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城沙三小校本研訓工作的自評報告

城沙三小校本研訓工作的自評報告

城沙三小歷史悠久,學校前身創建於解放初期。幾經歷史滄桑,1994年8月,城沙鎮校網調整,成立城沙鎮第三小學,是一所實施小學教育的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學校座落於大羅山天柱寺山腳下,交通便利,校內綠樹成蔭,燕雀成群,環境優美。學校曾榮獲浙江省三類標準化學校、省體育特色學校、溫州市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達標學校、龍灣區體育(跆拳道)特色學校、龍灣區文明單位、區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區校本培訓基地、區綠色學校。

學校現有13個教學班,學生562人,其中新居民子女438人,佔78%。有在編在職公辦教師27人,自聘合同制教師6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8人,佔84.85%,大學本科15人,佔45.46%,小學高階教師13人,佔39.39%,其比例較高,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35週歲以下教師26人,佔78.79%,其中市級學科骨幹1人,區級學科骨幹2人,合作校學科骨幹4名、骨幹班主任2名,校級學科骨幹4名,年富力強,潛力較大,易於接受新思想新觀念。

學校依託區教師發展中心培訓平臺,創新培訓載體,加強培訓管理,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把握新公民學校發展中心合作機制,邀請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的知名教授到校講學,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加強反思、反饋、總結、交流等形式予以拓展和發展,使之內化並付諸於教育教學行為之中。利用拓展活動拓展教師視野。增進教師間的溝通、協作,增強團隊凝聚力,播撒信任、合作、溝通的團隊理念。使廣大教職工充分感受到學校的發展、分享到學校發展的成果。基於教師需求的培訓。一方面,為滿足教師基本要求,紮實推進“方法論”式的培訓,另一方面,在積極聘請本區、本市的教學名家上示範課的基礎上再作講座,既學習其教學模式,又明確為什麼這麼教,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讓教師體驗“價值論”式的培訓。

學校根據《溫州市龍灣區教育局關於推進中小學校本研訓工作的意見》、《龍灣區中小學校本研訓管理細則(試行)》、《龍灣區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意見》、《龍灣區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學科研訓基地學校認定辦法(試行)》、

《龍灣區教師發展中心《關於開展中小學校本研訓資格學校考核評估的通知》和《龍灣區中小學校本研訓資格學校評估指標體系(試行)》等有關通知和規定,認真開展了校本研訓工作,嚴格自律自查,積極接受上級領導對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考評。

一、科學管理制度保障

1、加強校本培訓工作的領導

我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各班子成員為組員的校本培訓工作領導小組,依託校教科室和教研組,確定專人,具體組織實施校本培訓工作。

領導小組對學校校本教研工作進行規範、組織、實施、檢查,確保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開展。在工作中,校長高度重視校本教研工作,親自參加校本教研工作,隔週的班子會議和教師會議中重點強調教師培訓工作,共同研究存在的問題,指導教學教研工作,認真履行了校本教研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學校其他領導和中層幹部明確各人職責及任務,校班子經常關於校本研訓工作進行討論和研究,該項工作已納入校長任期工作目標,有長遠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

2、完善校本培訓的管理體制

我校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和本校校本研訓實際,制訂了《城沙三小校本研訓制度》、《規範教研組評估方案》、《教科研製度》、教學常規月考核制度、期末教師考核制度等,對培訓質量、培訓效益及時進行考評、評估與反思,將培訓考核與期末教師考核結合起來,與教師工資、評優評先相掛鉤,主張對教師採取激勵評價。開展規範教研組評比,對校本研訓工作做好常規引領和評價管理,以促進教研組的常規化和主題化,更好地服務於教師培訓和學生學習。

學校根據檔案要求制定了《校本培訓和教師發展五年規劃》,做好素養提升五年規劃、90學時集中培訓參加人員的規劃,並根據規劃和實際情況制定年度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採取多種形式組織實施研訓工作,做好過程性工作的管理和檔案收集整理以及研訓學分的管理、申請工作。同時規範教研組建設,教研組長做好學科研訓工作計劃和實施管理,期末做好總結工作,為教師教研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服務。

3、加強校本研訓成果的管理

學校加強教科研成果的管理,對各類成果登記清楚,統計完整,資料準確,適時結集教研成果編印成冊。同時收集、整理校本教研工作的計劃、總結和各類教研活動記錄、各類專題講座稿件、教師教學經驗論文(案例)、教師成長檔案、專題(或課題)研究資料檔案,分別編制目錄專檔存列,建立了校本教研資源庫。還在校園網上建立資源庫,定期上傳教師的教育教學資源。

