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文化

最新七年級傳統文化的教學計劃

最新七年級傳統文化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分析:

學生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在七年級語文課本中有《論語·十則》,學生對《論語》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背誦基礎,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齊魯文化為主,反應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以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遊歷名山勝水、品味藝術之樂為基本活動內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少年兒童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

(二)、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經典驛站”“名人長廊”“文藝園林”“風土畫卷”四個單元。

“經典驛站”:學習、諒解中華民族傳統原創經典,受益於千古美文的文化滋養,培養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喜愛之情。

“名人長廊”:學習屈原、王羲之、魏徵、文天祥等人的高尚品質,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

教材基本呈現形式為:“經典回放”(呈現原創經典中精華部分);“”();“”()

(三)教材編排原則: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識性、情感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透過誦讀、感悟、薰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動方式,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營造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2.以提升學生素養為目的,逐步培養其良好得到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其初步的探究學習能力,形成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沒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5.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和激勵性。

四、教法學法:

自學法、感情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五、教學時間安排:

周次日期內容(課時)

第一週8.——9.05開學工作

第二週9.0——9.12《詩經》(二首)

第三週9.1——9.19《老子》(五章)前三章

第四周9.——9.24中秋假期

第五週9.2——9.30《老子》(五章)後兩章

第六週10.0——10.07國慶

第七週10.0——10.17《晏子春秋》(二則)

第八週10.1——10.24《管子》(二章)

第九周10.2——10.31《孟子》(四章)前兩章

第十週——11.07《孟子》(四章)後兩章

第十一週11.0——11.14期中考試

第十二週11.1——11.21《史記》(一篇)

第十三週11.2——11.28《孫子兵法》(三章)第一章

第十四周11.2——12.05《孫子兵法》(三章)第二章

第十五週12.0——12.12《孫子兵法》(三章)第三章

第十六週12.1——12.19屈原

第十七週12.——12.26王羲之

第十八週12.2——12.30魏徵

第十九周01.0——01.07文天祥

第二十週01.08——01.14期末複習

第二十一週01.15——01.21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