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貧困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與職業指導對策研究的論文

貧困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與職業指導對策研究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貧困大學生 職業決策困難 職業指導 對策

論文摘要: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是高校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貧困大學生在面臨職業選擇時由於職業教育與職業認知模糊,職業能力與職業技能不足,自我認識與職業定位不清晰等問題,導致在職業選擇過程中出現職業決策困難的狀態.因此,幫助貧困生明確職業選擇,做出正確的職業決策,成為貧困大學生的強烈內在需求,也是當前高校職業輔導的重點。

0引言

面對峻的就業壓力,職業決策困難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矛盾日漸突出,貧困生因其自身條件的限制,在職業決策過程中,突出存在猶豫不決,焦慮,迷惘,甚至逃避,無法做出明確的職業決策。職業決策是個複雜的過程,既有外在因素的影響,也有內在因素的影響,如何幫助貧困大學生在職業選擇時做出良好的職業決策,改善貧困生職業決策的水平和質量,已成為當前高校巫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1貧困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的影響因素

職業決策困難是指個體在職業選擇(職業生涯的進入階段或改變)過程中,在面臨最後決策時,不能或不知道該如何做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職業生涯選擇,職業決策困難的實質是對決策不滿意。在職業選擇的過程中,系統的職業認知教育、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求職技能、清晰的自我認知和職業定位是影響貧困生職業決策的關鍵因素。

1.1缺乏系統的職業認知教育,職業認知能力較低職業認知是做出正確職業決策的基礎,職業決策是以清晰的職業認知為依據,正確哈當的職業認知有助於大學生的職業發展,也有利於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作出正確的職業決策。大學生在高考志願填報時,一般是由長代為選擇專業,個人興趣和愛好考慮的很少,造成入校後對所學專業及將來從事的行業比較陌生,對所學的課程、教材沒有自主選擇權。而高校缺乏在對學生進行專業領域的職業意識、職業方向、職業價值觀等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學生職業意識淡溥,沒有規劃職業生涯的主動性,特別是貧困大學生,入校後適應性差、接受慢,又過分重視基礎理論學習,缺乏系統的職業認知教育,職業認知能力低下,工作搜尋努力程度不足,在職業決策過程中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影晌貧困生順利就業。

1.2缺乏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就業競爭力偏弱在社會就業競爭壓力下,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能力是大學生求職擇業時的重要條件。由於受中國基礎教育追求升學率思想的影響,讀書被認為是學生的天職,學習是壓倒一切的大事情。高校評價學生的標準考試成績仍然是第一要素,在人才培養上仍存在重成績輕能力、重學習輕創新,重授業輕傳道等問題;拘泥於固有的教學模式,即使在實踐實習教學環節中,也制定有教學計劃和實習大綱;校內的實踐、實習條件有限,而企業往往又不願意接受非畢業學生實習。種種錯誤教育觀念與模式導致學生不能與社會直接而深入接觸,缺少對職業素質和能力提升的更高要求,片面地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有好工作。因此,在就業時選擇考研的畢業生佔很大比例,學生在後期實踐教學中不安心實習,有些畢業生甚至放棄實習而全力考研,這種情況下,出現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不紮實,缺少職業技能,動手能力差,對職場陌生,個人綜合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明顯欠缺。

1.3缺乏清晰的自我認識和職業定位,就業觀念不正確自我評價能力也是職業決策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眾化教育轉變時,當自身利益和現實需要相沖突,大學生應該對自身作出公正評價與定位。貧困生由於受家庭環境、生存發展需要等因素的影響,在求職時過分強調崗位穩定、工資待遇、福利水平、發展前景等職業的外在條件,對自我價值和職業發展不能理性評價,存在一次就業定終生的錯誤職業發展理念,在職業決策中急功近利,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社會需求。

2貧困大學生職業決策過程中高校職業指導的措施與意義

大學生從高考填報志願的那一刻起就開始面臨著職業決策問題,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與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並存的時期,大學生進行職業決策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特殊的就業群體,如何根據社會人力資源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和貧困生特有的屬性特徵,幫助他們走出職業決策困境,正確做出職業決策,是當前高校職業指導機構和人員亞待解決的問題。從學校角度來說,有助於貧困生順利就業,提高學校就業率;從個人角度來說,有助於貧困大學生的發展與成才;從社會角度來說,有利於社會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

