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範文

《風雨天一閣》是餘秋雨創作的一篇散文,收錄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範文1

在頭放假,我就已經在網上預訂了餘秋雨先生的幾部書,分別是《文化苦旅》、《借我一生》、《行者無疆》,書來得很快,於是,在放假的頭幾天裡,我一直在埋頭閱讀餘秋雨先生的這幾部著作。

讀到今天,覺得《風雨天一閣》,寫得確實不錯,給我印象尤深。

天一閣的開辦者,是明朝的範欽,是我的本家。“天一”的名稱,在這裡又有了新的解釋,本來我只以為它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在這裡卻做如下解釋:天一生水,水能阻火,範欽用“天一閣”給自己的藏書樓命名,也就是說希望藏書樓能夠避免遭到火災,能夠永遠儲存下去,可謂用心良苦。看到這裡我很自然地想到了9班的學生谷天一,不知道她取名“天一”,是上面的哪一種緣由。

範欽窮其一生,藏書巨多,有很多是傳世孤本,盡收於天一閣,天一閣可謂書籍大海,我想,當範欽每日徜徉於天一閣中,與那麼多先賢智者的智慧之作在一起,應該是非常愜意的吧,我想這甚至也是他長壽的一個原因,在醫療條件那樣落後的封建時代,範欽能活到80而終,我想應該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整日裡為書香所圍。

自古以來能夠進入天一閣閱書的,盡是文化名人,比如清初的大儒黃宗羲,餘秋雨先生在天一閣歷經300多年風雨之後也登樓參觀,是他與天一閣的緣,我想也顯示了天一閣在藏書界尊貴的地位,以餘秋雨先生在文化界的聲望,登天一閣應該是滿夠資格的了。

看了這篇作品之後我一直在不斷地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一覽天一閣的風采,滿足自己這個書迷的一個甜美的願望呢?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範文2

也許是對傳統文化的仰慕,也許是源自內心的書生意氣,當我讀完餘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後,分明感到那源於歷史深處的思索,如嫋嫋茶韻,飄然溢於紙外。

一座普通的藏書樓,卻成了“一鍾極端艱難,而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確實承載了太多,太多。

天一閣,建於明中葉,由其主範欽歷終身覓書建樓,延續數百年巋然不動。其藏書樓之珍,儲存之善,世所罕見。幾百年的風雨,範氏家族始終恪守著近於苛刻的祖訓,甚至只有大學者黃宗羲才成為數百年來登臨此樓的唯一一人。然而當近代的兵燹來臨,這座沒有在大火中焚燬,沒有在歲月中流散的古樓卻如那飽經風霜的古書,那麼輕易就焚燬了。印著大學者誠惶誠恐腳印的樓板,只留下偷兒日夜竊書遺下的棗核……我不禁發問:為什麼儲存了幾百年的古籍在近代烽火中顯得如此脆弱?為什麼,為什麼偌大一箇中華,終容不下一座小小的藏書樓?

作為書生,我們是否也算作範欽的後人?但我讀到範欽偉他的天一閣定下的條條鐵律時,我不禁苦笑:在偷兒和強盜面前,書生的人格又算得了什麼?也許創造了象形文字,創造了紙帛,又創造了印刷術的民族,將文化的傳承寄予這小小的藏書樓,本身便是一種無奈,一種悲劇。“血戰前行的歷史”戰火一次次焚燒著脆薄的紙頁,黑暗一次次吞噬著智慧和光明,然而範欽冷峻的理性,為何要傾注於這小小的一隅?為什麼不讓文明的星火撒向更廣闊的領域?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思想者,不該捫心自問馬?

掩卷沉思,浩瀚乾坤,千古蒼桑皆抑於此。

五千年的一個黃昏,一群茹毛飲血的的人來到一片荒原,發現這裡可以耕種粟谷,無須為狩獵而奔波,於是華夏的始祖就這樣默默定居下來……功於馬背的秦始皇“餘威振於殊俗”,“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他揚鞭一指,蒼茫燕山便出現了一條蜿蜒萬里得長城。胡騎鋒鏑,從此便越不過燕趙,攻不入中原,於是修長城便成了歷代帝王的大事。從秦一直延續到兩千多年後的明末。終於不見了狼煙四起,終於中原的王侯已安於“長樂未央”,然而不幸的是,地理上的圍障卻又將另一堵“長城”植入這古老民族的血液之中。於是,有了“梅妻鶴子”終老滄州的隱士之風;有了鍾情山水﹑俯視筆墨間的文人氣質;有了埋首聖賢之言﹑探究修身之道的理學之派。“長城將這個民族漸漸封閉,因封閉而自矜,因自矜而更加封閉。從此,沒有了馬背上的狂奔,沒有了面對大海的遐想,大漠的駝鈴終化成歷史的空靈,遠航的船隊終在一片“耀武異域,勞民傷財”聲中歸於泯滅。於是便有了“乾嘉學派”,又了這孑然一身的風雨天一閣。對於一個已經習慣了子孫繞膝﹑豐衣足食﹑終老桑梓的民族;對於一個從來無需長途遷徙﹑﹑四海為家的民族;對於一個無需苦鬥於馬背﹑大海的民族,為什麼,為什麼不能將自己的視線投向更無垠的大地和天空呢?

