁換工作,還會讓用人單位懷疑你的誠信,對之後的求職生涯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正確認識自己,為自己量身制定一個職業目標,不要輕易放棄。理想與現實總是有著不小的落差,而這都需要自己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因素影響到工作。

最後,小編給各位畢業生總結幾個跳槽之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①你為什麼要放棄這份工作?是自己不適應工作,工作環境差,還是這份工作不能再給你帶來個人提升?

②你接下來要做什麼工作?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跳槽目標,避免無頭蒼蠅亂撞卻找不到出路。有些人跳槽出去,卻找了一份不如過去的工作,其懊悔可想而知。

③你做好跳槽的準備了嗎?首先是歸納自己上一份工作,總結自己得到了什麼,以及有什麼沒有做好。只有懷著反思的心態,才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朝著提升的方向發展。一般來說,一個人適應了工作環境後,還要經過一兩年的工作才能將自己的能力完全發揮出來,因此不鼓勵短時期跳槽。

其實很多用人單位都不會很排斥應屆畢業生,因為他們還保留了這對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好學的特點,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主動性,很多用人單位都願意花成本去塑造這一類人才。希望大家看完上面關於應屆生心態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能有所啟發,也希望意氣風發的你們都能順利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