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優秀三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分析

小學優秀三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分析

數學是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是基礎的基礎。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訓練學生的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向學生揭示獲得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學會並能夠運用數學思維方法分析並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在數學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圍繞能夠使學生獲得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及培養並讓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思維過程來進行。

現就我校三年級數學學科學生試卷完成情況,反思我們的教學過程。

一、試卷概況及測試目標

本次三年級測試卷共五道大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和解決問題,一、二、三題主要考核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第四題考核學生的計算能力,第五題考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試卷共100分,一至三題共30分即:基本知識佔30%,計算題共34分佔34%,應用題36分佔36%。

二、各題完成情況分析

第一題的分析:

第一題共25個採分點,本題共出現661次錯誤,其中第一小題錯誤最多,錯誤率達82%,其次是第二小題和第八小題,錯誤率分別為75%和68%。

第一小題是認識數的問題,按要求寫一個四位數,以及讀法和寫法,並說明這個數由哪些數字組成,再寫一個比它“小得多”的數和一個“差不多”的數。這道題錯得最多,說明學生對數的認識基本知識掌握的不紮實,不能靈活運用所學基礎知識解決問題,對一些數學概念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如小得多、差不多、究竟少多少才是少得多、兩個數相差多少才是差不多,對概念的理解一知半解,在應用的過程中就會不能判斷或判斷不清楚了。

根據上述學生對試題的完成情況,在數學學科教學工作中,存在著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或訓練的不紮實。數學學科課堂教學應提倡“精講多練”,在課堂上應該透過大量的、形式多樣的、反覆的學生自主的練習,讓學生理解並在此基礎上記憶、理解並能運用這些必備的知識,且內化為自我的學習能力,達到能夠應對並解決各種同樣內容的問題。對一些數學概念,應放在實踐中去認識,去理解,在實踐中運用、在運用中加深認識和記憶。

第二,學生知識掌握不靈活。教師認識不到數學教學更多的是應該訓練學生的思維,特別是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從學生試卷的完成情況看,說明在平時數學課堂教學訓練過程中,老師對學生髮散思維的訓練沒有提到一定的高度,沒有做到讓學生對一個問題“舉一反三”,課堂教學缺乏知識拓展一類問題的思考訓練,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總以為完成了本節課的練習題了就達到了學習目標,缺乏對《數學課程標準》學習數學總目標的深刻理解,缺乏對練的認識或對“練”認識膚淺,對學生的“練”要求不高,教師仍然沒有擺脫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仍把學生當成盛知識的容器的陳舊的思想,沒有認識到數學教學應該建立在學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多角度的看問題,認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方法。因此教師在平時訓練學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立足於長遠,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發展,摒棄那種急功近利“考高分,得獎金”的短期效應的教學思想,立足於學生實際,在課堂上本著發展學生能力,為學生創造思維空間和發展空間的原則開展教學工作。

2、夯實基礎,在課堂教學中,狠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將其做為課堂教學的第一要務,在學生掌握紮實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教給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方法和技能,學生在掌握運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後,透過大量的變式練習,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使之靈活多變。

3、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體驗”運用數學原理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事實上是讓學生學習並內化成能力的一種認知方法,是一個訓練思維的過程,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經常經歷了這樣體驗,他對知識就能夠從感性的認識上升到一種理性的思考。“體驗”瞭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就能夠掌握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將其內化為一種能力,是自己的一個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能力。

4、在課堂教學中要密切聯絡生活。我會選中的第2、4、5三個小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旋轉、課本的面積、任意摸出幾個球、開關窗戶是不是旋轉、鐘面上的分針運動是怎樣的運動、課本的.面積用哪個單位是cm2是dm2還是m2,這些數學知識都是生活中的數學,在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將這些知識與生活聯絡起來,就能使學生能夠感到數學離我們不遠、數學不再枯燥、數學更有趣味,從感覺上降低了數學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後面在應用題分析時我還要說)

第二、三、四題情況分析:

第二、、三題,主要考核學生對乘除法,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一些運用知識技能的考核,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掌握的比較好,統計數字顯示,這部分出現錯誤93次,正確率達97%。

第四題算一算共三小題,直接寫得數,共出現錯誤140次,列豎式計算共83處錯誤,主要是計算結果出錯是數位的問題,脫式計算共162處錯誤,主要式分步計算不對。

根據上述試題完成情況,對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提出如下的建議:

1、直接寫得數這樣計算題,全是一位數(整數小數或分數)與多位數的乘法或除法,要求學生能用口算,並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計算速度,此題在抽測學生中有14處錯誤,錯誤由以下原因產生:(1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個別學生負積累多;對乘法口訣掌握不紮實或只記住了口訣,不會應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加強數學乘除法基本知識的訓練,平時加大訓練力度,透過大量的練習,掌握知識,學會方法提倡在學習中用,在用中學。(2)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和書寫習慣,有的算對了,但結果寫錯了,有的是書寫不規範,使閱卷教師看不清楚到底是數字幾,有的是不細心,把加號看成除號,乘號看成除