4、保障研訓經費和研訓設施的到位

學校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並加大各項投入,專門制定了《教科研成果獎勵辦法》,對取得成果的教師給予精神物質獎勵,調動了教師參與校本培訓的積極性。學校對教師培訓捨得投入,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同時邀請專家教授到校指導,及時更新觀念和方法,提升教師素質。根據需要,學校購進了足量的期刊雜誌及錄影資料,圖書室、閱覽室面向全校師生開放。校園網建設完善,教師每人一臺手提電腦,教師辦公室一臺電腦,每個教室均配備多媒體設施,且全部聯網,這一切為校本培訓營造了良好環境和條件。

二、注重過程形式多樣

1、師德培訓

學校以平等第一,尊重差異的理念為中心,在每學年,校長都要向教師和學生解讀學校辦學宗旨、理念,解讀相關檔案,並在暑期師德培訓和平時學習中加強師德教育如何加強自身素質,提高師德修養。

我校每年必做的一項師德培訓專案是拓展培訓。這樣的培訓以體驗式的學習方式帶給老師們新的視角和心理,從而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方式有更加深刻地思考。2011年我們和龍灣二小、龍灣外國語小學一起聯誼開展了教師拓展培訓,老師們反響良好。

我們還把暑期師德延續到平時的教師學習,開展了系列師德教育活動,把講師團老師請來給老師們做講座,同時校長親自上陣給大家進行“七一”講話精神、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講座,學校組織教師參加師德徵文評比和演講評比,和老師們簽訂師德協議書等。

2、校本教研

在區發展中心帶領下,我校一直常規性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我們每學期組織教師開展聽評課、集體備課、作業和評價討論等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基於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出於教師的主動解決問題的心理。平時,各教研組之間開展活動積極,討論熱烈,教師之間學習熱情濃厚,因此在學生教育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受到上級領導和家長的肯定。

2011年我們的教研主題是關注提高課堂教學和作業的有效性,指導思想是減負提質。我們初涉課堂觀察,學習理論,琢磨觀課表,研討問題,大家雖然有所疑議,但投入熱情還是挺高的。我們圍繞高效作業這個主題,在學校層面提出了學習主題,請張作仁老師給大家做作業設計和評價的講座,並結合教師的作業設計做指導;在教研組層面,我們學習了學科作業設計的理論和案例,並根據區教學規範達標評比專案開展教師的.學習和撰寫,在教學研討中針對作業這一塊內容開展了研討和思考。由於教師在校時間特別忙碌和各級各類培訓的增加,有時教研時間不夠,我們還把教研活動從研訓日延伸到了校園網教師論壇上,把網上學習討論和網下改進研討相結合。

2012年初,我們確立了以“課堂作業設計”為主題展開教研組磨課活動,打算透過課題驅動、文字解讀、集體備課、理論學習、觀課議課、研討改進、多次磨課、案例學習、案例撰寫、等一系列的活動,使教師樹立教學研究的意識、尋找教學研究的方法、提高解讀文字和解讀學生的能力、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學校同時請專家老師來給大家做相關的指導和培訓,使大家在做中產生的疑問和思考能夠得到解決和產生深一層次的思考,能夠逐步往教學研究的路上走下去。

3、專家引領

為了發展和開闊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修養,學校聘請北師大、華師大的知名教授陳健翔、肖川等老師為教師作專題講座。邀請市區專家來給教師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有白麗麗校長攜週一貫特級教師來校幫助我們理清管理思路,有市教研室陳素平和張作仁老師給我們的課題指點迷津,有區教師發展中心曾主任、陳科長、蔡海平老師、曹俊老師等來給我們做最基本的引領。這些講座和指導,有針對學校文化建設、教師學習理念等“為什麼”的問題,也有針對教師教學和教研中產生的“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來提高教師的專業修養和能力。因為這些培訓都是從教師自身的專業需求和實踐中的問題而來的,老師們學得也特別認真。

4、骨幹評選

為了給青年教師一個學習和展示專業能力的平臺,我校自去年年底至今年初開展了校學科骨幹評選,老師們踴躍報名參加,經歷了量化考核、現場答辯、課堂教學激烈的評比,取得了優秀的成績。老師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提高了對自我能力的認定和信心。在今年的合作校學科骨幹評選中,個個都大顯身手,展示出了良好的個人專業素養。本學期還將開展新教師的新苗獎評選等其他活動,力求給教師創設一個和諧、進取的學習環境。