2.1培養貧困大學生職業決策意識、提高職業決策能力開展貧困大學生職業決策教育,重要的一點是激發貧困生的職業決策意識,當貧困生自覺意識到職業決策的重要性,才會主動的、有意識的參與到職業教育學習中來。職業決策的教育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首先要對貧困生加以甄別、分類、診斷,建立職業決策困難貧困生檔案。在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中透過課堂教學、職業諮詢、職業講座等形式,幫助貧困生加深對所學專業的瞭解;透過與專業授課教師的交流來了解本專業的職業定位;透過教學社會實踐活動、教學實習環節,鼓勵他們參與相應的職業活動,獲得更多的職業體會與工作經驗;還可以透過實地參觀考察,獲得個人對未來職業的深刻感受,並重新審視自己對將要從事職業的看法。

常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開展職業決策教育的同時,要針對貧困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的特點,及時幫助他們收集有關於職業決策和生涯發展的資訊,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就業求職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訓練,幫助他們充分認識、掌握擇業的方法和技巧,廣泛開展職業教育和擇業指導,從而激發他們主動思考職業,真正從根本上提高貧困生職業決策意識和決策能力。

2.2引導貧困生合理的自我評價和職業定位、轉變就業觀念高校職業指導機構在幫助貧困生進行合理的職業定位時,讓貧困生清晰理性的自我評價是首要前提。貧困生在自我評價中往往出現兩極性,高估自我或低估自我。一方面,認為自己是“時代寵兒,天之驕子”,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幻想能成就一番豐功偉業,事實上,他們缺乏對社會、對人生的本質認識和了解,過度地肯定自己,高估自我;另一方面,由於自身經濟條件和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敏感性,有過強的自尊心,自我期望值高。大多數貧困生個人適應能力差,存在認識障礙,當“理想自我”脫離現實,在實現“理想自我”時缺乏應有的耐心和方法,當經過努力仍無法接近目標後,就失去自信、急躁埋怨,進而產生否定自我的心理。這兩種心理導致他們在職業選擇中不能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職業定位,出現決策困難。

針對貧困生的特殊心理狀態,高校職業指導機構和人員要幫助他們在三個方面進行合理的定位。一是做好單位性質的定位,要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現實角度,說明非公有制經濟的成分在逐步減少,穩定性就業崗位也將越來越少;二是做好職業地域的定位,不要把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作為地域定位的必選地,更不要侷限於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三是做好薪水收入的定位,要結合自身素質、能力和崗位發展趨勢來看待薪水收入的期望;四是做好行業和崗位定位,幫助貧困生了解行業整體情況、發展趨勢、人才要求,要避免家庭對擇業定位的影響,從社會需求出發,結合個人理想、興趣、能力進行理性的行業、崗位定位。

2.3強化貧困生職業素質與求職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幫助貧困大學生制定職業目標,提供相應的職業培訓和能力提升拓展訓練,是提高貧困生職業素質提升與求職技能的重要措施。貧困生的職業素質教育應在教學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和過程中,透過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不斷增強貧困生適應角色轉換的心理素質和基本技能,縮短畢業與就業的距離,使其能夠尋事適應新角色。職業指導機構應該分別從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意識三個方面尋找對策,幫助貧困生從根本上突破就業與發展的問題。

2.3.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強化貧困生職業道德實踐在大學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透過樹典型、評模範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使學生精神觸動,形成意識,並自覺落實在學習生活中。同時,加強周圍職場員工職業道德教育的培訓與監督,教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諧的同事關係,優秀的教學水平,職能部門高效的辦事效率等外在的職業道德表現,對學生提升職業道德的修養都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3.2重視職業技能培養,提高貧困生綜合素質對貧困生的培養不能只顧於專業課的學習,重要的培養貧困生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一是要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瞭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學生的實踐練習,以便於培養的學生可以與企業需求更好的接軌。二是注重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結合,用人單位在招聘條件一般都有計算機等級、英語四六級成績、cpa、助理醫師資格證等要求,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走入社會和行業的一項必備條件。三是綜合指導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綜合操作技能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大學生多參加適當的社團活動和學術活動,社團活動可以鍛鍊其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而學術活動則能拓展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2.3.3最佳化課程體系,培養貧困生良好的職業意識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專業教育與職業指導並重的原則,為大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職業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專業特點,而且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專業與行業的聯絡,學會關注和收集行業用人的資訊,結合個人的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學會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自己的職業理想,並結合自身的條件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同時,開設以職業為導向的基礎課程,如職業技能、職業心理、職場人際關係等,透過學習明確職業方向,懂得將知識與職業相聯絡,增強學生對能力的培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