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計算機/網際網路/通訊

高校GIS電腦實驗室的監管

高校GIS電腦實驗室的監管

高校GIS電腦實驗室的監管

GIS計算機實驗室是高等學校地理與GIS專業進行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學校地理與GIS專業課程授課及學生自學計算機知識、熟悉GIS軟體操作,提高計算機操作和GIS專業技能的重要場所,是實驗教學的重要前提與根本保證。GIS實驗室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到GIS實驗課的開設和教學質量,如何搞好GIS實驗室的管理與維護,使其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1高校GIS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

1.1開放時間長,管理困難由於學生上課、上機頻繁,除正常的實驗課教學需要開放實驗室、上機實驗外,大部分學生還需要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閱資料、上機編寫程式、繪製電子地圖等,以完成實驗課和其他課程的作業,從而造成實驗室開放時間長,導致實驗室管理人員工作量大、實驗室管理困難的現狀。

1.2使用頻率高,人員變更頻繁,計算機軟硬體易於損壞為滿足教學任務的要求,GIS實驗室的計算機均需頻繁安裝、解除安裝各種GIS應用程式軟體,同時,學生上課、完成作業必然將個人硬碟、隨身碟等帶入機房,有的學生將個人使用的軟體、資訊資料等複製到計算機硬碟上,使得計算機硬碟資訊儲存量過大、過雜,刪除時留下的垃圾檔案等有較多的累積,導致計算機硬碟、記憶體儲存空間變小以及軟體相互衝突等問題,使系統執行速度降低、宕機等頻繁發生。個人硬碟、隨身碟的頻繁使用,將大量病毒帶入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軟硬體極易損壞。此外,GIS實驗室計算機的使用者並不固定,由於每個人的操作習慣不同,頻繁更換使用人員,極易導致計算機受損。

1.3用電負荷大,失火隱患較大由於目前的招生制度,實驗上機人數居高不下,導致GIS實驗室計算機、掃描器等配置數量增加,往往每個實驗室30~40臺套,加之空調等電器全部開啟,用電負載較大。長期超負荷使用,電路老化容易埋下火災隱患。

1.4涉密資訊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GIS實驗室教學、科研使用的地理資訊資料數量較大,使用頻率較高,有許多資料屬於涉密資料,如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等。因此,高校GIS計算機實驗室屬涉密部門,如管理不善,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高校GIS計算機實驗室的制度建設

規章制度是管好實驗室機房的基礎,是實驗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健全的機制十分必要,如《實驗室人員進出制度》《實驗室計算機操作規則》《實驗室安全防火制度》《儀器裝置保管制度》《涉密資料使用管理規定》以及《學生實驗守則》等,完善的`制度能加強高校GIS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室使用效率,滿足正常教學、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維護國家財產和保密工作的需要。高校GIS實驗室管理制度需從以下兩方面加以完善:

2.1人員管理制度高校GIS實驗室人員管理涉及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需從管理人員工作制度和使用人員需知兩方面加強構建,一方面明確管理人員的職責,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心,為管好實驗室打下基礎;另一方面,明確使用者必須遵守的規則,約束使用者行為。

2.2裝置和資料管理制度在裝置管理方面,主要是明確責任,透過完善登記、交接、定期檢查維護制度,確保裝置保管到位、責任清楚、維護及時。計算機等實驗室裝置屬於國有資產,應按國有資產管理相關規定做好進出庫、領用管理,透過建立登記制度,明確領用、管理人員責任,以強化責任意識,加強裝置的保管與使用。實驗室計算機等裝置的使用頻率較高,使用人員較雜,定期檢查、維護十分必要。因此,建立制度、明確人員、落實責任,確保實驗室裝置的完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