又是一個黃昏降臨,殘陽如血,衰草連天,當這斑駁的古樓映著欲墜的夕陽,多少悲愴盡在一片如死的寂靜中。天一閣,是否是一部濃縮的歷史?是否是一個時代痛苦悲涼的結束?

滿樓黃紙,訴不盡滿腔悲愴;千古興衰,皆溢於塵埃之上。天一閣的悲涼早已如遠去的流水,一去不返,但餘秋雨先生深沉的行文是否在告訴我們這些後來人,只有經歷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牆才能成為溝通的橋?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範文3

翻到餘秋雨的短文——《風雨天一閣》,忽然想起我曾經看過、體驗過。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了天一閣,一個以藏書著稱於世的藏書樓。

那天,吃過午飯,短暫的休息之後,一位朋友說:“走,我帶你們去天一閣感受一下。”我們都響應,因為下午的時光不知道怎麼樣打發。去感悟一下藏書樓的書香與文化的歷史底蘊,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乘車去天一閣。朋友也並不熟悉天一閣的具體位置,只知道一個大概的方向。於是,我們跟著他走,反正都不熟悉,錯了,也不算什麼失誤,瀏覽寧波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也是一種收穫,有收穫總比無聊地打發時間要好過,心裡總會舒坦一點,不至於因為荒廢了美好的時光而懊惱。

那天,天氣也是陰沉沉的,陽光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也許老天也讓我們體驗一下餘秋雨筆下的天一閣,風雨中的天一閣也許就另有一種味道。

古代的藏書樓最大隱患或者說藏書樓最大危險就是火災。木製的樓閣,再加上脆弱的紙頁,都是怕火的。一把火,就能把幾代人的心血、甚至幾代的歷史都付之一炬,在那殘餘的灰燼中,再也難尋歷史的蹤跡。只能是一生的嘆息與遺憾。而創始人之所以取名“天一閣”,是因為去榷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以免除歷來藏書者最大的憂患火災。而天一閣在歷史的洪流中就真的'按照創造者的意圖,演繹得淋漓盡致,依舊保持著原來的風貌,只不過多了些歷史的滄桑與厚重。這不,今天又老天又飄起了雨絲!

面對選擇,我們很難立刻就能做出無悔的抉擇;而歷史中的抉擇就更是難了!歷史的抉擇如何,是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誰也不能站在歷史的洪流中去評說,只有後人才能做出公正的評判!

範欽,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為我們的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如果說大,那麼,屈指算來,又有幾個呢?恐怕如果有,那麼也都被湮沒在歷史的海洋中。在歷史中他能輕常人之所重,而重常人之所輕,在別人迷戀仕途之時,而他卻在那個年齡將蒐羅藏書融進了生命。

歷史中和他同時代的人中也不乏藏書者,而殘存下來的,流傳至今仍然為我們所景仰的、瞻仰的則只有範欽所建立的天一閣這所藏書樓,其他的都隨著歷史而退出了舞臺。為什麼惟獨範欽能永久地立在歷史的洪流中呢?這和範欽的為人、氣度是分不開的。也正因為範欽有一種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才有了他藏書樓超越時間的意志力!

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而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怎樣繼承呢?能不能將自己的一生的心血就在自己駕鶴西遊之後也灰飛煙滅呢?“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況且這也並不是什麼恩澤,他留下的是責任,沉重的歷史的責任!範欽的長子範大沖從父親的肩上接下了這個重擔。沒有信誓旦旦,但卻比信誓旦旦更能打動人心。責任就是接力棒,一代代傳下來。“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就這樣,天一閣就在這個家族的繁衍生息的歷史中巋然不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真正地把藏書樓儲存下來,並且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沒有一定的規定是不行的。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范家也不例外,也許他們的規矩比別家更苛刻,更嚴格。但是也正因為嚴格、苛刻,藏書樓在沒有在子孫後代的手中被葬送。雖然後來也有被偷,被盜,但是飽經風雨的天一閣依舊搖曳在風雨中,形成一道風雨中獨特的風景,閃耀著歷史文化的光輝,深邃而厚重!