號。由於種種不細心的原因導致錯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計算習慣的培養,在養成規範書寫,仔細審題並檢查的習慣基礎上,提出對計算更高一層次的要求。(即又對又快)

2、用豎式計算。本題共四個小題在檢測的學生試卷中有83處錯誤,與第一題16個小題140個錯誤相比,接近於計算題三倍,此題出現的錯誤,由於豎式計算數位沒對齊,而出現計算結果的錯誤。說明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在用豎式進行乘除法的計算的過程中只注重了計算結果,輕視了豎式計算過程,特別是對學生在演草紙上用豎式計算或驗算的過程,重視得不到位。教學是使學生經歷“體驗”得一個過程,然後得出結論,結論的正確與否很重要,事實上讓學生體驗或經歷的過程更重要,學生是在體驗得過程中,學會了方法,提高了能力,提高了素質。因此在進行計算教學的過程中,在強調學生能得出正確結論的同時,更應強調讓學生體驗得出結果的過程。應該把演草紙拿到課堂上來展示對比,看一看究竟是什麼地方出現了問題。(這也是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一點不同)

3、脫式計算共6道題,主要是考核學生對四則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此題共162處錯誤,錯誤的原因是分步計算時,運算順序不正確。學生不懂算理,不會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應先算哪步,再算哪步。我認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是強調,一、二級運算,有括號的計算應先算什麼後算什麼(運算順序),同時也絕對是老師在學生黑板演示時糾正了共性錯誤,由此分析,造成錯誤的原因應該有兩點,(1)非共性錯誤沒有得到個別得糾正。(2)基礎略差和較差的學生,存在這一方面的知識負積累沒有得到幫助。建議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1)再進一步強調說算理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學生的驗算紙,看學生是不是真和自己在課堂上說的那樣做了,因為說和做是人的思維的兩種形式,說是紙上談兵是未經檢驗的思維過程,做是一個人思維和想法得具體實踐的過程,做能檢驗自己的思維過程是否有偏差,是對算理的實踐和應用過程,能加深並提高對算理的認識,能檢驗並糾正自己存在個性問題。(2)、在提升優等生,促進中等生時兼顧後進生,儘可 數學網 量減少他們在這一知識的方面的負積累。

第五題是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共7個小題。

第一題和第二小題第六題,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所學數學知識,根據給定的條件、解決預設的問題、這兩道題共有102人出錯,給我統計上來結果,錯誤主要有兩個原因,不會分析和計算出錯。但是我認為出現錯誤應該是:學生沒有歸結出或沒有弄清提出的是什麼問題,找不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這些題,大多數與生活相關。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提倡的“聯絡生活”,教師對聯絡生活的認識是:聯絡生活就是舉一下生活中的例子。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即便是舉出了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例子,但是我們只是舉了生活中一些較簡單而明顯的例子,或是有關課本中與生活有關的練習題,而不是讓學生真正運用數學知識到生活中去實踐一下,如學了周長的知識,我給你幾根長度不同的木棒,讓你用最少的材料親自動手做一個我規定長寬的鏡框,或在班級裡拿來數件物品,讓學生以紙為幣買一買,按要求買一到二次、兩次並對比寫出計劃書再和其它同學相對比,看自己的買法和別人的買法存在怎樣的差異。最後研究一下,哪種買法最符合要求,我認為這個過程,每個學生如果去認真做一兩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能夠提高。

第四小題是機率問題,正確率達到95%。我會做共7個小題,有軸對稱圖形、比較多少、組合問題。內容較豐富,主要考核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試卷看這部分丟分少,教師在課堂中注重這一方面的訓練,效果較好。

第3-5題,是分析解決應用題。解決應用題包括給定條件自編應用題並解答。相對說這幾道題學生完成的很好,正確率達87%以上,存在問題較多就是學生不會分析方法,不知道去統計表中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條件。表現為學生對條件的依賴太死。給了一個或幾個與問題關係密切的條件會用,讓自己在眾多的類似的條件中去找與解決問題相關的條件就不知道怎麼做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訓練學生髮散思維,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分析方法,在眾多的條件中找出需要的條件,不但會並能用給定的條件,能從給定條件找出間接條件,直至能利用這幾個條件解決問題。

第7題,統計題,這個題學生完成的比較好,說明教師重視對重難點知識的重視,但縱觀全冊教材,從試卷完成的情況看,教師在重視教材重點的同時,對一些基本知識和與生活聯絡較緊密(旋轉門窗)知識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應該認識到,我們在重視重點知識教學的同時,不應該忽視基本知識。究其原因是教師缺乏對數學知識系統性的認識,數學教材所提供的任何一個知識點,可能是以後所學的某一知識點的基礎,所以對於數學來講,每個知識點,我們在教學中不應忽視,都應重視到應該重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