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高中生活與哲學意識的作用說課稿

高中生活與哲學意識的作用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內容是《意識的作用》。我的說課共分為一下六個部分。

一、 說教材、析學情

說教材:《意識的作用》是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框題的內容。

本框題的地位和作用:

前一框題主要介紹了意識的本質即意識是對客觀實在的反映,由物質決定。而本框題主要講述的是意識的作用,這兩部分共同構成了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我們都知道物質與意識的關係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任何哲學派別都無法迴避的範疇,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所在。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科學地解答了這個問題。所以學好本框題內容是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同時,本框題還在明晰了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的基礎上提出了方法論的要求即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也是整個第五課的落腳點。

課程標準對本框題的要求:2.5 解析客觀規律是可以認識和掌握的事例,印證人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把握客觀規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討論:以“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行的”為題。包括精神狀態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精神狀態與發揮潛能的關係,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客觀規律的關係。

析學情:高二學生透過高一一年的學習,應該對高中的學習和生活有了良好的適應。這階段的他們思維比較活躍,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都得到了較好的提高。他們樂於接受新事物,也有獨立求知的願望。但是由於哲學是比較抽象、比較深奧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而高二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尚不夠成熟,需要必要的引導和幫助。所以在講授本課知識時會注意將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適當的引導結合起來,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二、重難點以及教學目標的設計

重難點:透過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課程標準的分析和對學情的認識,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內容: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把這些內容設定為重點內容的理由是本框題介紹的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意識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就表現在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這兩個方面。同時這些內容也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課程標準在提示與建議中也著重強調了這些內容。所以我認為這些內容是重點。

難點內容: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把這一內容設定為難點內容是因為這一原理要求正確處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辯證關係。而現在學生的辯證思維尚不成熟,理解起來可能出現片面的傾向。而且課程標準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會理解並且能夠進行運用,對學生要求層次比較高,所以把這部分內容作為難點進行講授。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三維目標的課程理念我確定了一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意識作用的主要表現。

2.理解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以及意識活動的特點

3.理解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4.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重要意義及要求。

(二)能力目標

1.樹立世界是可知的觀念,逐步培養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

2.明確意識對改造世界的指導作用,培養透過實踐能動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3.明確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重要性,有計劃、有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積極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培養堅強的意志,克服悲觀、消極思想和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的思想,不斷奮進。

2.在學習和工作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斷髮揚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精神。

三、說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策略 在本節課的教授中我主要採用的是講授法和問題探究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之所以做這樣的選擇是因為這種組合既能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由教師組織課堂活動使教學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這兩種主要方法外,我還運用了演播法和情景模擬法來輔助教學。演播法透過展示圖片和播放影片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情境模擬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四、說過程的安排

匯入:我會運用兩個問題和一組圖片進行匯入。首先,我會向學生提出問題:意識的本質是什麼?它是由什麼決定的?由於這是上節課的內容,學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由物質決定。然後我會再向學生丟擲一個問題:既然意識只是一種人腦中的反映那麼它是不是就沒有什麼用處呢?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有所分歧。在學生回答過後我會展示一組圖片,這些圖片包括剛剛試飛成功的殲20隱形戰鬥機、備受追捧的iphone4、以及世界上最高的大樓—迪拜塔。它們都是人們藉助智慧創造出來的.,體現了意識的巨大作用。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意識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很大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呢?這個問題會從接下來學習的內容中得到解答。

講授新課:

對重點知識的講授: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這種能動作用首先體現在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對於這一知識點的講解,我將運用一幅圖片和一則新聞材料進行說明。首先我會向學生展示一則我國將建設載人空間站的新聞材料然後再用一幅圖片清晰地展示工程在各階段的計劃。展示過後,我會先針對文字材料向學生提出:我國為什麼要建設載人空間站?你能從中看出我們意識活動具有什麼特點呢?

透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希望學生能夠得出答案明確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

接著我再針對圖片進行提問:分析圖片,你是否能發現意識活動還具有什麼特點?圖片清晰地呈現了各階段不同的任務,學生能夠很容易地發現意識活動還具有計劃性。由於這部分知識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所以不需要進行大量的說明了。

材料一:2011年4月25日上午,記者從中國載人空間站名稱徵集會上了解到,中國目前正在進行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飛行任務的準備工作,下半年先後發射升空,兩者還將進行交會對接。在此基礎上,載人空間站於2020年前後建成。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成將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利用空間資源,為進行科學實驗提供條件,從而使我們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奧秘。

透過以上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接下我將繼續帶領學生髮現意識活動的另外特點即意識活動具有能動的選擇性和創造性。對於這一點的講授我將先播放一段劉寶瑞的相聲《黃半仙》的片段。相聲講述的是一位算命先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思考預測一些事情。播放完畢後,我會讓學生分析從黃半仙身上能看出意識的什麼特點。在學生回答過後,我會進行總結歸納。從而完成這個內容的講授。

