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教育論文

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是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的重要保證。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是指根據高校教師的工作特點與能力要求,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專業能力、人文素質、師德師風和相應的教學與管理輔助能力的培養。文章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對高校教師職業培養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對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提供參考。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素質能力培養

高校教師作為高校的教學主體之一,在高等教育中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的教學、科研和管理能力無不影響著高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品質。也正因為高校和高效教師承擔著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任務,所以相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來說,社會對高校教師的素質與能力要求更高。由此可見,高校教師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教師群體,對其進行職業素質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關鍵。所謂高校教師職業素質,是指教師為完成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任務所應具備的心理和行為品質的基本條件。所謂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就是根據高校教師的工作特點與能力要求,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專業能力、人文素質、師德師風和相應的教學與管理輔助能力的培養。從培養層次上來說,它有別於一般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可以分為縱向培養和橫向培養兩個方面。

一、縱向培養

所謂縱向培養是指貫穿高校教師職業生涯始終的素質培養,即在教師生涯的每一個階段,都對其進行職業素質的培養。這種培養既可以是有針對性的、有側重點的素質培訓,也可以是較為全面和系統的培訓。縱向培養大致可以分為就職前培養和職後培養兩部分。目前,我國高校引進教師一般都採取公開招聘的方式,且各高校都具有招聘教師的自主權。再加上由於我國沒有專門培養高校教師的師範院校,因此,高校招聘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在專業知識或者學術研究上較為突出的學者和知識分子,但他們在教學技能、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1.職前培養。為了建設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專業的教學技能,同時又在科研和學術上有所專長的高校教師隊伍,就要求相關機構和部門必須做好教師的職前培訓工作,並建設相應的高校教師准入制度和考核體系。目前,高校教師崗前培訓課程包括“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法規概論”“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但是,這類崗前培訓的時間一般為2~3周,培訓時間較短,並且大多都流於形式,收效甚微。因此,要延長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時間,加大培訓力度,嚴格考查,切實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除了上述課程外,還應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方式、教案課件的製作等教學實踐技能的培訓。

2.職後培養、提高及轉變。就職後的繼續培養、提高及轉變是指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透過培訓、自我學習等方式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高校要根據不同的培養原則,採取各種有效的方式,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教師進行教育和培訓,使他們的思想觀念和知識結構得到更新,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教學、科研和管理能力。《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指出:“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要貫徹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準並重、理論與實踐統一,按需培訓,學用一致,注重實效的方針,堅持立足國內,在職為主,加強實踐,多種形式並重的培訓原則。”

就職後的繼續培養、提高及轉變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一是在教學和科研實踐中,教師透過自己的學習和實踐,以及導師、同事的指導和幫助,提高各項能力素質。二是透過各類在職培訓、外出訪問學習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三是透過脫產進修的方式,使教師在沒有工作壓力的情況下,專注於自身能力的提高。從內容上來看,職後培養主要可以分為專業業務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人文素養和人格修養等方面。

總之,無論是職前培養還是職後培養,都需要結合高等教育的理念與特點,針對不同教師的個性特徵來開展相應的教育培訓,以實現教師個人發展的最大化,從而實現縱向培養的最終目標——終身教育。 二、橫向培養

橫向培養主要是指從培養的內容、角度和方向等方面來分析的,它有別於縱向培養,也就是指高校教師所應具備的知識面的寬度與深度。高校教師除了要承擔教學任務之外,還承擔著教育管理、教化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職責,這些職責對教師的知識和能力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橫向培養的內容主要可以分為專業能力、人文素質和專業輔助能力三類。

1.專業能力的培養。高校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指教師在教學科研活動中所應具備的各項知識和技能,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支撐點,具有個體性、情境性、創新性、發展性的特點。高校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將科技文化轉化為生產力或社會效益的能力。

從傳承知識和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說,教學是教師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所高校的教學質量的高低,也影響到學生的`培養水平的高低。教學能力包括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按照目前我國高校教師的培養和人才引進的現狀來看,高校教師的學科知識水平較高,而在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方面仍存在不足。當前,我國的高校教師以非師範類畢業生為主。他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教師教育課程,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教師職業訓練。崗前培訓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始終並非長遠之計。因此,除了要提高高校教師的學科知識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培訓,透過系統培訓、導師指導、個體實踐等方式,多途徑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

從知識創新的角度來說,教師的科研水平直接體現了教師對於學科知識的駕馭能力。一方面,教師在掌握和研究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對原有的知識進行更新;另一方面,教師又可以將科研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使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

從促進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高校教師的職責主要體現在服務社會的能力上。社會服務能力是指教師透過自己的學科知識、科研能力或成果,直接或間接為社會創造生產價值或公共效益的行為。高校教師的社會服務一方面有助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於教師自身教學水準的提高。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人文素質的培養。人文素質是指由人的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形成的一種內在品質。由於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輕文”的現象,再加上物質主義的衝擊,包括高校教師在內的很大一部分人在人文素養方面是相當缺乏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切物質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人的發展,特別是人的素質發展上來。高校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體,更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

3.專業輔助能力的培養。專業輔助能力是指高校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所應具備的基本輔助能力,主要包括心理素養、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等。高校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這一方面是為了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進行自我調節,另一方面是為了採取最佳的教學方法去教育和引導學生。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突出,如果教師缺乏相應的心理學知識或技能,就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問題,或者無法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無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此外,高等教育學知識也是高校教師所必須具備的。

綜上所述,對於高校教師的培養,必須採取有針對性的培養方式,無論是縱向培養還是橫向培養,無論是專業能力的培養,還是人文素質和專業輔助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加強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關係到高校教師隊伍的最佳化,也關係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有針對性地對高校教師進行專業能力、人文素質、師德師風以及專業輔助能力的培養是勢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