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總結範文

初中數學新課改經驗總結

初中數學新課改經驗總結

經過幾年的課改實踐,我感覺自己的角色和教學策略與以前比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透過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教師的心,進入課堂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新課程標準》在無數雙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其"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課堂上大家都在嘗試或積極準備嘗試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其中不乏許多成功的經驗與案例,但更多的只是"披著羊皮的狼"。她的形式簡單易學,幾個人分成一組,七嘴八舌,謂之"小組合作學習",一些公開課用之者更甚,以博取大家的美言;一些競賽課用之者也不乏其人,以顯示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奧秘"。究竟是學生問題,還是教師假以"小組合作學習"來搞"包裝"?……就目前而言,許多課堂中"小組合作"搞得轟轟烈烈、五彩斑斕,但美麗的外表只是一種形式,實在無法掩飾其空虛的內心,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授課教師已從以前的單純知識傳授轉變為幫助學生髮現問題,探究真理;不僅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合作。老師已從以前的演員轉變成了現在的導演,從權威變成了學習者的摯友,從評價者變成了參與者。透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使學生不僅學到知識,而且掌握學習這些知識的方法和手段,並且愛學數學,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師生關係從以往的"先知先覺"的絕對權威地位轉變為教師尊重學生,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關係。在課堂上,我們看到了教師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獨到見解,看到了教師不是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得到資訊,如何提取有效資訊和運用資訊解決問題。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新課改使我們面臨挑戰

我們面臨許多挑戰:由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不是積極主動投入到探索之中?他們對學習是不是充滿熱情,是不是積極思考問題?老師是不是也投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對學生的研究進行適時的啟發和指導,促進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活動?是不是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是不是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維空間等等,這些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還有一些問題,提出讓同行共同磋商:

1、教師唱主角的現象依然存在,學生的學是為了配合教師的教,教師期望學生按教案設計做出回答,並努力誘導學生、得出預定答案,學生學會如何揣摩老師的心理。

2、教學要有程式,但不能程式化,仍有一些教師過分依賴教案,出現硬拽學生進入教師預定的軌跡中的現象。

3、如何更好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小組合作學習表面上形式熱熱鬧鬧,但小組討論的有效性沒有很好體現,有些問題的丟擲,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進行交流,這是沒有意義的、無效的學習。

4、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教學是按課件走,還是按學生走,是關注活生生的課堂,產生真切的師生互動,還是流於形式。有些課看似熱熱鬧鬧,但流於形式沒有實效。

5、教師如何把思考還給學生。

四、一堂好的數學課應具備哪些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應具備以下特徵:

(1)確定符合實際的內容範圍和難度要求。

(2)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3)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與獲得成功的機會。

(4)尊重學生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內容的要求。

(6)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一節好課應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學生是課堂的教學主體,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

一節好課能讓學生受益一生,課堂教學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是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不懈的追求,好課留給學生的精神是永恆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