在這部分內容中,“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這個知識點應該著重進行強調。對於它的說明我將會呈現一幅日食的圖片。然後給出這種現象的兩種解釋:一是天狗食日二是地球被月影遮蓋。然後讓學生判斷哪種解釋合理,毫無疑問學生會認可第二種解釋,接著讓學生思考為什麼第一種解釋在古代比較流行呢?學生會得出答案:由於條件的限制古代人沒有認識到日食產生的真正原因,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認識到了真相。從而明白認識是不斷髮展的,認可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這一原理。在這之後我會請學生再舉出說明這個原理的事例從而進行鞏固。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我會向學生展示兩組圖片。這些圖片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然後提問學生兩組圖片的區別是什麼。學生會得到一組圖片景觀的產生是大自然自己運動的結果,而另一組則是人們活動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人能夠改造世界。而這種改造正體現了意識的作用。

這種作用包含了兩個方面首先是意識的指導作用。對這個內容的說明我會運用時下比較流行的家居設計的事例來進行說明。首先,我會展示幾幅精美的家居圖片,然後提問學生這麼漂亮的房子如何裝出來的?它又體現了意識的什麼作用呢?學生能夠知道是設計師首先要進行設計繪圖然後才能動手裝修體現了意識的指導作用。

在學生明確了這一知識後,我會補充一下教材向學生說明意識有正誤之分,對事物的指導作用也會呈現不同的效果,在這之後需要學生分組合作,運用集體的智慧列舉事例。事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從而透過形象的事例讓學生了解意識的指導作用,並自覺樹立正確的意識。

在解決了第一方面的內容後,接下來是對第二方面即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的講授。在這一部分內容的講授中,我將會播放一段天生沒有四肢的殘疾人尼克胡哲的一段影片,他雖然嚴重殘疾但是憑著自己樂觀積極的心態和永不言敗的意志創造了很多別人眼中的奇蹟。影片播放完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後由我做一下總結,引導學生重視精神的力量,培養積極的心態,樹立頑強的意志。從而在激發學生情感的基礎上完成對此內容的講授。

以上的重點內容屬於世界觀範疇,接下來我會帶領學生學習對應的方法論知識即本框題的難點內容。

對難點知識的突破

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我會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一部動畫片神筆馬良進行說明。首先向學生提問:大家都看過神筆馬良這部動畫片,動畫片中,馬良顯示了很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那我們是不是隻要充分發揮意識的作用,就能創造出原來不存在的東西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然後讓學生討論沒有神筆的我們要達到自己的目的,該怎麼辦呢?引導學生得出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結論。

在這之後我會和學生共同探討如何做到這一點。首先,我會出示關於大躍進時期的一些口號和圖片以及敘述所產生的後果。然後,讓學生進行分析。回答問題:那個時期人們已經積極發揮了主觀能動性為什麼沒有達到效果反而造成了巨大破壞呢?透過這個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正確處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二者的關係。

為了更好地鞏固這一知識我會利用教材40頁的活動框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首先讓學生分析材料,說明該地區按照什麼制定了自己的發展策略。透過討論,學生會對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這一理論有更深的理解,在這之後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模擬,試著以該地區負責人的身份提出發展該地經濟所需要考慮的因素。以這樣的活動促使學生達到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以及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小結:至此,本框題的所有內容已經講授完畢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我會根據板書為學生梳理本框的內容。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明確各知識點的關係。

板書:

作業:要求學生課後找一則蘊含本課原理的時事材料,並進行加工處理,設定問題,在小組內交換解答。希望透過本次作業,培養學生蒐集和篩選資料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說教學特色

我教學的主要特色是用形象具體的事例來闡釋抽象複雜的哲學原理。本課中我列舉了很多現實生活的中的事例,透過這些事例讓學生進行思考並挖掘出其中所蘊含的哲學原理。這樣的學習會激發學生的興趣,自覺地進行探究學習。我教學的另一特色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教學中,我設定了很多探究性問題,這些問題既需要學生個人的獨立思考,又需要小組的集體智慧。透過這樣的方式,藉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增強他們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能力。

六、說教學理念

我的教學理念是成功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師生的雙向交流而不是教師單方面的灌輸。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杜絕一言堂、滿堂灌的傾向,而是要注意設定情境,組織討論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以此鍛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他們的潛能。同時我認為知識應該立足生活,迴歸生活。教學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記住各個原理以應對考試,而是應該把所學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注意運用具體事例來說明抽象的原理並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我的說課完畢,不足之處望各位老師給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