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幼兒教師隨筆散文

幼兒教師隨筆散文

十一月份的一天,班裡只有我在陪伴小朋友們遊戲,本以為大家快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沒什麼問題。卻沒想到,這一上午把我忙死了!無論我走到哪裡,身邊總有一隻手在搖晃我、拉拽我:“老師,你看我做得行嗎?”“老師,你看我弄得對嗎?”“老師,我用這個可以嗎?”“老師,我不會用!”……我不停地被一隻只小手拉到這裡、那裡,不停地說著:“很好啊!”“對啊,繼續做吧!”“這樣就行了!”“沒問題,你想得很奇妙!…你試試這個工具啊,沒問題的。”……我像個滅火員、安撫師,馬不停蹄地鼓勵這個、支援那個、欣賞這個、幫助那個……

戶外運動時,孩子們放鬆地運動著,我卻放鬆不下來。腦子裡開始反思:“孩子們為什麼總詢問我的意見?他們問的都是什麼?這些問題真的需要我的答案嗎?孩子們能不能自己解決?”

其實,孩子們向我提出的問題三分之一是求助,三分之二是求證,希望得到老師的證實,要從老師的嘴裡知道自己玩得好不好、對不對、成功不成功。其實,孩子們想做、敢做、也做對了,就是不能自己肯定自己!

回到室內,我們坐下來,我問大家:“你們今天上午玩得好嗎?”我本以為孩子們一上午問題不斷,應該對自己的遊戲沒什麼好評價,卻沒想到一片“好”、“好”的聲音不斷!孩子們很肯定的表情和深信不疑的`眼神特別可愛!“好吧!”我心想:“我倒要問問你們,什麼叫好?”於是,我接著問:“都說自己玩得好啊?那什麼叫好呢?玩成什麼樣就叫好了?”孩子們思索了一下,開始給出答案:“有目標!”“能堅持!”“有作品!”

哇!不錯啊!說出的標準多專業啊!我心想:“我們老師平時不是總愛說這幾個詞嗎?”幾乎每天的分享時間裡,老師都會誇獎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要玩什麼,能堅持自己的遊戲、有奇妙的作品……所以,這幾個詞已經被中一班的孩子熟知、理解,也認同了。他們覺得自己想好了玩什麼,一上午的遊戲結束時做出東西了,還沒有換來換去,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這不就是有目標、能堅持、有作品嗎?

太棒了!孩子們已經說出“好”遊戲的三個標準!我接著啟發:“好啊,你們說出了玩得好的三個標準呢!還有什麼其他標準?”大家想著、想著……我問大家:“你們長大了,遊戲結束時會自己收拾整理吧?不能亂七八糟吧?”“對、對!”大家紛紛同意。我說道:“嗯,這叫做有好習慣吧?”“對!”孩子們同意我的定義。我接著問:“那,有困難了自己做不了會找同伴幫忙,這叫什麼?”孩子們想了想後說出自己的想法:“有辦法!”“能一起做!”“合作!”好,這五個標準出現了。

孩子們說了三個,我啟發了兩個,我們一起,把“玩得好”的標準湊了出來。那麼按照新標準給自己評價吧!我對大家說:“真好,你們已經給自己的遊戲定出了標準——有目標、能堅持、會合作、習慣好、有作品。這五個標準每個一分,達到一條,就得一分。數一數,今天遊戲你能得幾分?”孩子們低下頭回憶著,有的掰著手指頭數,很快,有了答案:“兩分!” “三分!” “一分!”不管我聽到什麼樣的分數,看到的都是得意、神氣、勝利的表情。這個讓我特別滿足,因為孩子們對分數的多少其實沒有特別在意,只要自己努力得到分了,哪怕一分、兩分也很高興,這就是孩子們學會自主評價“好”遊戲的真正價值。

其實,有的區域遊戲不需要合作、不需要有作品,如閱讀區。孩子沉浸在安靜、愜意的閱讀中,很享受獨自的時光,這就夠了。所以,分數真的不重要。由此,孩子們知道可以用這五個標準來判斷自己的遊戲、評價自己的遊戲,這才是重要的。我希望孩子們從此不再依賴老師的評價,不再依靠成人的肯定來成長,而是知道目標和標準是什麼,用自己的努力見證自己的成功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