5、科研引領

兩位校長在教師科研方面提倡日常滲透式的培訓和專家正規指導結合,鼓勵教師結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例來開展研究,不以成果為目的,人人參與,人人成長,各有收穫。如我們在校本課程研究方面,從一開始的沒有目標到開設體藝2+1和社團活動,再到活動專案的精簡,到現在的大家合作編撰校本課程教材,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盲目到清晰,現在依然還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完善。我們還邀請了市教研院陳素平老師和張作仁老師以及區發展中心蔡老師來指導我校的兩個市級和區級課題的論證和實施。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們的進步是顯著的。

2011年9月,我們的一個市級課題順利結題。同時在研究的還有兩個市、區級教師小課題。2012年,我校又申報了體育和數學兩個課題,特別是體育課題《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對提高新公民學校3至4年級學生身體素質的實效性研究》,更是教育部重點課題《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對提高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實效性研究》的子課題。為了做好這個課題,提高我校學生的體育素質,張校長親自主持,學校還特別引進了一批體育器材。

6、承擔活動

2011年我校承擔了區小學數學教研組長會議和體育學科素養提升兩項活動,為教師參與區級活動,經歷區學科研訓活動的過程增加了體驗和鼓勵,也使領導看到我們學校老師的能力和努力,鼓勵教師逐步向區級骨幹方向行走。

7、自修學習

要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必備條件之一是有較強烈的讀書學習的願望。我們對此做了規定:每人每年至少讀一本教育書籍,看若干雜誌,摘錄讀書筆記,寫一篇讀書心得,寫一篇論文或案例,上一節公開課,上交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交2篇較詳細的評課稿。我們還鼓勵教師開設部落格,以部落格為交流學習的陣地,積極撰寫教育教學的反思。在專業閱讀方面,我們就做了多種嘗試,從開始的摘錄筆記到後來的書旁隨筆再到這個學期的部落格記錄,從教師的自由閱讀和根據教師的需求來給大家購買教育專著,從現場交流到網路交流,我們力求使老師們喜歡讀書,讀有所得,讀有所用,不做無用功。為鼓勵教師學習,我們組織先進教研組評比、優秀部落格評比、論文評比、基本功評比等,讓教師們得以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一展長才。在區級的各項評比中,我們的獲獎人次和等級的可喜的提高也證明了老師們付出的努力和學習的成果。我校還每年收集整理大家的學習研究成果,彙編成成果集,把這些努力和成果都呈現出來。

8、班主任培訓

班主任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力量,班主任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素質。我校生源的特殊性更是加重了班主任這個工作的困難程度,因此,我們把原本每週一的教師例會變成隔週會議,隔週學習,施校長更提出每月一次開展班主任工作經驗學習交流。每個班主任準備交流材料,每次三人來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的經驗和困惑,其他教師參與討論。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大驚喜。原來我們身邊的每個教師都是那麼優秀,都對自己的工作有著深入的思考和良好的個性的方法。當然也存在一些理念和做法上的困惑,不過,最讓我們欣慰的是,一點困惑提出來,可能就有很多老師來幫助我們一起分析解決,而一點經驗提出來,則每個人都收穫了一種新方法。這樣的培訓方式讓我們每位參與的老師都很喜歡。我們準備把這項培訓繼續做深做寬,以解決問題和交流經驗為主題,增加形式和內容,形成一個特色培訓模組,提煉出一定的模式,讓培訓真正成為大家所需要所喜歡的培訓。

三、存在問題深加思考

學校教師具有具有較高的工作積極性,對學生工作比較熱心積極,兢兢業業,辛勤付出。也因為我校外來學生和家長的特殊情況,我校教師普遍認為自己在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方面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高,個人專業發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倦怠。2011年以來,由於培訓大量增加,教師的工學矛盾更加大,老師們忙於學習和代課,在學生教學方面投入精力和時間也很難保證以往的高效。部分教師對專業發展、教育科研方面存在不理解情況,相關理論儲備相對缺乏,學校缺少教育教學學習研究氛圍,教師在市區級以上獲獎層次不高、次數不多。等等。

校本研訓方面也存在類似問題。教師有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卻缺少研究意識,缺少對自己工作和學習的深入反思和記錄。因此,校本研訓要把教師參與積極性化為學習與發展的內驅力、堅持力,逐步引導教師走向學習型和研究型的優秀教師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