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聽《北風和小魚》一課有感

聽《北風和小魚》一課有感範文

在“海口市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培訓與研修班”,我有幸聽了來自江蘇的張晨暉老師執教的《北風和小魚》一課,受益匪淺。張老師以讀促學的主體開放式教學令人耳目一新,激勵評價的技巧更令人拍案叫絕。

一、精心設計,以讀促學

過去我們的語文教學注重的是怎麼教,至於教什麼學什麼都被忽略了。就像廚師做菜,過分強調菜的花樣,講究色、香、味、形。至於菜對人體的營養卻被忽略了。因此,學生儘管吃了許多精緻的“食品”,卻仍然“營養不良”。張老師執教的《北風與小魚》一課,打破了以往語文教學舊模式,徹底摒棄了繁瑣的分析、空洞的說教,代之以引導學生多讀感悟,構建以讀為軸心,融讀、說、聽、思於一體的學生自主語文實踐的教學模式。

由於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張老師注重採用不同形式的讀,如:激疑促讀、個別檢查讀、教師領讀、看圖讀文、男女賽讀、同桌互讀、表演朗讀、背誦課文等,力求調動學生讀書興趣,使學生意識到自己釀的蜜最甜,力求作用於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語感素養的'形成、人文精神的養成。正如新大綱提出的“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1.憑藉朗讀,活化情境

張老師在教學中,不是一味讓學生讀,而是巧妙設計,營造入境悟情氛圍,憑藉朗讀,於不經意中透過學生閱讀的個性化行為,使學生產生一種如見其人、如視其物、如臨其境的閱讀心理狀態,構成一種心理影象,加強了語言感受力。如“北風呼呼地吹”,教師問學生“你們感受北風嗎?”海南四季如春,學生自然感受不到,不知北風為何物,因而學生初讀這句話時,平淡無味,風兒絲毫刮不起來。教師放北風呼呼吹的錄音,學生聽後再讀這句話,頓時狂風大作,寒冷刺骨,青草低頭,樹葉飄舞,鳥窩搖曳,讀出了語言所表達的意境,意在不言中。

2.憑藉朗讀,品味情感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蘊,要使語言訓練與情感薰陶融為一體,須引導學生人其境、通其心、感其情,進而藉助表演朗誦,以抑揚頓挫之聲,表身臨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摯之情,以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如教學“北風得意地說”,張老師引導學生:“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有過得意的事,說說你得意時是怎麼做的。北風得意時的口氣和動作和我們平時得意時一樣嗎?請邊讀邊表演給大家看。”結果不用教師正兒八經解釋“得意”一詞,學生已自讀體會出來了。正如我國著名思維科學家張光鑑教授所說的:“必須緊密地聯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和頭腦中貯存的相關資訊模組(“相似塊”),作為感悟課文內容的前提準備和敲擊妙語的“打火石”。教學中,張老師正是透過結合學生實際,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動作表演等輔助手段來指導朗讀,使一年級的小朋友感悟到了豐富的形象:青草、梧桐樹、鳥兒“怕”北風,小魚敢向北風挑戰,北風驕傲、盛氣凌人。

二、善於激勵,誘發潛能

張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別出新裁,恰當得體,富有激勵性的評價激活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了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其中有直接了當的稱讚:“X X同學可會學習了,他遇到生字,就把拼音讀一讀”,“X X同學讀書的姿勢真好”,“小朋友真聰明,這麼短時間學了這麼多的字”,“X X朋友讀這句話時,讀錯了一個字,他反覆多讀幾遍,終於把這個字讀好了,這是聰明的小朋友的聰明的方法。”還有順水推舟的誇獎。一位同學讀出描寫北風厲害的句子“北風呼呼地吹”,老師激動地說:“讀得真好,連老師都想向你學習了,下面聽老師學學看,好不好?”此時,那位同學聽了,心裡一定比吃了蜜還甜,心想:哈,我成了老師的老師了。

學生由於知識水平的限制,發言難免會出差錯。張老師不是批評,而是不斷激勵學生改正錯誤,獲得成功。“他讀錯了,我們一起幫幫他”,“北風颳得有些大了,誰能颳得更大一些呢?”,“不用緊張,讀得很正確,繼續讀”。那位緊張得讀書結巴的同學聽了老師這番話,頓時消除了緊張心理,繼續流利地把課文讀完了。

“沒有什麼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動力”。張老師正是利用這一點,較好地運用激勵手段,設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展示才能,獲得成功。學生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又會轉化為進一步學習的強大動力。這種切身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覺得“我能行”,從而樹立起自信心、自尊心,培養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誘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間接地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我不禁在此為張老師這一舉動大聲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