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的聽課感受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的聽課感受心得體會範文

筆者多次參加了我鄉舉辦的數學公開課的聽課和評課,感受頗深,在大力提倡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進行改革中,一些教師卻依然沒有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重教師“講”知識,輕學生“構”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已極不適應進行改革的要求了。

一位教師在教學三年級五冊數學“千米的認識”時,只是抽象的講1千米有多遠,學生學得枯燥無味,印象也不深刻。《千米的認識》這節課,目的在於結合學生的活動經驗,使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接觸1千米,知道1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單位,學會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那裡,因此,在上這節課的設計上,主要突出下列幾個特點。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如果把一節課比作一首優美樂曲的話,那麼情景的創設就好比是悠揚的和絃,在教學新知識時,教師要善於設定一些新穎別緻、妙趣橫生的情景,使他們在情景中快樂地學習新知識。我在教學《千米的認識》時,新課伊始,用媒體播放“一輛大卡車和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動感畫面,說:同學們,我們知道比較精確的長度一般用毫米作單位,我們課桌的長和寬用釐米作單位,教室的長和寬用米作單位。那麼我們乘坐的汽車所行的路程用什麼作單位呢?請大家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麼?(里程碑上標有50千米、100千米)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個個爭著回答:“千米”,這時,教師隨機揭題,並說,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時,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公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千米的認識”。

二、實際操作,親身體驗

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就是指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其親身感知體驗以獲得豐富的數學知識和可持續學習的發展性能力。對於小學生來說,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正如人們所說“聽過就忘記了,看過就記住了,做過就理解了”。作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儘可能給他們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

“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學生生活很少接觸,顯得比較抽象,在教學中我們設計了讓學生親自走出教室,感受1000米的實際長度,並且記錄自己走100米所用的'時間,根據100米的長度和所用時間去估計1000米的長度,大約從哪到哪?在設計時,我考慮到1000米的長度概念難以建立,於是讓學生把長度和時間有機結合起來,利用10個100米是1000米,推算出10個100米所用時間即為走1000米大約用的時間,透過時間來估計1000米大約有多長,這樣,不僅使抽象內容具體化,而且使學生在已有體驗的基礎上主動探索新知識,培養了空間相象能力。也可以根據學校周圍的條件,如兩根電線杆之間的距離是50米,操場的長30米等,用推算的方法推出1千米的長度,以加深學生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認識。

這樣,把抽象的內容放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變枯燥為興趣,變陌生為熟知,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使他們學得開心,學得輕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的新課標的理念。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的學習方式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學生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合作交流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獲取新知。

在學生對千米有了初步的感知後,給學生創造自由學習的空間,1千米的路程究竟有多遠?讓學生自己閉上眼睛,深入感受1千米的距離,引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再分組討論交流:在你的周圍,大約從什麼地方到什麼地方就是1千米,這樣,透過學生的交流、探索等活動,在小組交流中,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自己總結,說出收穫

新課程理念提倡的教學過程重視創設學習情境和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活動的過程中自己體會,自己發現這節課的收穫,不是教師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總結出來,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過去,老師總喜歡把所學的知識總結出來,讓學生去背,而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概括、去總結,唯恐學生總結錯了。殊不知,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學生就會越變越懶,也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事實上,學生們的潛力是很大的,只要老師合理挖掘,正確引導。在教學千米、米的簡單換算時,我是這樣的:①出示題目,如:2千米=(  ),學生先說出括號裡應填什麼?你是怎樣想的?最後由他們自己歸納總結:我們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麼2千米是2個1000米,就是2000米。②出示圖片:

亞運會上有一項田徑專案是3000米跑,引導學生說出是多少千米,並說出是怎樣想的,再由學生總結演算法:1000米是1千米,3000米里有3個1000米,就是3千米。

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而不是考試的工具,要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必要的能力。總之,在本節課中,透過學生實際操作,合作交流,自己總結等活動獲取知識,體驗到探索學習的樂趣。