走進淡褪了紅色的大門,就是一個小小的庭院,原子很小,四棵飽經滄桑的不知道什麼名字的樹被欄杆圍著,範欽的銅像就在樹的中間。陰沉沉的天氣就加重了歷史的濃重感,順著狹窄的小路,也就是走廊,走廊兩旁排列的是藏書房間,介紹為范家藏書做出貢獻的范家子孫。古色古香的簡裝或者精裝的書都擺在書櫥中,昏黃的燈光更讓人覺得走進了歷史的隧道,沐浴著歷史的文化光輝。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範文4

在這篇萬字散文中,作者敘述和表現的,是一個對中國文化抱有堅定執著信念的終極追尋式的人物以及故事,我視之為文化精神品格的榜樣,並以此為驕傲。

當我們被世俗文化騷擾甚至迷惑的今天,能讀到他這篇散文,讓我更感到了一種驚喜與難能可貴。他在許多作品裡幾乎傾注了他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去追隨歷史人物的精神品格,試圖在他們的故事和傳奇中發現對今天和未來有所啟迪的東西,為人類留下真實和道義的作品。文章從《易經》、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一直追索到建國後的80年代,期間提到了建立和保護天一閣的範欽、範大沖父子,想看天一閣藏書而不得的錢繡芸姑娘,被破例允許參觀天一閣的黃宗羲,提倡編寫《四庫全書》的皇帝乾隆,保護流散藏書、建立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等眾多歷史人物。全文生動有趣,閱讀完畢,讀者不僅獲取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而且不需要理論說教,就會自發地從這些故事和人物的言語行為中領會對傳統文化的感悟。在這一點上,餘秋雨成功地做到了找傳統文化之根,讓歷史告訴未來的寫作心願。文章裡充滿了對民族精神根源的召喚和對國人善於遺忘的不滿:“這個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什麼。”想要改進現有的中國文化就需要從改變中國人的人格開始,而目的是為了塑造健康完滿的人生。

在《風雨天一閣》裡,作者看重的是一種“健全人格”的精神,由此,作者才寫道:“範欽的選擇,碰撞到了我近年來特別關心的一個命題: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

文中的這段文字,“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對我有極大的震動。作者這樣一個飽讀詩書之人,我輩要不感到渺小與淺薄那才是一種恥辱。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只有當一個人可以產生思考的時候,這個人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得到發展。

面對選擇,我們誰也很難立刻就能做出無悔的抉擇;而歷史中的抉擇就更是難了!而範欽父子就不能不讓我們欽佩了。範欽不僅是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而且還是一個人格健全之人,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為我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在歷史中,他能輕常人之所重,而重常人之所輕,在別人迷戀仕途之時,而他卻在那個年齡將蒐羅藏書融進了生命。這不正是一種向上的文化品格麼!他的長子範大沖面對萬兩黃金與藏書樓的抉擇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承父業,並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充當藏書樓的保養費用。這種擔當需要勇氣,更需要一定的健全人格與人生的終極價值觀作為支撐,否則,誰又不愛黃金而選擇仍需長久開銷的藏書樓呢!

秋雨先生正是透過這一艱難的歷程,為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展示了一個文化貴族家庭的持久魅力與人格底蘊,併為今天的大學生提出了一個構建健康的、有益他人和世界的人生價值觀的最佳參照,為我們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此番風雨正當時,我輩豈能後古人!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範文5

正如餘秋雨先生說的,我心底中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雖然沒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

小時候,知道寧波有一座藏書樓——天一閣,感到無比驕傲,因為它就在我所在的城市——寧波。上完初中,到寧波讀書,感覺離天一閣近了許多,但卻從未走近過它。記得讀師範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曾向我們介紹過天一閣,當時的我聽的特入迷。看了餘秋雨先生先的風雨天一閣,更是記憶猶新。

天一閣之所以叫天一閣,是創辦人取《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來免去歷來藏書者最大的憂患火災。文中的這段文字,”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對我有極大的震動。範欽不僅是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而且還是一個人格健全之人,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為我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

文中也提及了書法大師豐坊和他的侄子範大澈,他們也是藏書家,卻並未傳承下去。藏書僅憑一人之力,是不能久遠的。範欽不僅僅把藏書作為愛好,更把藏書看成是一種使命,而且是整個家族的使命。這也是天一閣自明至今數百年,巋然獨存的原因了。

天一閣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遺蹟。那一種精神,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我自己而言,做事都是隻有3分鐘熱度。看同學天天寫日記,覺得是個不錯的習慣,也嘗試著每天寫點什麼。結果寫了一個禮拜,沒有堅持下去。我對寫作缺乏興趣是一原因,感覺象在給自己找藉口。但最重要的是堅持的決心不夠。

想看天一閣藏書而不得的錢繡芸姑娘,惋惜之餘令人敬佩。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時代,既不看重錢也不看重勢,只想藉著婚配來多看一點書,很是令人感動。由於家族的規定,她還是沒能踏入藏書樓中看書。曾經的我想,藏書樓,藏了那麼多書,卻不準人看,連家人都不能看,藏了這麼多書是做什麼用?現在的我,終於明白,不對外開放是為了更好地傳承下去,只是,這些規矩只能防君子,卻不能防小人。

餘秋雨先生在最後寫道:什麼時候能把範氏家族和其他許多家族數百年來的靈魂史袒示給現代世界呢?現在,他們的靈魂和精神已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