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我對北師大一年級數學教材的困惑

我對北師大一年級數學教材的困惑

這次改教北大版的教材,透過一個多月的教學我產生許多的困惑,胡亂塗鴉如下:

由於是一年級,因而我們需要透過各種有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雖說多媒體課件可以起到較好的作用,但在教學中我覺得利用各種有趣的圖片加上個人編撰的一些小故事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這時教材中的主題圖的作用就顯示出作用來了,但遺憾的是配套的主題圖總是陰差陽錯。以第三單元《跳繩》一課為例,我們可以透過跳繩的主題圖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從而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順理列出不同的.算式。但這課沒有主題圖的掛圖,相反卻是豬八戒吃西瓜的大圖。豬八戒吃西瓜其實對學生來說題意的理解並不難,為什麼卻挑選了這題做掛圖呢?不解。

同樣以第三單元為例,在教學《有幾輛車》一課中,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初步感受二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但我覺得教材在練習的編寫順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學生初步理解一圖列出二個加法算式之後,理應透過各種練習進行強化,但教材卻將“小兔子拔蘿蔔”題安排在擺一擺的後面,一點也不利於學生強化對交換二數位置的訓練。以題屬於開放式的練習,學生既可以求蘿蔔的個數也可以求兔子的總只數。按照我對教材要求的理解,此題應該二個算式要不然都求蘿蔔的個數,要不然都求兔子的只數。但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對這個問題處理難度顯得較大了些,不是把這一幅圖一分為二看成了二幅,就是一個算式求的是兔子的只數,另一個算式求的是蘿蔔的只數。我認為此題應該安排在最後進行為好。既可以做為對當堂課的一個鞏固,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當然在實際教學時我對此做了這樣的處理,但如果教材在編寫時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不是更好嗎?

或許是我初次接觸教材對教材的理解不透,加上我沒有參加相關的教材培訓,只是自己在教學之中摸索,所以邊教學我邊充滿了不解,越是不解,越有些投鼠忌器,生怕是自己對教材鑽研不夠而影響了教學,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這才教學了一個多月,我也不知道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會遇到什麼問題,只是希望自己在潛心鑽研教材的基礎上不至於離譜太遠。也希望教過相關版本的老師給我提供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